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9月18日訊
美國如何看待中國在移動云上的崛起,美國一家安全科技網站發表了如下博文:
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憑借中國來源的產品和服務從美國政府和企業處竊取的分門別類、專有的信息容量大到足夠裝滿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相當與其藏書量的50倍。并不奇怪,網絡盜竊網絡盜竊作為對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科技競爭力的一個最大威脅,已經出現。
現在,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成為這場對抗中靶子,被黑客和間諜攻擊以試圖獲取我們的信息會發生什么事。由于中國的云計算和移動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著,專有的、隱私信息誤入他人之手的可能正在越來越多為人擔憂。隨著云環境中更加廣泛的安全未知,這種實踐應驅動企業、政府和客戶都應在供應商的透明度和數據安全實踐上關注更多。
去年,中國公司在全球云計算投資中占據大概10%。諸如華為、阿里巴巴集團和ZTE在中國國內市場中都成為能與IBM,Amazon,和HP一爭高下的競爭對手。
但是他們的成長并沒有被限制在亞洲。華為在針對電信供應商的點對點云計算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消費者導向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方面的投資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回報。特別是,該公司非常成功地在非洲銷售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同時,阿里巴巴集團針對智能手機的的成功的云操作系統可能很快將它早就為世界范圍內的競爭者。
緊盯美國市場
在中國取得驚人的成功之后,華為已經將眼光投向美國市場。其可能目標中最重要的是二線典型公司。華為的管理者推崇的全球策略是云解決方案的“更綠色、更高效、更創新的實施”,是一個在非洲廣受歡迎且已在歐洲見成效的模式。
但是,與這些電信和IT供應商的迅速崛起密切相關的是是猜測和不信任的升級。簡單地說,政府官員和媒體表達了一種普遍的恐懼,即電信基礎設施設備或消費者設備例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都可能扮演一個為間諜和網絡盜竊入侵的渠道。
這些擔憂的根源是關于企業透明度和過去的罪行指控的一些歷史問題。就在今年,FBI關于一項該公司對伊朗販賣美國對伊朗禁止產品的指控發起對ZTE的調查。就其本身而言,華為已經通過將廣泛的營銷努力和更大的透明度作為其企業領導力和海外銷售的補充為抵消過去關于安全風險的指控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對這兩家公司和中國政府可能具有的關系的揮之不去的猜測,使得恐懼很難消去。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中國政府影響私企的程度的問題。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中國政府和上述企業有牽連,且與華為設備中類似的安全缺陷也同樣在其美國同行中可以見到。
承認風險
盡管中國云計算企業努力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和開放度,對美國公司知識產權的完整性的威脅仍然存在。持續的對中國數據損失表明美國政府應該認真評估因中國云和移動供應商在美國市場擴張所帶來的網絡安全影響。
政府官員應在承認風險的同時保持模棱兩可的態度,因為外國私企本質上并不等同于外國政府。當然,減輕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潛在的網絡安全威脅謹慎是必須的。
不論一個供應商時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網絡間諜哈數據盜竊都是普遍的問題。事實上,大型美國公司已經因黑客和其他行動者經歷過重大數據損失。作為回應,一些供應商已經實施了更強大的安全政策來減輕這種持久的威脅;然而其他的公司就比較落后了。
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必須優先考慮數據安全的問題并認真評估供應商的安全保護。美國創新的成功風險太大,不容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