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云計算行業動態 → 正文

微軟百億大單捅破天花板!云計算行業萬億級市場迎來重構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9-12-25 13:36:55 本文摘自:環球網科技

10月份微軟拿下了五角大樓100億美元的云計算大單,這種史無前例的大單讓中國To B行業從業者看到努力方向,也看到挑戰。
 
東華軟件云與智慧城市董事長兼CEO郭浩哲看到,在中國To B市場,訂單金額正不斷突破天花板,與此同時,行業生態正在重構,點對點的競爭將變化為生態與生態的競爭。就像美國市場一樣,也會出現行業生態聯合拿訂單的做法,無法融入生態就將掉隊。
 
“突破”天花板
 
微軟拿下美國國防部大單,背后有很多供應商,微軟是帶頭大哥,在其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很多跟隨著完成各種需求,就像一個聯合艦隊。
 
在2020財年的第一季度,微軟公布了Azure收入增速,收入同比增長59%,上一季度增幅為64%,微軟現在的目標是通過穩定的大額交易來提高Azure的利潤率。
 
美國云計算產業已經發展多時,還依然保持快速增長,作為一個成熟經濟體,這種增速很罕見。在國內,云計算業務增速也很快,阿里云和騰訊云經常實現翻倍增速,今年第三季度騰訊云業務收入增長8成,在行業中領先,云業務的生態合作伙伴也基本上維持類似或更高增速。
 
增速如此之快,跟訂單金額變大有很大關系。“我們發現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這個行業的天花板被徹底突破了”。郭浩哲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華軟件和騰訊聯合中標的成都的天府綠道訂單額8.7億元,聯合承建的長沙市WeCity超級大腦5.2億元,深度參與的數字廣東中標廣東省的10億元訂單。
 
以前很多公司給政府做產品,一個城市有三百萬人,運營一年半都只有幾萬、十萬人、二十萬用戶使用,政府認為這是個定制化產品,只要把需求體現出來就是為民服務。
 
廣東省數字政務建設與“粵省事”與往不同,政府通過體制改革與To B企業能力結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老百姓的鏈接。現在,數字廣東“粵省事”累計實名用戶量已經突破2000萬,幫用戶辦了超過3.4億件事。政府通過體制改革與To B企業能力結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老百姓的鏈接。
 
政府原來只愿意給企業一百萬元做一個APP城市入口,但當企業可以解決問題時,政府愿意花數十倍價格來提高民眾幸福感。
 
郭浩哲認為,現在是一個需求穿透的過程,服務能力決定訂單金額。同樣的產品,有了To C能力就完全不同,政府有巨大民生收益才會進行投資,行業、社會同時受益。
 
“這些項目在做方案之前就能預測達到何種效果,原來只能靠講PPT講概念預期的方式被替代了。”
 
To B行業過去是基于客戶的需求做定制,標準組件在整個定單當中金額占據較小,這個商業模型被用戶個性需求牽著走,To B精力都在滿足各種需求上,金額也不大,原來行業內1億元的訂單都很罕見。
 
選擇
 
除了金額突破天花板,To B行業發生的另外一個變化,是生態化。
 
郭浩哲預測,To B行業明年前一定有更大變化,從技術構建到技術方案再到銷售,已和以前完全不同。企業都要在生態當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這個角色,要結合自身能力盡快做技術融合。
 
“中國的IT行業從今年開始就從點與點的競爭,過渡到了生態與生態的競爭,將來不會再有點與點的問題,將會產生好幾個大的生態,這些生態能力形成矩陣。”
 
郭浩哲表示,還是有很多企業不能適應這個變化,他勸過一些朋友盡快轉型、改變、盡快適應新技術。“有個朋友去年盈利還有4000萬元今年虧損3000萬元。這個朋友很不理解,以前好好的客戶突然訂單就減少了。”
 
很難統計有多少To B企業和從業者,這個行業非常分散,每個縣城都有幾家,這些小集成商不可能擁有服務十多億人的底層技術能力,騰訊等大公司將這種技術開放起來,再和其他公司相結合,就可以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
 
“企業最終也是要服務與他們的用戶,B和C的企業最終服務的都是人。換個角度說,那些已經在美團、滴滴、京東上已經體驗過極致效率的用戶,在其他的領域也希望能獲取同樣的服務效率,會不斷提出更高要求。”
 
所以,B端企業希望借力C端互聯網平臺做互聯網化轉型,以更好的做自己的To C業務,To C互聯網平臺恰好知道怎么做C端,知道怎么嫁接資源,而大多數To B企業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與資源。騰訊這樣的平臺做成生態之后,又有了更強的能力。
 
生態重構之后,新生態在服務能力上提升太多,非生態企業在新競爭格局中面臨的對手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這個時候不去做技術融合,只宣揚自己過往能力,就是迂腐”,郭浩哲認為,生態選擇不僅可以和阿里、騰訊融合,根據自身能力還有更多生態可以選擇。
 
在中國市場,除了阿里云和騰訊云,還有百度云、金山云、華為云等,以及亞馬遜和微軟等國際巨頭。
 
B端
 
2016年一次晚宴上,GE(通用電氣)中國公司CEO段小纓對IDG資本創始人熊曉鴿提了一個問題,中國為何沒出現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大公司,尤其是提供軟件服務的大公司?
 
這是因為To B行業賺錢不容易,幫助其他企業進行完善信息化管理,需要很長的商討過程,需要滿足客戶的功能較多,交付期也比較長,很難實現規模效應,有多大規模就需要多少工作人員做支撐,在To C市場上,一個產品能滿足單點需求就可以快速獲取大量客戶。
 
中國和美國市場很不相同,美國B端和C端市場定位分明,各自有三到四家很大的公司,C端發展的時候B端也同時發展起來,中國是C端已有萬億市值公司,B端還沒有發展起來,這就使得C端公司一定會進入B端。
 
道一云創始人陳偵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表示,未來20年C端市場人口紅利已經沒有多少,大方向肯定是往會向B端遷移。但和美國不同的是,在中國將產生的B端大公司,是從C端遷移過來。
 
騰訊云戰略投資總經理莊文磊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B端服務繁榮,而中國現在的狀態很不合理,主要原因是國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有人力成本紅利,企業對信息化、數字化沒有迫切感,另外一個原因是多年經濟高速發展下,大部分企業只搶占市場增量,對精細化運營則重視不夠。而現在GDP增速放緩,人力成本增加,To B產業機會已經來臨。
 
去年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在內部分析,媒體給出標題是“為什么中國做To B企業的活得那么慘”,認為To B不景氣,是因為國內企業以前太好經營,日子太好過,海外To B行業發展較好是因為海外公司瓶頸來的比較早,要想盡辦法提高內部效率、降低成本、創新服務。
 
他認為,中國政府要做供給側改革,也是為了從企業這一端降本增效,這其實正是To B市場要做的事情。
 
王興說To B慘,恰恰是為了進入B端市場,在餐飲行業美團發現成本和效率還有25%的改善空間,去年美團架構調整為兩大平臺、兩大事業群、以及兩大事業部,就是要從C端轉向B端。
 
去年和前年,騰訊、阿里和百度都重組了內部架構,為To B掃清道路。華為在12月份還成立一家云子公司,也是為了更好進軍To B市場。
 
美國To B產業有很多大公司,據統計市值已經上萬億美元。業內普遍預計中國To B市場有萬億元規模。目前中國云計算市場剛剛跨過千億元規模,市場滲透率還只有5%~7%。
 
從C端出發去牽引,就是騰訊的C2B戰略。騰訊最大的資源是建立用戶連接層面。但通過小程序、APP和用戶互動遠遠不夠,傳統企業如果想真正改造成互聯網公司,需要從內部組織架構到運作方式,都進行變革,是一個系統性工程。
 
想打開ToB市場,用戶端口是重要抓手。在這一點上,騰訊有國民級應用微信和QQ,阿里在釘釘上的布局很成功,釘釘也因此被編入了阿里云業務。
 
騰訊這類公司怎么把能力釋放到B端,牽涉到傳統企業怎么轉型。
 
分工
 
要想對這個行業有所了解,需要了解一些基礎概念,IaaS, PaaS和SaaS是云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IaaS, 基礎設施服務,這是最基礎的部分,包括處理CPU、內存、存儲、網絡和其它基本的計算資源,用戶能夠部署和運行任意軟件,這是騰訊、阿里等平臺型公司提供的部分,第二層是PaaS,指的是支撐應用程序運行的開發環境、工具和功能組件,越來越多的公有云服務商將觸角伸入這一領域,為開發者提供“半成品”式服務,SaaS是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服務,普通用戶接觸到的互聯網服務,幾乎都是SaaS。
 
最基礎的IaaS層,是巨頭的戰場,這就是傳統意義上所謂云業務,但后來發現光做IaaS業務,很難完全滿足客戶需求,所以要做后面兩個形態,PaaS接近基礎層,巨頭也有涉足,但是SaaS領域,因為客戶需求五花八門,需要依靠生態才能運行,基本上要聯合市場上已有的企業服務。
 
關于這一點,阿里和騰訊都各自解釋過他們的打法。
 
和騰訊相似,在生態系統內的合作,阿里云也有一個業務界限,阿里云有三個堅持:一是IaaS全做,二是PaaS做一部分,三是不做業務型的SaaS。
 
騰訊云戰略投資總經理莊文磊表示,騰訊適合做的業務是高資本投入的通用型服務,是一種底層基礎能力,但要更好地服務客戶,騰訊需要合作伙伴針對客戶場景需求進行定制化落地,一個是初期利薄但高經營杠桿的生意,追求的是在規模化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邊際收益,一個則是打造精品的垂直路線。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道一云創始人陳偵認為,人均產值50萬甚至100萬元以下的業務,阿里、騰訊這些公司不適合做。但是在To B產業中,需要大量這種人均產值在50萬左右的產品,騰訊阿里華為沒有辦法把人員從5萬人變成50萬人,他們需要合作伙伴補齊這個能力。
 
實際上,云業務的三個服務模式中,越是底層越容易規模化,只有規模化才能實現邊際效益更高。巨頭想做規模化的生意,但底層只是入口,最終還是需要服務于終端的用戶,想拿到這些To B訂單,需要后面兩個業態做支撐,雙方是利益捆綁,是各取所需。這就會產生新的業態,形成更好的效應。
 
構建鏈接
 
阿里和騰訊為了快速發展,也都在積極爭取合作伙伴。
 
去年930架構升級后,騰訊成立了云啟產業生態平臺,通過投資、孵化、培訓、服務,連接騰訊內部的資金、資源與外部的合作伙伴。一年多來投資累計超過40家公司,加上產業加速器,鏈接200余加生態伙伴,這些成員總體估值已經超過2000億。
 
在2019騰訊云啟產業生態年會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騰訊目前已經有超過7000家合作伙伴,在19個行業引入超過100個聯合解決方案。
 
去年阿里云在生態峰會現場宣布有合作伙伴8000家,重點扶持100家合作伙伴,幫助30家上市。這些合作伙伴中出現了漢得信息、神州數碼等上市公司身影。阿里之前已入股恒生電子、石基信息等系統集成類公司。
 
莊文磊解釋,騰訊在產業生態領域的方法論可以概括為一體兩面:一方面,以戰略布局為導向,對重要的行業和業務板塊進行自上而下的戰略性卡位,加速雙方的業務合作。另一方面,通過“加速器+資本”的雙重方式,對合作伙伴進行全方位扶持,促成合作伙伴和騰訊形成更多聯動。
 
為了更好地連接合作伙伴,在原有的AI加速器上,今年騰訊產業加速器還推出了SaaS加速器以及聚焦行業生態的WeCity加速器。今年報名這三個加速器的項目有數千人,錄取率在2%左右。這是騰訊產業互聯網生態運營橋頭堡。
 
莊文磊表示,這些學員選拔過程非常嚴苛,外部投資人提供行業經驗和認知,內部業務專家在協同性層面判斷,選出的合作伙伴要彼此認同,還要有一定的卡位價值。進入的學員可以參與培訓、參觀、走訪活動,同騰訊自身業務聯動,如果在協同層面和騰訊發生化學反應,將會在在合適時機進行資本加持。
 
為了更好的捆綁雙方,利益更加一致,入股成了最重要的手段。
 
郭浩哲認為,這種生態聯動的方式可以建立更深入關系,“像下聘禮一樣,符合中國國情文化方式,容易被接受”。
 
和阿里云一樣,騰訊云版塊也入股了不少上市公司,包括東華軟件、長亮科技、常山北明等。
 
融合
 
To B和To C的行業邏輯完全不同,To C講究高舉高打,講究用戶數量,讓用戶有更好體驗,但是To B的企業講究服務用戶很多年,不斷深耕,速度比較慢。
 
郭浩哲曾經有過設想,騰訊在C端給用戶超預期的服務能力,是否可以轉化到To B行業里,但是又不大自信,因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市場。
 
當年,兩家企業剛開始是合作,在融合上就遇到過一些問題。東華軟件的人認為騰訊同事To B“專業度”差一些,騰訊同事認為東華的“理解力”有偏差。
 
這主要是以前做的行業不一樣,側重點不同。在做深圳項目時,東華項目負責人問郭浩哲:騰訊這樣做單子怎么做?客戶為什么把單子給騰訊?東華軟件的項目經理已經習慣很多銷售人員、商務人員在場,做各種層級溝通,而騰訊員工只關心事情能不能辦成,這是因為他們重心在打造產品,更多是從技術方面解決問題。
 
但郭浩哲看到了騰訊在用戶體驗、場景感知和理解力方面的能力,騰訊一個項目用戶交互設計界面更改了271次,在東華軟件沒有過這種經歷,“我們交互設計師不接受,原來一個行業軟件賣100萬元,改271遍項目虧定了。原來To B定制過程中,大家認為用戶界面不如功能性更重要,但是騰訊希望做的生意是要更多規模,需要在前期技術體驗就做得更好。”
 
后來東華發現這樣做的好處。“因為以前要不停跟客戶溝通,是因為要了解用戶需求,碰撞各種需求方式出方案。但是現在,將成功案例帶給客戶,告訴客戶只需要這樣做就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可以將銷售人員解放出來進行價值重構。”
 
生態+
 
To B行業客戶分散,想要讓客戶看到實力,想要積累經驗,一定要打造行業標桿,要打造龍頭案例,打造行業燈塔。
 
這個行業門檻并不低,郭浩哲表示,不同場景需要不同生態來做,比如打開一些APP,在一些場景下進行不了幾步就又跳了回去,其實是因為,流程要跑通,背后需要打通很多支撐能力。一般公司很難有這種打通能力。
 
騰訊先投資了光啟元,后來又投資了東華軟件。東華軟件發現光啟元的RayData產品,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交互方案中,是前端客戶感知到的Interface界面,這個產品后來被整合到東華城市大腦板塊當中,將“智慧政府”做得更扎實。
 
對光啟元的CEO張果而言,加入生態似乎是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客戶往往需要綜合方案,公司產品作為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可視化交互界面,要和行業伙伴一起去拿訂單。
 
目前,張果已經把銷售渠道交給了騰訊云,騰訊在推廣云業務時,需要一個高度專業的界面產品,光啟元的產品是不二的選擇,光啟元幾乎全部收入都是和騰訊云合作產生的。東華軟件和騰訊的合作項目已經有157個。
 
產業互聯網的生態中,這樣的合作越來越多。在長沙WeCity的項目中,道一云的產品入選了,而道一云在選擇電子簽名方面的供應商時,就優先考慮了同樣是SaaS加速器成員的法大 大。
 
光啟元創始人張果表示,生態建設很重要,B端得一起出去拿業務,需要“有人”在當中溝通協調。騰訊云為此組建了專門的團隊,服務各生態企業,更方便各方溝通。
 
道一云創始人陳偵認為融合才剛剛開始,他也強調生態構建核心點是平臺的克制,“只有找到邊界感,合作伙伴才會有安全感。”

關鍵字:云計算微軟

本文摘自:環球網科技

x 微軟百億大單捅破天花板!云計算行業萬億級市場迎來重構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云計算行業動態 → 正文

微軟百億大單捅破天花板!云計算行業萬億級市場迎來重構

責任編輯:cres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9-12-25 13:36:55 本文摘自:環球網科技

10月份微軟拿下了五角大樓100億美元的云計算大單,這種史無前例的大單讓中國To B行業從業者看到努力方向,也看到挑戰。
 
東華軟件云與智慧城市董事長兼CEO郭浩哲看到,在中國To B市場,訂單金額正不斷突破天花板,與此同時,行業生態正在重構,點對點的競爭將變化為生態與生態的競爭。就像美國市場一樣,也會出現行業生態聯合拿訂單的做法,無法融入生態就將掉隊。
 
“突破”天花板
 
微軟拿下美國國防部大單,背后有很多供應商,微軟是帶頭大哥,在其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很多跟隨著完成各種需求,就像一個聯合艦隊。
 
在2020財年的第一季度,微軟公布了Azure收入增速,收入同比增長59%,上一季度增幅為64%,微軟現在的目標是通過穩定的大額交易來提高Azure的利潤率。
 
美國云計算產業已經發展多時,還依然保持快速增長,作為一個成熟經濟體,這種增速很罕見。在國內,云計算業務增速也很快,阿里云和騰訊云經常實現翻倍增速,今年第三季度騰訊云業務收入增長8成,在行業中領先,云業務的生態合作伙伴也基本上維持類似或更高增速。
 
增速如此之快,跟訂單金額變大有很大關系。“我們發現一個很好的現象,就是這個行業的天花板被徹底突破了”。郭浩哲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東華軟件和騰訊聯合中標的成都的天府綠道訂單額8.7億元,聯合承建的長沙市WeCity超級大腦5.2億元,深度參與的數字廣東中標廣東省的10億元訂單。
 
以前很多公司給政府做產品,一個城市有三百萬人,運營一年半都只有幾萬、十萬人、二十萬用戶使用,政府認為這是個定制化產品,只要把需求體現出來就是為民服務。
 
廣東省數字政務建設與“粵省事”與往不同,政府通過體制改革與To B企業能力結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老百姓的鏈接。現在,數字廣東“粵省事”累計實名用戶量已經突破2000萬,幫用戶辦了超過3.4億件事。政府通過體制改革與To B企業能力結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老百姓的鏈接。
 
政府原來只愿意給企業一百萬元做一個APP城市入口,但當企業可以解決問題時,政府愿意花數十倍價格來提高民眾幸福感。
 
郭浩哲認為,現在是一個需求穿透的過程,服務能力決定訂單金額。同樣的產品,有了To C能力就完全不同,政府有巨大民生收益才會進行投資,行業、社會同時受益。
 
“這些項目在做方案之前就能預測達到何種效果,原來只能靠講PPT講概念預期的方式被替代了。”
 
To B行業過去是基于客戶的需求做定制,標準組件在整個定單當中金額占據較小,這個商業模型被用戶個性需求牽著走,To B精力都在滿足各種需求上,金額也不大,原來行業內1億元的訂單都很罕見。
 
選擇
 
除了金額突破天花板,To B行業發生的另外一個變化,是生態化。
 
郭浩哲預測,To B行業明年前一定有更大變化,從技術構建到技術方案再到銷售,已和以前完全不同。企業都要在生態當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這個角色,要結合自身能力盡快做技術融合。
 
“中國的IT行業從今年開始就從點與點的競爭,過渡到了生態與生態的競爭,將來不會再有點與點的問題,將會產生好幾個大的生態,這些生態能力形成矩陣。”
 
郭浩哲表示,還是有很多企業不能適應這個變化,他勸過一些朋友盡快轉型、改變、盡快適應新技術。“有個朋友去年盈利還有4000萬元今年虧損3000萬元。這個朋友很不理解,以前好好的客戶突然訂單就減少了。”
 
很難統計有多少To B企業和從業者,這個行業非常分散,每個縣城都有幾家,這些小集成商不可能擁有服務十多億人的底層技術能力,騰訊等大公司將這種技術開放起來,再和其他公司相結合,就可以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
 
“企業最終也是要服務與他們的用戶,B和C的企業最終服務的都是人。換個角度說,那些已經在美團、滴滴、京東上已經體驗過極致效率的用戶,在其他的領域也希望能獲取同樣的服務效率,會不斷提出更高要求。”
 
所以,B端企業希望借力C端互聯網平臺做互聯網化轉型,以更好的做自己的To C業務,To C互聯網平臺恰好知道怎么做C端,知道怎么嫁接資源,而大多數To B企業不具備這樣的能力與資源。騰訊這樣的平臺做成生態之后,又有了更強的能力。
 
生態重構之后,新生態在服務能力上提升太多,非生態企業在新競爭格局中面臨的對手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這個時候不去做技術融合,只宣揚自己過往能力,就是迂腐”,郭浩哲認為,生態選擇不僅可以和阿里、騰訊融合,根據自身能力還有更多生態可以選擇。
 
在中國市場,除了阿里云和騰訊云,還有百度云、金山云、華為云等,以及亞馬遜和微軟等國際巨頭。
 
B端
 
2016年一次晚宴上,GE(通用電氣)中國公司CEO段小纓對IDG資本創始人熊曉鴿提了一個問題,中國為何沒出現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大公司,尤其是提供軟件服務的大公司?
 
這是因為To B行業賺錢不容易,幫助其他企業進行完善信息化管理,需要很長的商討過程,需要滿足客戶的功能較多,交付期也比較長,很難實現規模效應,有多大規模就需要多少工作人員做支撐,在To C市場上,一個產品能滿足單點需求就可以快速獲取大量客戶。
 
中國和美國市場很不相同,美國B端和C端市場定位分明,各自有三到四家很大的公司,C端發展的時候B端也同時發展起來,中國是C端已有萬億市值公司,B端還沒有發展起來,這就使得C端公司一定會進入B端。
 
道一云創始人陳偵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表示,未來20年C端市場人口紅利已經沒有多少,大方向肯定是往會向B端遷移。但和美國不同的是,在中國將產生的B端大公司,是從C端遷移過來。
 
騰訊云戰略投資總經理莊文磊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B端服務繁榮,而中國現在的狀態很不合理,主要原因是國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有人力成本紅利,企業對信息化、數字化沒有迫切感,另外一個原因是多年經濟高速發展下,大部分企業只搶占市場增量,對精細化運營則重視不夠。而現在GDP增速放緩,人力成本增加,To B產業機會已經來臨。
 
去年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在內部分析,媒體給出標題是“為什么中國做To B企業的活得那么慘”,認為To B不景氣,是因為國內企業以前太好經營,日子太好過,海外To B行業發展較好是因為海外公司瓶頸來的比較早,要想盡辦法提高內部效率、降低成本、創新服務。
 
他認為,中國政府要做供給側改革,也是為了從企業這一端降本增效,這其實正是To B市場要做的事情。
 
王興說To B慘,恰恰是為了進入B端市場,在餐飲行業美團發現成本和效率還有25%的改善空間,去年美團架構調整為兩大平臺、兩大事業群、以及兩大事業部,就是要從C端轉向B端。
 
去年和前年,騰訊、阿里和百度都重組了內部架構,為To B掃清道路。華為在12月份還成立一家云子公司,也是為了更好進軍To B市場。
 
美國To B產業有很多大公司,據統計市值已經上萬億美元。業內普遍預計中國To B市場有萬億元規模。目前中國云計算市場剛剛跨過千億元規模,市場滲透率還只有5%~7%。
 
從C端出發去牽引,就是騰訊的C2B戰略。騰訊最大的資源是建立用戶連接層面。但通過小程序、APP和用戶互動遠遠不夠,傳統企業如果想真正改造成互聯網公司,需要從內部組織架構到運作方式,都進行變革,是一個系統性工程。
 
想打開ToB市場,用戶端口是重要抓手。在這一點上,騰訊有國民級應用微信和QQ,阿里在釘釘上的布局很成功,釘釘也因此被編入了阿里云業務。
 
騰訊這類公司怎么把能力釋放到B端,牽涉到傳統企業怎么轉型。
 
分工
 
要想對這個行業有所了解,需要了解一些基礎概念,IaaS, PaaS和SaaS是云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IaaS, 基礎設施服務,這是最基礎的部分,包括處理CPU、內存、存儲、網絡和其它基本的計算資源,用戶能夠部署和運行任意軟件,這是騰訊、阿里等平臺型公司提供的部分,第二層是PaaS,指的是支撐應用程序運行的開發環境、工具和功能組件,越來越多的公有云服務商將觸角伸入這一領域,為開發者提供“半成品”式服務,SaaS是通過互聯網提供軟件服務,普通用戶接觸到的互聯網服務,幾乎都是SaaS。
 
最基礎的IaaS層,是巨頭的戰場,這就是傳統意義上所謂云業務,但后來發現光做IaaS業務,很難完全滿足客戶需求,所以要做后面兩個形態,PaaS接近基礎層,巨頭也有涉足,但是SaaS領域,因為客戶需求五花八門,需要依靠生態才能運行,基本上要聯合市場上已有的企業服務。
 
關于這一點,阿里和騰訊都各自解釋過他們的打法。
 
和騰訊相似,在生態系統內的合作,阿里云也有一個業務界限,阿里云有三個堅持:一是IaaS全做,二是PaaS做一部分,三是不做業務型的SaaS。
 
騰訊云戰略投資總經理莊文磊表示,騰訊適合做的業務是高資本投入的通用型服務,是一種底層基礎能力,但要更好地服務客戶,騰訊需要合作伙伴針對客戶場景需求進行定制化落地,一個是初期利薄但高經營杠桿的生意,追求的是在規模化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邊際收益,一個則是打造精品的垂直路線。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道一云創始人陳偵認為,人均產值50萬甚至100萬元以下的業務,阿里、騰訊這些公司不適合做。但是在To B產業中,需要大量這種人均產值在50萬左右的產品,騰訊阿里華為沒有辦法把人員從5萬人變成50萬人,他們需要合作伙伴補齊這個能力。
 
實際上,云業務的三個服務模式中,越是底層越容易規模化,只有規模化才能實現邊際效益更高。巨頭想做規模化的生意,但底層只是入口,最終還是需要服務于終端的用戶,想拿到這些To B訂單,需要后面兩個業態做支撐,雙方是利益捆綁,是各取所需。這就會產生新的業態,形成更好的效應。
 
構建鏈接
 
阿里和騰訊為了快速發展,也都在積極爭取合作伙伴。
 
去年930架構升級后,騰訊成立了云啟產業生態平臺,通過投資、孵化、培訓、服務,連接騰訊內部的資金、資源與外部的合作伙伴。一年多來投資累計超過40家公司,加上產業加速器,鏈接200余加生態伙伴,這些成員總體估值已經超過2000億。
 
在2019騰訊云啟產業生態年會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騰訊目前已經有超過7000家合作伙伴,在19個行業引入超過100個聯合解決方案。
 
去年阿里云在生態峰會現場宣布有合作伙伴8000家,重點扶持100家合作伙伴,幫助30家上市。這些合作伙伴中出現了漢得信息、神州數碼等上市公司身影。阿里之前已入股恒生電子、石基信息等系統集成類公司。
 
莊文磊解釋,騰訊在產業生態領域的方法論可以概括為一體兩面:一方面,以戰略布局為導向,對重要的行業和業務板塊進行自上而下的戰略性卡位,加速雙方的業務合作。另一方面,通過“加速器+資本”的雙重方式,對合作伙伴進行全方位扶持,促成合作伙伴和騰訊形成更多聯動。
 
為了更好地連接合作伙伴,在原有的AI加速器上,今年騰訊產業加速器還推出了SaaS加速器以及聚焦行業生態的WeCity加速器。今年報名這三個加速器的項目有數千人,錄取率在2%左右。這是騰訊產業互聯網生態運營橋頭堡。
 
莊文磊表示,這些學員選拔過程非常嚴苛,外部投資人提供行業經驗和認知,內部業務專家在協同性層面判斷,選出的合作伙伴要彼此認同,還要有一定的卡位價值。進入的學員可以參與培訓、參觀、走訪活動,同騰訊自身業務聯動,如果在協同層面和騰訊發生化學反應,將會在在合適時機進行資本加持。
 
為了更好的捆綁雙方,利益更加一致,入股成了最重要的手段。
 
郭浩哲認為,這種生態聯動的方式可以建立更深入關系,“像下聘禮一樣,符合中國國情文化方式,容易被接受”。
 
和阿里云一樣,騰訊云版塊也入股了不少上市公司,包括東華軟件、長亮科技、常山北明等。
 
融合
 
To B和To C的行業邏輯完全不同,To C講究高舉高打,講究用戶數量,讓用戶有更好體驗,但是To B的企業講究服務用戶很多年,不斷深耕,速度比較慢。
 
郭浩哲曾經有過設想,騰訊在C端給用戶超預期的服務能力,是否可以轉化到To B行業里,但是又不大自信,因為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市場。
 
當年,兩家企業剛開始是合作,在融合上就遇到過一些問題。東華軟件的人認為騰訊同事To B“專業度”差一些,騰訊同事認為東華的“理解力”有偏差。
 
這主要是以前做的行業不一樣,側重點不同。在做深圳項目時,東華項目負責人問郭浩哲:騰訊這樣做單子怎么做?客戶為什么把單子給騰訊?東華軟件的項目經理已經習慣很多銷售人員、商務人員在場,做各種層級溝通,而騰訊員工只關心事情能不能辦成,這是因為他們重心在打造產品,更多是從技術方面解決問題。
 
但郭浩哲看到了騰訊在用戶體驗、場景感知和理解力方面的能力,騰訊一個項目用戶交互設計界面更改了271次,在東華軟件沒有過這種經歷,“我們交互設計師不接受,原來一個行業軟件賣100萬元,改271遍項目虧定了。原來To B定制過程中,大家認為用戶界面不如功能性更重要,但是騰訊希望做的生意是要更多規模,需要在前期技術體驗就做得更好。”
 
后來東華發現這樣做的好處。“因為以前要不停跟客戶溝通,是因為要了解用戶需求,碰撞各種需求方式出方案。但是現在,將成功案例帶給客戶,告訴客戶只需要這樣做就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可以將銷售人員解放出來進行價值重構。”
 
生態+
 
To B行業客戶分散,想要讓客戶看到實力,想要積累經驗,一定要打造行業標桿,要打造龍頭案例,打造行業燈塔。
 
這個行業門檻并不低,郭浩哲表示,不同場景需要不同生態來做,比如打開一些APP,在一些場景下進行不了幾步就又跳了回去,其實是因為,流程要跑通,背后需要打通很多支撐能力。一般公司很難有這種打通能力。
 
騰訊先投資了光啟元,后來又投資了東華軟件。東華軟件發現光啟元的RayData產品,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交互方案中,是前端客戶感知到的Interface界面,這個產品后來被整合到東華城市大腦板塊當中,將“智慧政府”做得更扎實。
 
對光啟元的CEO張果而言,加入生態似乎是個自然而然的事情,客戶往往需要綜合方案,公司產品作為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可視化交互界面,要和行業伙伴一起去拿訂單。
 
目前,張果已經把銷售渠道交給了騰訊云,騰訊在推廣云業務時,需要一個高度專業的界面產品,光啟元的產品是不二的選擇,光啟元幾乎全部收入都是和騰訊云合作產生的。東華軟件和騰訊的合作項目已經有157個。
 
產業互聯網的生態中,這樣的合作越來越多。在長沙WeCity的項目中,道一云的產品入選了,而道一云在選擇電子簽名方面的供應商時,就優先考慮了同樣是SaaS加速器成員的法大 大。
 
光啟元創始人張果表示,生態建設很重要,B端得一起出去拿業務,需要“有人”在當中溝通協調。騰訊云為此組建了專門的團隊,服務各生態企業,更方便各方溝通。
 
道一云創始人陳偵認為融合才剛剛開始,他也強調生態構建核心點是平臺的克制,“只有找到邊界感,合作伙伴才會有安全感。”

關鍵字:云計算微軟

本文摘自:環球網科技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梁山县| 马边| 调兵山市| 公安县| 榆林市| 肥西县| 泸溪县| 阳春市| 岳池县| 许昌县| 静安区| 安平县| 北流市| 大名县| 邵阳县| 临西县| 临洮县| 平南县| 桐庐县| 瑞丽市| 荔波县| 景宁| 方山县| 淮滨县| 大埔县| 雅江县| 丘北县| 墨江| 延长县| 涪陵区| 中牟县| 龙口市| 无为县| 澎湖县| 三台县| 大庆市| 习水县| 新宁县| 西安市|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