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2021華為智能制造數據基礎設施高峰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大會以“數智新引擎,制造新升級”為主題,來自全國的200多位制造行業精英、合作伙伴及技術領袖,共同交流數字經濟時代高端制造領域的數據基礎設施需求與實踐,探討制造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當前,人類社會正在步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逐漸走向成熟,引領產業升級換代。隨著新聯接、新應用加速數據的爆發式增長,數字經濟日益成為中國經濟復蘇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數字經濟正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而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從根本上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十四五”規劃已經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
華為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
周躍峰博士
在這種形勢下,制造行業正在加速邁向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華為公司副總裁、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博士在開場致辭中表示:
數字經濟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關鍵在于數據要素的深度開發與使用。在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制造業普遍存在的痛點是數據量大、數據格式多種多樣、產生數據的設備種類繁多等問題。華為的創新數據基礎設施圍繞數據的“采集-存儲-計算-管理-使用”進行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整合和優化,帶動產業鏈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制造業的提質增效。
作為高價值數據的載體,數據存儲決定了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也是智能制造實現數字化轉型不可或缺的主要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
總工程師譚建榮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譚建榮在主題為《面向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數據存儲與數據安全》的演講中表示: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下,制造業正在向數字化、智能化、移動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智能制造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需要沉下心來解決數據獲取、數據存儲、數據安全、數據共享四大基本問題。
在接下來的“話數”圓桌環節,《最強大腦》節目主持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蔣昌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譚建榮,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型號總設計師鐘興,中汽研汽車工業工程(天津)有限公司規劃與投資咨詢部技術總監蘇青福博士,華為中國區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解決方案CTO李運莉,共同探討了如何讓數據基礎設施驅動制造業邁向智能化、數字化。
“話數”圓桌環節對話
針對流體仿真、電磁設計、碰撞設計、噪聲設計、電機設計等CAE仿真技術場景的前處理、仿真求解和后處理,華為提供從L1基礎設施(計算、存儲、網絡)到L3通信庫、編譯器、集群管理、專業服務等全棧一體化仿真平臺。華為為制造行業打造的全棧一體化仿真平臺已經應用到上汽大眾高性能流體力學仿真平臺。
對此,華為中國政企智能制造業務部解決方案總監姜縣樓為與會嘉賓做了《華為全棧一體化仿真平臺》解讀,接著由上汽大眾數字化研發高級經理張炎駿、中汽研汽車工業工程(天津)有限公司蘇青福、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中國區總裁康曉宇、華為中國政企車輛裝備系統部總經理姜喬共同發布“全棧一體化仿真平臺”解決方案,暨上汽大眾高性能流體力學仿真平臺上線。
“華為全棧一體化仿真平臺”發布
在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過程中,涌現出大批在數字化轉型中走在前列的代表企業,而華為創新的數據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堅實的數據底座。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高級經理吳長河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高級經理吳長河在主題為《打造智慧制造可靠數據底座》的演講中分享到:
為了給智慧制造提供一個可靠的數據底座,我們最終選擇的是華為的建設方案,以鞍山、鲅魚圈和朝陽為基地建設高可靠的數據基礎設施,保證整個運營及生產系統的連續性。其中鞍鋼本部采用的是華為OceanStor高端全閃存存儲,通過本地雙活,保證了本地業務最高的連續性。
那么在這個萬人鋼鐵企業背后,是什么支撐了ERP、MES等制造生產經營系統的高效運行?
華為企業存儲領域副總裁廖成
華為企業存儲領域副總裁廖成在主題為《華為全閃存數據中心助力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的演講中介紹到:
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產業數字化驅動了大量的業務數據產生和流程改造。在行業邁向物聯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對數字基礎設施提出了四大挑戰:業務壓力和數據量增大,能源消耗增大,業務數據的連續性和可靠性以及運維難度的增大。華為全閃存數據中心不僅僅是對介質進行升級,同時也是將數據中心資源進行整合,架構進行重構,以應對未來業務多樣性的需求。其中包括面向多種類型存儲和服務器的全場景閃存化升級,包括針對數據中心網絡的全IP化改造,以及面向多種數據負載的全生命周期智能運維。通過多個層級的全閃化,實現數據中心效率更高、安全等級更高、網絡無瓶頸、運維更智能,綠色低成本,助力智能制造完成產業升級目標。
作為國內民用遙感衛星領域的頭部企業,長光衛星在應對海量數據的挑戰上采用了哪些解決方案?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型號
總設計師鐘興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型號總設計師鐘興在主題為《海量存儲數據底座助力高效智能化遙感信息服務》的演講中分享到:
為了支撐海量數據的處理查詢與全球化數據服務,我們與華為開展了深入的合作,建設了遙感大數據存儲系統。本地數據中心的遙感數據量不僅塊比較大,而且是IO密集型業務,對于存儲的挑戰很高,我們采用了華為業內頂尖的分布式文件存儲系統,它的優點包括:可以橫向擴容,滿足不斷升級的需要;同時用統一的資源池去解決系統和業務的共用存儲問題;還有它基于內存的數據緩存技術,可以提升我們的數據吞吐效率。與華為高性能存儲的深入融合,不僅縮短了我們處理數據的時間,也提升了我們的數據服務時效。
除了在衛星遙感領域,華為的HPDA解決方案正加速智能制造多個領域的科技創新。
華為海量存儲領域總裁王怡東
華為海量存儲領域總裁王怡東在主題為《華為HPDA解決方案加速智能制造科技創新》的演講中介紹到:
高性能計算HPC正在加速與人工智能、大數據融合,邁入高性能數據分析(HPDA)時代。且隨著HPDA應用的爆發,HPC也在加速從計算密集型走向數據密集型。進而對數據存儲產生了新的訴求。華為推出的OceanStor Pacific秉承超高密設計,面向混合負載以及多協議互通的產品理念,成為制造行業面向HPDA場景進行科技創新,智能升級的理想之選。
煤炭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能源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設直接關系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智能化的進程。
精英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宇
精英數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宇在主題為《煤礦大腦——撐起智能煤礦的明天》的演講中分享到:
我們聯合華為提出了煤礦大腦解決方案,解決煤礦整個井下生產問題。我們采用 FusionCube這樣一個一體化集成機柜,可以做到兩個小時完成在客戶側的快速部署。同時因為它提供的是邊緣計算,所有的管理在云端,所以整個運維成本下降了65%,批量部署新業務上線的時間也縮減了50%以上,同時我們人員的費用下降75%,在山西省一年時間就完成了300多座煤礦的部署。
華為超融合數據基礎設施不僅加速了煤炭行業智能化,也加快著其他制造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華為海量存儲領域副總裁、超融合存儲產品總監劉君
華為海量存儲領域副總裁、超融合存儲產品總監劉君在主題為《華為超融合助力制造行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的演講中介紹到:
數據作為核心生產要素,數據的存儲、計算、價值挖掘和管理需要一個融合的基礎設施來承載,因此,超融合產品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起到關鍵作用,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彈性擴展、極簡管理能力,幫助業務快速上線。華為超融合產品深耕制造行業各個場景,在辦公OA&研發生產場景;在ERP、CRM、SCM等關鍵業務系統中;在制造園區場景;在邊緣/分支場景都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攜手合作伙伴,共同助力制造業客戶數字化轉型,并幫助客戶實現商業成功。
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大潮已來,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以數據存儲為代表的創新數據基礎設施必將成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化型的新引擎,推動制造產業的不斷升級。華為也將堅定不移地進行數據基礎設施產品創新,打造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堅實的數據底座,將數據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帶入高性能計算、核心業務加速、自動駕駛等制造行業核心關鍵業務場景,與制造企業共同邁向數字化轉型全面加速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