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現狀
經過“十二五”期間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國云計算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加速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
(一)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催生新經濟增長點
一是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據統計,2015年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接近1500億元,增速超過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其中,公有云增速達47%,私有云增速達26%。二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從公有云服務的三個類別來看,SaaS市場規模最大,SaaS、IaaS、PaaS占比約為52.8%、42%、5.2%。三是逐步形成了從基礎軟硬件到咨詢、建設、遷移、交付、運維等全流程的產業鏈。云計算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迅猛發展,成為新的增長點。四是帶動形成了一批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基于云計算的安全技術有效提升了計算機終端用戶的安全保障水平。
(二)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核心能力建設進展顯著
一是在部分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我國云計算領軍企業的單集群服務器規模已達到萬臺,數據處理能力達到EB級。在面向云計算應用的整機柜服務器和微模塊數據中心方面也取得了重大創新突破。二是云計算的系統解決方案研發取得積極進展。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形成了多套成熟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并在政務、交通、醫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三是在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方面取得了積極突破。云計算骨干企業綜合利用各類節能技術,大幅度降低數據中心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目前新建數據中心PUE值低于1.4,部分數據中心PUE達到1.3甚至1.2。四是在開源社區、國際標準制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云計算主流開源社區中,我國企業深度參與,貢獻度也在不斷增加。在ISO/IEC、ITU-T、IETF等組織中,我國在云計算相關國際標準制定中也發揮著越來越積極重要的作用。
(三)行業應用廣泛深入,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云計算在各領域廣泛應用,通過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有力助推“互聯網+”戰略的實施。一是成為互聯網應用發展的基礎設施。目前,我國大部分網站、移動應用、視頻服務、游戲服務和電子商務的后臺均架設在云平臺上,應用服務的性能和質量也得到了有力保障。二是在政務領域的應用有力地促進了政府管理模式創新和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國家食藥監局、國家氣象局等部門利用云計算進行食品藥品監管和氣象數據分析,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浙江、貴州、陜西等多個省份利用云計算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完善民生工程。三是助推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北京等16個省市積極開展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探索創新兩化融合的新模式。目前注冊用戶已超過1300多萬,服務企業超過16000家。
(四)降低創新創業門檻,支撐“雙創”快速發展
云計算的廣泛深入應用大大降低了創業創新的技術門檻以及信息化成本。目前,云計算已成為我國創業創新的重要基礎支撐平臺,聚集了大量新應用、新業態、新模式的開發團隊,帶動就業能力明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大量中、小、微企業已應用云服務,平均節省信息化成本約40%。云計算的發展也催生了分享經濟等新型經濟模式,帶動廣大企業和個人分享資源,創造多元化的增值業務。在云計算平臺支撐下,一批分享經濟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為數以億計的用戶提供服務。
二、主要問題
一是云計算服務的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出于對云計算安全性、可靠性和可遷移性的顧慮,我國行業用戶對公有云還存在一定顧慮,政務、金融等重點行業采購公有云服務還面臨政策、技術標準等障礙。
二是產業規模小,技術產品服務能力仍需提高。從產業規模看,我國在全球云計算市場份額占比不到5%。目前,國內云計算產業化的總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在部分關鍵行業尚沒有形成成熟的解決方案,產業供給能力有待提升。
三是促進云計算發展的生態體系有待完善。在制度建設方面,我國云計算標準體系和評測認證體系尚不完備,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等法律法規有待健全,市場管理方式尚需改進,政府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業務協同等方面的機制問題亟待解決。
三、總體形勢
當前云計算已從技術導入階段進入到了產業蓬勃發展、應用迅速普及階段。未來一段時間,我國云計算還將繼續呈現出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快速發展的態勢。
一是云計算產業發展面臨著更大的市場機遇。一方面,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戰略的不斷推進,各行業迫切需要通過構建云計算系統,滿足轉型需求。另一方面,云計算近年來技術和產業的不斷成熟以及成功案例不斷出現,使得用戶對云計算的認知和采用度不斷提高。
二是產業格局將加快調整。2014年以來,云計算龍頭企業紛紛通過并購、融資、合作等手段構建產業體系,增強自己的產業競爭力,擬補產業短板,與合作伙伴共同構筑強大的競爭優勢。
三是開源技術將影響云計算技術變革。開源技術與云計算的結合,為云計算產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對于云計算技術演進產生了重大影響。目前越來越多的云計算企業開始使用開源云平臺,并積極參與開源云計算社區建設。
四是混合云將成為云計算服務業態的重要方向。混合云將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優點融于一體。未來,眾多大型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實現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的高效對接和無縫切換,為混合云架構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空間。
五是工業云異軍突起,成為云計算的重要增長點。工業云的應用幫助企業在生產經營各環節實現智能協同,以工業云為基礎的“云制造”模式推動企業內部或區域集群企業之間實現產能資源、工藝知識庫和數據資源共享,將助推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四、“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方向及重點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國發〔2015〕5號)、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認真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方針,加快推動供給側結構改革,推動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再上新的臺階,打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平穩增長的新引擎,為實現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環節。持續支持骨干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用戶單位等優勢力量,強強聯合、協同推進,加快突破核心技術環節,構建高水平的云計算服務平臺,豐富云服務種類,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培育云計算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
二是加快推進云計算標準化工作。圍繞落實《云計算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繼續開展關鍵急需標準研制,逐步完善標準體系框架。面向各地積極開展標準化宣貫,鼓勵各地積極組織產業力量參與云計算標準化工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提升國際標準話語權。
三是推進云計算開源軟件發展。探索通過聯盟的方式提升我國產業力量在云計算開源社區的話語權。加強與國際主流開源社區的對接,積極開展開源技術交流和案例推廣,建立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四是加快云計算測評體系建設。圍繞云計算服務關鍵環節,組織第三方測評機構積極推進制定云計算服務測評指標體系,構建完善的云計算測評體系,推動開展服務能力測評,規范云計算服務市場,推動云計算企業加快提升云計算服務質量。鼓勵第三方測評機構積極發展基于云計算的新型軟件測試服務。
五是在現代制造業等重點領域推廣云計算應用。抓好工業云服務平臺試點示范。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結合。繼續深化各地工業云平臺的試點工作,針對中小企業發展需求,支持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工業云服務平臺,推進制造資源、服務資源的開放共享。
六是打造云計算環境下的安全保障體系。以“整體、動態、開放、相對、共同”的安全觀為指引,妥善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支持骨干企業研發適應云計算環境下的安全技術和產品,組織開展應用示范,增強安全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推動制定和完善云計算環境下信息安全的標準規范和管理政策,不斷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切實保障云計算信息安全。
《信息產業發展指南》正式發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五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制造2025》、《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的部署,經國務院同意,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了《信息產業發展指南)》(工信部聯規〔2016〕453號,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以加快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優勢、安全可控的信息產業生態體系為主線,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安全可控信息產業生態體系的發展目標。《指南》提出了增強體系化創新能力、構建協同優化的產業結構、促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應用、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提升信息通信和無線電行業管理水平、強化信息產業安全保障能力、增強國際化發展能力7大任務,確定了集成電路、基礎電子、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關鍵應用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智能硬件和應用電子、計算機與通信設備、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9個領域的發展重點,研究部署了7個重大工程,明確了相關保障措施。《指南》的實施期限為2016-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引導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文件,將有力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