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從現在起15到20年,大多數大型企業仍將擁有他們所依賴的大量傳統軟件,而且有些公司將依賴這些軟件再持續運行25年或更長時間。很多企業堅持讓每個重要系統在處理身份和數據集成方面更像云計算,其目標是統一編排所有數據系統。
整合在一起的中間件將傾向于基于云計算(如用于單點登錄身份管理的Okta)或簡化為設備(Dell Boomi的產品用于傳統軟件和云之間的集成),盡管到目前為止已出現的技術只是冰山一角。
而這是人們對商業計算的思考方式的一代轉變。在早期,商業計算領導者將談論成為“IBM商店”或“Sperry商店”,宣稱他們主要致力于生產大型機和數據處理硬件的供應商。隨之而來的是“Oracle商店”或“微軟商店”或“SAP商店”,其中用于處理商業信息的軟件堆棧被認為是核心。現在,人們不再將數據處理和業務流程視為自身的目標,而是認識到業務敏捷性才是真正重要的。人們將最有效的軟件和云計算服務集合在一起。
技術的代際轉移
技術代際轉移圖
現在,無論位于何處的計算資源都可以圍繞用戶進行,而不是圍繞硬件平臺或應用程序生態系統構建系統的組織。那么不應該是這樣嗎?
管理系統之間的連接,尤其是傳統應用程序和云計算系統之間,以及不同云平臺中運行的軟件之間的連接,與管理單個應用程序和技術基礎設施一樣重要。中間件技術將是重要的,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前,人們可以相信它能夠“自我管理”。
這將處在一種反復循環中,企業需要確定應該連接什么以及這些整合應該如何工作,因此必須作出基本決定,例如,如果兩個數據庫包含關于諸如客戶電話號碼等信息的不同版本,那么應該信任哪一個?一個應用程序是否總是可以信任另一個應用程序,或者是否具有最新時間戳的記錄,或者是否應該查詢另一個來源以驗證哪個記錄是正確的?連接中斷時,人們如何修復它們?
一些企業將圍繞一家供應商來整合系統軟件,承諾為多個應用程序提供通用數據模型,以避免出現這種復雜性。但是,很少有大型組織會對一家供應商做出批發承諾,因為沒有一家技術供應商能夠做所有的事情。敏捷性是下一代解決方案的業務必需品,對于單一供應商解決方案而言,這將是非常重要的。添加、刪除、更改和集成云計算解決方案的靈活性是使它們首先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尋求簡化的人們希望可以很好地協同工作的預集成云解決方案,而不是單一供應商提供的套件。因為競爭對手的供應商的產品并不總是彼此兼容,所以對于企業業務至關重要的所有軟件和服務之間的代理連接的云計算服務將尤為重要。
即使那些在云上投入巨資的公司也會與多家云供應商合作,并整合他們的應用程序。他們會發現自己堅持使用一些傳統的軟件應用程序(包括托管在云中的應用程序),因為不存在可接受的云原生替代方案。
為了適應這個新時代,傳統軟件必須具備云計算軟件的一些積極特征。而對于試圖延長生命周期的組織來說,這將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例如,企業資源計劃(ERP)為企業運營的垂直行業提供了更好的支持,而不是市場上的任何云計算替代品。它可能包含多年來的定制服務,以支持企業獨特的業務模式。這些經過驗證的企業應用程序在供應商不再為它們提供支持后,可以在數年或數十年內保持有用。
將傳統的企業軟件應用程序遷移到云中可能是完全不切實際的。或者它可能不是優先事項。特別是對于企業資源計劃(ERP)來說,迄今為止最強勁的趨勢不是從傳統軟件轉向云端,而是采用云計算軟件對企業資源計劃(ERP)進行補充,并拋棄所有重要功能必須打包到單個套件中的假設。在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所謂的“后現代ERP”戰略中,企業可以選擇核心功能,如會計和庫存管理,但對于更具新穎性和創新性,以及在云中“首先進入市場”的功能有不同的選擇。例如,零售商可能會為商店的員工提供基于云計算的移動應用程序,但會連接由被許可人或云端托管的企業資源計劃(ERP),以進行實時庫存和訂單處理。
多年來,技術布道者一直將“編排”稱為使許多軟件系統協同工作的方法。就像一個優秀的指揮家一樣,企業的首席信息官應該能夠指揮所有系統和諧共處。關于“編排”的這一愿景已經在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