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全管理到人員配置,一款混合云服務的模式將有助于為當前正處于增長模式下的企業組織提供更大的靈活敏捷性。
現如今,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和微軟Azure服務可以說已然主導了關于企業存儲、備份和計算能力方面的討論。廣大讀者朋友們只需隨意的快速瀏覽一下各大新聞媒體科技領域的頭條新聞,便可以搜集到一大共同的報道主題————整個業界關于公有云服務優勢的全面崛起,正在展開廣泛的討論。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頭條技術新聞都僅僅只是針對大型技術企業或大型裝置的安裝配置所撰寫的,故而其并不一定能夠真實的反映出整個技術市場當下正在發生的實際趨勢,尤其是對于那些正在經歷著各種新興技術增長沖擊的各種中型科技企業組織而言。
作為一名經常與中小企業和相關組織機構的CIO們合作打交道的人,現如今,我并未看到這些企業的CIO們將其“賭注”全部都壓在公共云服務上,有些企業甚而有正在退出采用云服務的趨勢,他們要么選擇采用混合云解決方案,要么全面的采用企業本地備份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根據中小型企業分析公司Techaisle LLS所公布的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有32%的中型企業組織(雇員人數規模達100至999名)均采用了混合云服務模式,預計在2018年這一數字仍將保持在31%的水平,盡管我們不斷的在各大新聞媒體上看到關于AWS或Azure大舉滲透進入企業組織的內容報道。
此外,到2021年,混合云服務方面的支出預計將保持以每年22.5%的速度增長,達到近920億美元。根據分析公司IDC的調研數據顯示,在未來兩年內,企業在傳統的內部部署IT基礎架構方面的支出仍然將超過其在云服務方面的支出。雖然IDC預計總共有32%的IT基礎設施預算都將投入到外部云服務,但仍有接近11%的資金預算將會被投入到私有云領域。混合設置目前也是云用戶最喜歡的模式,根據RightScale公司在2016年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1%的云企業用戶所使用的均是混合環境。
鑒于微軟公司于2017年夏天宣布隆重推出其Azure Container Instances全新容器服務,可見這一趨勢并未被業界所忽視。這一平臺使得中型企業組織能夠更容易地啟動和運行容器,有效地彌補了混合云模式的差距,這種混合模式功能強大、符合成本效益,且易于部署。
如下,是我所總結出來的中型企業組織當前所正在評估的最適合他們的方案,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并未全部投入公共云服務的七大原因趨勢分析:
1、對于安全性的顧慮
一些云服務提供商提供傳統的入侵檢測系統(IDS)和入侵防御系統(IPS)基礎設施。這些解決方案主要側重于防止物理性的暴力入侵或常見的網絡安全漏洞(例如暴徒采用槍支進行物理攻擊,突破警衛人員和防火墻)。但是,當企業組織在保護其有價值的數據或客戶信息時,最為重要的是考慮將這些數據信息托管在企業內部環境,以便能夠獲得更大的控制權和監督權。正如大多數首席信息官所知道的那樣,問題的關鍵其實并不在于他們的管理團隊是否會面臨網絡安全的問題,而在于他們究竟什么時候會面臨網絡安全問題。故而能夠在第一時間立即聯系到IT人員發現,并果斷的采取相關措施,以解決問題始終是一套很好的策略。沒有任何一家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會像企業客戶自己那樣高度關心他們的資產和客戶。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當然會關心他們的企業客戶的聲譽和品牌,但這并不意味著當您企業最需要保護您自己的企業品牌和客戶數據時,他們會為您而犧牲他們自己的聲譽和品牌。
2、成本價格因素
讓人出乎意料的成本超支和預算差異在公共云服務領域是很常見的,因為企業客戶很難預測未來的應用程序開發錯誤。而企業的開發人員們長期面臨著需要在保證應用程序正常運轉的同時,提供新的修補程序和更新的壓力。開發人員們總是會編寫一行簡單的代碼行,其需要考慮到在云環境中運行的所有相關注意事項和益處,同時還需要具備快速可擴展的能力,這就使得中型企業可能突然被高額的月度云服務賬單所困擾,這包括意外的網絡附加費用,或突發工作負載的不可預見費用,或者更糟糕的是,他們忘記了刪除容器和虛擬機,導致嚴重的服務器利用率不足。而借助企業內部部署的基礎架構,則使得成本和資產折舊都可以更容易的預測,從而使企業的資金預算更容易。
3、性能方面的考慮
根據企業客戶所處的位置以及對高性能和低延遲訪問數據的需求程度的不同,采用混合云服務的方法相當普遍。例如,支持企業銷售和營銷工作的Web應用程序可能需要托管在云服務中;但是,測量另一臺機器或現場生產過程的一款物聯網設備則可能會生成大量的原始數據。該物聯網設備可能需要一個隨附的現場數據收集引擎,以便可以在將數據遷移到云端以進行長期的歸檔或進一步的商業智能分析之前,在本地緩存數據。
4、規模化的擴展縮放
我喜歡公有云服務的原因,僅僅只是因為其能夠快速獲得所需的基礎設施資源。當一家企業的業務需求突然增長10倍,并且需要快速處理服務客戶的訂單,但實際上卻無法快速實現這些服務的交付時,其通常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因為:企業的技術、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需要隨著企業業務的變化而實現規模化的擴展。如果企業所有的業務工具都已啟用云服務(例如,采用了Salesforce 的CRM、Quickbooks等),那么在云中執行所有操作便會是相當容易。較之企業內部部署,這個模型所涉及到的利益相關者較少。但是,如果您企業有一款自定義的傳統應用程序,并且該應用程序并不是云服務就緒的,那么將其保留在企業本地則是更有意義的。因為其可能需要專有的硬件,并會涉及到正在運行的操作系統的升級和維護。此時,對于正處于增長模式下的中型企業組織而言,全面投入公共云服務的成本或風險或將遠遠超過公共云服務的規模化和靈活敏捷性所帶來的好處。
5、靈活敏捷性
正是由于顛覆性的技術當下幾乎每天都在發展,進而推動了今天企業的業務,客戶和市場需求的迅速發展。成長中的企業組織必須不斷發展和變化,以便保持與客戶和市場需求相匹配。公有云服務的建立就是為了支持這些中斷,并允許企業迅速作出反應。但是企業的IT部門和員工們需要花費時間來學習新的工具和流程,并且應該靈活地選擇這些技術所為企業帶來改變的深度和速度。在這方面,企業最好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以免分散工作人員的注意力或無意中影響您企業的客戶。
6、人員配備
大多數吹捧云計算好處的文章都試圖說明,從企業員工的角度來看,企業向云計算的轉移能夠帶來成本的直接削減,進而立竿見影的帶來投資回報。盡管企業的CIO們固然可以借此來減少以系統、存儲和網絡管理為中心的間接人員的運營成本,但CIO們也可能會因為保留了具備云服務和網絡安全領域特有技能的人員而抵消了這一成本的削減。由此帶來的結果是:企業仍然需要安排人手來負責監督部署的云“租戶”容器或虛擬機。但請記住:這些傳統的定制應用程序仍然是在企業本地部署環境的,并且對于企業不斷增長的業務運行是至關重要的。現在,企業CIO們又新增了需要應對處理兩個技術小組彼此之間競爭的頭痛難題,而這種競爭勢必會造成員工之間的沖突。因為云服務團隊通常希望強制傳統的內部部署團隊執行現代化升級,并遷移到云服務,而不必擔憂所有圍繞業務方面的風險和影響。現在,CIO非但無法全心全意的專注于業務,反而還必須成為一名支持技術變革和創新員工團隊的促進者和調解者,同時還需要為仍然維持某些“現狀”提供理由。
7、災難恢復
當涉及到災難恢復和保持業務連續性時,我非常推崇企業采用混合云的方法。技術可能會以這種或那種的原因而出現失敗。一家企業的CIO固然可以盡量確保系統的高可用性,但是沒有任何一款平臺可以保證100%的正常運行時間。那么,我對于企業CIO們的建議是什么呢?如果您企業主要是將云服務用于應用程序,那么,我建議您企業可以實施克隆或復制的策略,以便在數據中心協同定位的情況下進行本地部署(如果可以的話)。這樣,您企業就能夠進行故障轉移,并在發生網絡中斷時保持業務的正常運行。而如果貴公司的應用程序主要是內部部署,復制或克隆到云服務的話,則反之亦然。最后,如果貴公司正在運行專有的傳統內部部署應用程序,那么,CIO們肯定將希望將其復制到另一處災難恢復托管站點。
據Storage Swiss的分析師George Crump表示說:“鑒于其已經成為當前許多企業組織最實際的用例,使得混合云的概念已經得到了很多的關注,這也是當之無愧的。其使得企業可以逐漸進入云計算,然后在看到云服務所帶來的收益的同時,逐步進行擴展。其還可以讓企業返回到本地部署的模式,或根據業務的實際需求擴展到多云服務。”
如果您是一家成長中的企業組織的CIO,我會鼓勵您盡量多花費一些時間來與業界的同行們進行交流,并橫向了解覆蓋了云服務新興趨勢深入報道的技術媒體(如ComputerWorld,TechTarget,CIO,InformationWeek等),而不是像Techcrunch和Recode這樣的主流科技媒體,或者像《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這樣的商業刊物上的技術文章。來自主流媒體的信息是:現如今,幾乎每家公司都應該考慮將賭注全部押在公共云服務上,這不僅是具有誤導性的,而且甚至會對那些需要以成本效益和高效的方式進行擴展的成長型企業產生潛在的危害。因此,我們建議您企業不妨考慮采用混合云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