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龐大的計算和存儲的需求,云計算的盈利能力甚至超出了預期。
云端時代的來臨
在經歷了計算機硬件、軟件的普及之后,云計算正悄然融入我們的生活。
相較于個人而言,目前云計算供應商更多的服務于政府、企業。云計算企業構建龐大的計算基礎設施集群,為客戶提供儲存空間、計算能力等服務。
這意味著計算能力、儲存空間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和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它可以被運用到國計民生的各個行業。
目前云計算市場已進入全面爆發的階段,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114億美元。而工信部在《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中提出,到2019年,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要達到4300億元。
悄無聲息的影響決策
云計算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申元慶講了一個小故事。
我們都有過申請銀行信用卡的經歷,通常銀行會要求申請人在申請單上填寫教育背景、職業、薪資收入等背景資料,用于評估申請人是否具有還款能力以及具有多大限額的還款能力。
如果現在有兩個人,申請人A是高中學歷藍領,月薪5000元/月。申請人B是碩士學歷,白領,月薪3萬元。大家認為銀行會把大額度的信用卡發給誰?大家都會選擇B。
因為這是銀行根據用戶靜態屬性得出來的結論,但是申請人B的消費能力,一定會比申請人A大嗎?通過云計算的全面洞察,答案大相徑庭。A用戶雖然是藍領,收入也很低,但實際是著名的拆遷戶,家里有很好的資產,還款能力很強。B是非常典型的在北京打工的白領,雖然月入3萬,但實際上已經有好幾套房子和車要還貸,他的還款能力遠不如A。
業內人士表示,選擇B的是通過傳統的靜態屬性做判斷,而作出A選擇的全面的動態的動態判斷,這其中就是云計算在幫助企業做決策,相應的服務成為營銷云。
構建在互聯網企業上的云
目前,中國云計算市場主要分三類,一類是華為、亞信等公司,主要依托產品能力,提供硬件、軟件、平臺、集成服務等業務;一類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公司,主要依托網絡、數據中心優勢,提供IaaS、解決方案等業務。
還有一類就是業務覆蓋廣泛的互聯網企業,如與京東云、阿里云、騰訊云。構建在互聯網企業上的云計算一開始就非常注重構建云生態,服務覆蓋互聯網、電商、制造、能源、零售、物流、金融、醫療、教育、傳媒、城市建設等領域。
在中國云計算市場上,阿里云和騰訊云都在建立完整的合作伙伴生態體系。“京東云生態,也正是要在覆蓋全行業的應用平臺為合伙伙伴提供開放、合作、共贏的生態,為全行業提供平臺的支撐。”申元慶表示,“京東云生態不是靜態的體系,而是未來可期的動態過程。”
申元慶說,要讓更多的企業上云,更多的設備能夠聯網,更多數據匯集,更快地解決行業的痛點,共同布局智能物聯網大生態。
與互聯網企業一樣,構建在互聯網企業上的云計算,也在加速跑馬圈地,以獲取更多的用戶——服務更多的企業。
數字政府背后的政務云
政府部門匯聚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是云計算的一個很好的實戰地。政務云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在浙江,阿里云為杭州提供“城市大腦”,接管了1300個信號燈路口、接入4500路視頻,通過七大生命體征全面感知城市,處理數以百億計信息的實時分析,成為杭州“智慧城市”建設的驅動力。
在廣東,騰訊云扮演著政府的數字化助手角色。在民生方面和企業服務方面,提供數據聚合,簡化辦事流程;政府公務方面,騰訊政務云通過部署在政務云上面的公務數據,有效提升政府公務員的工作效率。
京東云也正成為中國政務云市場的一股新生力量,而且正加快布局,涉及了更多的城市,更廣泛的領域。
京東云政務云團隊為宿遷市人社局量身打造了基于金保專網的政務云上云方案,使宿遷人社信息系統分批遷移至政務云平臺之上。目前,京東云已經在15個城市進行了智能城市布局,通過“政務云”建設等形式為各地賦能。今年之內,京東云還將陸續落地數十個智能城市,驅動各地政府實現智能轉型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云還頻頻牽手地方政府,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與陜西果業局合作建設首個針對蘋果的大數據中心;到湖北十堰推薦十堰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助力昆明貧困地區農產品進城物流等合作,讓農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不只是一個信息傳達的簡單過程,而是為農產品的研發、生產、運輸、銷售、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提供云服務。
近日,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了2017年《中國政務云服務運營商市場份額》報告。根據報告內容顯示,京東云已經占據了10%的市場份額,并且以108%的同比增長成為Top5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云服務提供商,也是TOP5中唯一一家互聯網企業,成為政務云市場中當之無愧的最大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