4月18日,第22屆中國數字廣播電視與網絡發展年會(CCNS2014)暨“第13屆全國互聯網與音視頻廣播發展研討會(NWC2014)”在安徽合肥正式拉開帷幕,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孫蘇川女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總工程師錢岳林、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總工程師王聯、中國工程院院士總局科技委特邀高級顧問陳左寧女士參與會議并作出講話。廣電總局設計研究院副主任工程師王瑋宏女士在大會上作出“電視臺全媒體云平臺的構建思路”的演講。
廣電總局設計研究院副主任工程師王瑋宏 廣電總局設計研究院副主任工程師王瑋宏 王主任首先介紹了目前的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面臨的挑戰,從統計數據來看,開機率從70%開機率下降到30%,網絡成為熱播劇的主要渠道,隨著用戶的流失,傳統媒體面對的未來變革,而另一個危機就是廣告,07年~12年,網絡視頻廣告投放增長量超過120%,已經超過了傳統電視臺廣告投放量。
比較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傳統媒體報道嚴謹,互動交互性不如新媒體,新媒體時效傳播快,互動交互強,但播放的內容不夠嚴謹,存在片面或虛假報道。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全媒體平臺建設勢在必行,同時平臺必須具備資源整合能力,深度運營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三種能力。
在電視臺全臺網構建模式,業務相對獨立,綜合制作系統,新聞制作系統,媒資系統和播出系統,不是全交換架構,資源占用量比較大,對業務需求效率低,對于廣電技術的另外一個特點,業務和設備的高度耦合,必須為每套業務配備軟硬件系統,在峰值高低的時候無法進行調配,擴容成本和建設成本就會很高,隨著新媒體業務發展,所以無法完成臺外業務和分布式發展。
傳統部署方式五臟俱全,而云部署以集中化資源池的模式進行部署,將IT資源轉換成標準服務提供給用戶,用戶在終端能夠方便便捷的接入。
廣州電視臺的云平臺模式,視音頻存儲轉碼,對內提供私有云服務,對外提供公有云服務,云+端的部署方式,存儲和計算部署在云中,用戶能夠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訪問,另一方面對云平臺的業務可以進行業務托管等服務。對于臺內辦公設備進行了云化,并行計算開發的功能,有效提供辦公新媒體業務應用。云平臺建設可以跑得應用可以是,云平臺資源出租,應用場景可以是電視臺、政府、高校、企業等等。
私有云服務包括全媒體非編,云平臺對節目生產制作的作用,業務站點很多,對并發訪問量也很大,對制作實時性要求很高,傳統非編和云制作架構對比,架構存在兩個問題,非編工作站的資源無法共享,另一方面,非編工作站無法滿足中心存儲,部署方式非常不靈活,將業務和計算進行剝離,把大量編輯渲染和打包形成共享資源池,對終端要求低。
私有云服務全媒體媒資,對內容生產的作用,提升內容最大的升值,一方面提高來源,另一方面提升發布渠道,電視臺可以基于內容優勢和其他人進行節目交易,或者和IPTV提供新媒體增值業務。
全媒體新聞,節目生產制作流程發生改變,受到BBS、微信、微博的影響,節目形態多種多樣,重點訪談,作為新聞發布的擴展領域,廣州電視臺用于4G網絡即拍即播。
全媒體辦公,通過實現辦公系統和生產制作系統,實現遠程制作和遠程辦公的功能,可以方便各個部門對節目組和攝制組之間提前安排,提高效率,提供一個統一的門戶視窗,支持上層辦公應用。廣州電視臺云平臺的收益最終在于,戰略高度的高度,占有市場提高用戶粘度,本身建立平臺,根據云平臺特點,節約成本,實現真正的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