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逐漸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項基礎能力,政府部門也開始越發重視電子政務與云計算的結合。
日前,北京國稅局與阿里云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攜手促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稅務領域的應用,共同推進“智慧稅務”建設。
這并不是雙方的首次合作,早在2015年,北京國稅就已和阿里云有過接觸。當時,雙方基于云技術推出了能覆蓋80%辦稅服務需求的“六能納稅服務平臺”。
2015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應用云計算技術整合改造現有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實現各領域政務信息系統整體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減少政府自建數據中心的數量。
同時,《意見》要求政府部門要加大采購云計算服務的力度,積極開展試點示范。為云計算創造更大市場空間,帶動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在2015年底,北京國稅的第一個應用“網上發票真偽查詢”上線。通過前端的微信平臺,納稅人可以隨時隨地查詢發票的真偽。
北京國稅局副局長鄭懷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對納稅人來說,衡量服務好壞的標準在于辦稅是否便捷、高效。近年來,北京國稅通過對云計算的探索和實踐,納稅人在辦理業務時,已經能明顯感覺到服務響應速度的提升。
據悉,此次北京國稅和阿里云將在基礎設施、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智能客服、數據創新和智慧辦公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其中,北京國稅將重點引入阿里云企業級互聯網架構,搭建混合云模式的業務中臺和數據中臺,實現數據的“存、通、用”。同時,北京國稅還將引入阿里云ET智能客服,為納稅人提供在線咨詢和辦理業務的服務。
鄭懷遠表示,稅務部門追求的是納稅人的便捷與便利。過去依賴傳統的互聯網,存儲數據的運行效率仍然很低。因此,稅務部門希望能夠借助云計算的能力,讓納稅人在網上辦理業務時更加高效。
除了云計算,人工智能也成為政府部門較為關注的一項新技術。以北京國稅為例,過去有很多審核判斷的工作需要人工來完成,但當8000多名工作人員要面對上百萬的納稅人時,這項工作就很難做到高效;在咨詢業務上,納稅人經常反映的問題就是電話打不通。
對于這些問題,鄭懷遠稱,人工智能技術可在這方面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納稅人領用發票,可以通過機器查驗來替代以往人工進行的繁瑣流程。同時,采用智能客服后,大部分問題都可以通過“機器人”自動答復。
阿里云政府事業部稅務行業技術總監胡日一認為,智能客服也將是納稅人對人工智能應用感知最明顯的地方。據其透露,2018年北京國稅將構建智能化呼叫中心。而未來,借助阿里云在人工智能領域數據、算法和場景的積累,在稅務場景下將實現以智能自助服務逐漸取代大部分人工服務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國的政務云市場得到了高速發展。據計世資訊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政務云市場總體規模為91.5億元,2017年預計將達到170.8億元,到2021年更將超過600億元。
而根據IDC的報告,在國內的政務云市場,購買服務的模式已經超過自建模式,成為政務信息化建設的主流。到2020年,購買服務的模式有占整體政務云建設的比重可能會超過80%。
這也使得各主流IT廠商、互聯網廠商紛紛進入政務云市場,希望能夠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