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固定寬帶的不斷提速,幾年前,谷歌和亞馬遜推出了云計算的運營模式,微軟和其他一些大型IT公司也紛紛加入了云計算的熱潮,各自構建了自己的云計算模式(如WindowsAzure、AmazonEC2、GoogleAppEngine),云計算的建設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電信運營商也開始向云計算轉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對云計算充滿信心,據IDC公司近期的一次市場調查顯示,現階段僅有約11%的企業采用云計算,約41%的用戶正在對云方案進行評估,更多的用戶一直對云計算持觀望態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家認為云計算還處于發展初期,很多方案都沒有成型,更重要的是“云”上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
在國內,近期,IDC綜合考慮中國各方面因素,提出云計算將在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方面,由于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中小企業,而云計算的商業模式會為中小企業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所以中小企業是推動中國云計算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從政策方面來說,政府對云計算的理念和技術也非常感興趣,一個運轉良好的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不僅能帶動區域軟件產業的發展,而且有助于政府與企業實現共贏。所以在用戶需求的推動以及政府支持下,公共云將有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
另一方面,推動公共云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電信運營商提供的強大基礎設施和網絡。由于云計算服務都是基于互聯網協議,而數據網絡帶寬經過幾年來電信運營商的建設,已經能夠滿足大量并發訪問和數據傳輸。所以,以電信運營商主導的公共云將取得更快的發展。可以看到,在國外,主流電信運營商均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涉足云計算領域,例如at&t、NTTdocomo等年收入排名前12名的全球運營商均開展了IaaS、SaaS等云服務,而Orange、BT、at&t和Verizon四家國際電信運營商開展云計算服務相對廣泛和深入。
雖然云計算技術的安全環節受到人們重視,相關云安全標準已出臺,但云安全依然處于初級階段,需要業界人士共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可以看到,自從云計算在IT界推廣以后,云安全問題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進軍云計算的國內三大運營商也按照云安全模式,紛紛制定了自己的安全措施并推出云安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