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誕生之初,就明確定義了其服務模式。云計算包含有三種服務模式: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有云是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為公眾提供服務的云計算平臺,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授權接入該平臺,使用其中云計算資源,現有的阿里云、百度云、騰訊云、金山云等都屬于這種模式;私有云則是云計算服務提供商為企業在其內部建設的專有云計算系統,私有云只為企業內部服務,與公有云相比,安全性更好,但成本更高,現有的華為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統,H3Cloud OS云操作系統,阿里的專有云解決方案等都屬于私有云;混合云則是同時提供公有和私有服務的云計算系統,是介于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一種折中方案,阿里、華云、世紀互聯都提供混合云服務,全球范圍較為知名的有RightScale、Dell、IBM、VMware等等。隨著需求的不斷變化和更新,現有的云計算服務模式已無法完全滿足,于是又出現了新的云計算模式,這就是本文將要提到的新三樣:多云、異構云、融合云。
多云
多云是一種新興的云計算服務模式,指的是使用超過一個公共云計算服務。多云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將兩種或三種云類型混合在一起,如公有和私有混合使用(這就是混合云),另一種方式是使用多個云計算服務供應商。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配對,多云則可能是多個公有云與一個私有云一起使用,是多于兩個云在一起使用,顯然多云要更復雜。在多云中,客戶不僅是要實現像混合云那種私有與公有數據與信息的打通,還要解決不同云供應商之間系統互聯問題。多云和混合云在用戶定位上也不同,多云側重于水平方面的云服務,混合云側重垂直地處理不同的連續服務,多云本質上是在單個傳輸層中使用多個云服務,混合云在多個不同的傳輸層中垂直使用。多云要比混合云更加實用,但也增加了復雜性。其實不管是混合云還是多云,都是一種公共云和私有云的組合云,是組織提供和管理一些內部資源,以及其他組織提供外部資源的云計算環境。根據RightScale公司2017年的調查,85%的公司希望使用多云戰略,這遠高于試圖使用單一公有云(9%)和私有云(5%)的比例,多云已成為新一代云計算的服務模式。像微軟、谷歌、思科和亞馬遜都是多云技術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廣者。
異構云
企業永遠不會只依靠單個云技術或者供應商,企業是復雜的異構的技術環境,不可避免地需要多種技術。寄希望世界將統一于單一技術,這是不可能的。當應用程序跨越公共和私有云時,多云應用而生。當應用程序跨越多個云提供商時,異構云橫空出世。雖然多云一直也在穩步高速發展,但異構云還是出現了。究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數據傳輸的成本,另一個方面是數據本身的重要性。異構云假定所提供服務的多樣性在不斷增長和差異化,以至于在你查看架構時發現,云提供商的架構與你的迥然不同。新的應用程序架構將見縫插針,借著這個機會利用新增的多樣性。異構云應用程序可能會選擇使用AWS ECS、AWS DynamoDB、Google BigQuery等多種。人們對于異構虛擬資源支持的需求越來越多,不同的虛擬資源池擁有不同的特性,適合不同的業務需要。同時在數據中心的發展建設過程中,積累了很多不同的技術路線,多種虛擬化環境同時存在,異構云就是要兼容這些不同,創建一個統一的基礎架構和管理的云一體平臺,這就是異構云。
融合云
融合云是融合了軟件、硬件、管理的云,為用戶提供一個高度交換的一站式云計算平臺,融合云使得計算、存儲和網絡以及對應虛擬化單個產品和技術本身都不再是核心,重要的是這些資源的整個,形成一個有機的、可靈活調度和擴展的資源池,面向云應用實現自動化部署、監控和運維。融合云與混合云不同,與多云更不同。融合云可不是將內部系統和公有云能夠混合并存就可以了,而是把原有的信息系統環境融合到公有云系統上,實現資源的統籌規劃、統一管理和配置。在硬件層面,通過計算虛擬化與網絡虛擬化的融合,實現虛擬機與虛擬網絡之間的關聯;在業務層面,通過虛擬防火墻與虛擬機之間的融合,實現虛擬防火墻對虛擬機的感知、關聯,確保虛擬機遷移與防火墻策略能自動關聯;在管理層面,通過虛擬化技術與管理層的融合,提升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管理效率。OpenStack是融合云基礎設施中的關鍵基本構件,使用開源云部署模式作為這個服務構件,可支持多個管理程序和操作系統。因為OpenStack云將有通用的和開放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框架,融合云客戶還能夠更輕松地與其它OpenStack驅動的云交流。
多云、異構云、融合云是云計算的三種新的服務模式,適用于不同的信息環境。相比老舊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新的服務模式都有了很多改進,應該適用于實際部署環境。不過,新的服務模式無疑將是更為復雜的,舊的混合云是最為復雜的,而新的服務模式均要比混合云復雜。新的服務模式包含了多種云技術在內,更加適應用戶復雜多變的實際環境,讓云計算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技術,這些新的服務模式雖然聽起來很神秘,實際這些技術實現起來更接地氣,反到是原來的三種服務模式市場空間越來越小。隨著各種應用需求的不斷涌現,云計算一定還會有更新的服務模式出現,以便適應不斷發展的實際應用需要,無法真正落地的服務模式將會被逐漸淘汰掉。
版權聲明:本文為企業網D1Net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為:企業網D1Net,如果不注明出處,企業網D1Net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