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的2014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阿里當家人馬云說,十年后最大的麻煩是健康,企業的機會也在這里。馬云甚至預言:下一個能超過他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
毋庸置疑,你一定感知到,全球氣候變暖環境、臭氧層破壞引起的環境問題日趨緊張,食品、,水、空氣等等都不健康,最明顯的就是,舉國之境,霧霾濤濤。健康問題,誰都躲不過!
正是看到健康的問題,互聯網企業和眾多的創業者開始利用自身的力量來影響著醫療行業的一點一滴,而他們的武器就是云計算、大數據。
可以說,云計算和大數據是未來醫療的趨勢,正是這些大數據下的醫療云計算給中國醫學史加了一副“新藥”。
1、遙想當年悲劇,有解否?
各位讀者一定看到過這樣的新聞:每年的國際馬拉松賽上,都有意外受傷者。因為很多人對自身的健康沒有清晰的定位和監測,有了過于樂觀的估計。
遙想當年,乃至就在眼下,各種心腦血管等疾病而導致意外死亡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現實中,醫療行業沿用傳統IT模式,也已經體會到一些突出問題:如,基礎設施在非高峰時段被大量閑置;信息體系復雜,阻礙進一步信息和業務的深度集成;由于需要不斷向下兼容,成本居高不下,越來越難以適應新業務擴張的要求。
這些成為醫療用戶的真正痛點,也刺激信息技術開始重新塑造古老的醫療行業。畢竟,有了健康大數據,最起碼能很大程度上減少,乃至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
對此,各路玩家們正在努力。
2015年9月,阿里云同深圳中瑞奇、杭州金衛健康合作組建“云上安心”聯盟,聯合社區醫院、三級綜合醫院、醫療硬件廠商、醫療健康APP、健康體檢中心、醫療健康分析模型提供商,在患者知情并授權下,將散落各處的億萬級健康醫療數據進行匯聚打通,并同步給個人和醫院,以期實現基于數據的精準醫療。
舉個例子,通過將“云上安心”聯盟中的心電設備產品“好朋友”接入人體,連接“好朋友心電圖”APP后,用戶可查看自身心電圖等數據。這樣,可幫助老百姓及早發現心臟病等潛在風險,將高危人群納入監護體系,醫生或急救中心也可提前介入,相當于用大數據給用戶配備了私人醫生。
就在最近的今年1月2日,2016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上,阿里云聯合運動社交APP “阿甘跑步”和深圳一家心電醫療設備供應商,通過阿里云大數據平臺的處理能力面向跑馬拉松愛好者推出皮膚級運動心律監測解決方案"安心跑"。
這樣,在大數據的方法保障下,能及時監測并解決一些醫療上的風險。實際上,大數據處理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包含諸多方向,如臨床操作的比較效果研究、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醫療數據透明度、遠程病人監控、對病人檔案的先進分析;定價環節的自動化系統、基于衛生經濟學和療效研究;研發階段的預測建模、提高臨床試驗設計、臨床實驗數據分析、個性化治療、疾病模式的分析;新商業模式的匯總患者臨床記錄和醫療保險數據集、網絡平臺和社區等。
我在想,健康的痛點就是不可知,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如果,醫療大數據再成熟一些,各種醫療產業鏈條上的玩家再給力一些,將老百姓的健康和大數據對接的更好一點,將讓多少人受益。而且,不同于建立漂亮的醫院官網和微信,也不同于給醫院收款臺接入在線支付,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智慧醫療”,改善的是整個醫院的信息系統乃至運作模式,實際價值更高。
2、醫療大數據的獨有魅力
上述案例只是通過大數據來改善人們醫療健康問題的冰山一角。此外,還有諸如,橙意家人聯合阿里云,推出國內首個云上醫患互動鼾癥平臺,為打鼾患者提供專業的睡眠呼吸整體解決方案;還有借助云計算,邵逸夫醫院打造的未來醫院邵醫健康云平臺也已經開始運行。
實際上,在整個醫療云計算領域玩家眾多,包括BAT三大互聯網巨頭,都有涉獵,但阿里云的數據是所有玩家中最規范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故本文以阿里為重點研究案例。
在過去的2015年,阿里云與英特爾、華大基因合作,建立了中國乃至亞太地區首個定位精準醫療應用云平臺。與此同時,國家心血管中心正在聯合阿里云重建中國人的心電數據庫,阿里云新增千余家直接的醫療機構合作伙伴,包括大型三甲醫院、藥廠、院內醫療器械和醫療穿戴公司,如北京協和醫院、心醫國際、U糖-、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國際醫療巨頭默沙東等。
自此,基于阿里云計算為海量的心電數據提供的無限擴容儲存空間,和對億萬級數據的并行處理能力,人們有望主動擁抱健康,而不是聽天由命。
總體說來,包括醫生和患者的數據,用戶的體征、運動等各種碎片化的生活行為習慣數據等等,都能被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醫療大數據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數據的量多、豐富性,主要在于通過數據的整合共享來挖掘其中的價值,幫助醫療機構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避免走彎路、避免付出更多的成本。用馬云的話就是:“大數據的目的是讓用藥更精準,讓醫院變得更高效。”
平心而論,用戶的各種大數據沉淀在機房就是無用的,但數據在線,通過計算產生價值,對健康卻能真真切切起作用。雖然,眼下整體的各大行業都宣稱在借助云計算做創新,但醫療的創新和生命科學綁定,是不一樣的??梢哉f,其它被互聯網大數據改變的行業一般只是讓生活變得更好,而醫療的創新可以協助治病、救命。大數據甚至正在改變現有醫療方式和人們看病的習慣。
不過,在通過大數據來不斷完善、推進健康產業這條路上,各家涉足者都只是在起步階段,事關體制,事關醫療設備商、急救組織、APP廠商等各種機構,利益錯綜復雜,格局要打破,必然是困難重重。
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大數據已經成為普遍的醫學指標,2年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逐步向社會開放醫療和健康大數據,借此帶動美國醫療革命。奧巴馬政府甚至已經將大數據定義為“未來的新石油”。
但在中國,目前一些數據庫還處在剛剛積累階段,甚至是零的荒漠狀態,需要做的東西太多太多。
不管怎樣,這條路的方向是對的,天地廣闊。
阿里云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徐棟預測,2016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看病更方便,移動端掛號、交費、看報告將更多有序,普及度更加高,將有80%以上的創新醫療產品就會選擇用云計算創業。
“更多的醫學級客觀數據,通過云端,在不同地域、不同醫療機構間流轉,讓患者對接到他所需要的醫療資源,其中發展最快的將是醫療影像數據。大數據的作用還將會在生命科學、醫學領域進一步發揮。人們將借助數據分析,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政府衛生部門有更可靠的醫療數據,做更多合理的疾控等政策依據。”
中國制藥網也做出市場分析:未來,可將醫療數據轉化成生產力,大大減少醫療開支,并以線上線下連接解決患者“心塞”難題,由慢病管理切入60歲以上醫療健康服務市場,并可瞄準細分領域發展醫療可穿戴設備。
拋開商業層面的謀局,畢竟對于老百姓的生活是有益的,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值得努力,即使很難,也值得尊重。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一起來把這把“健康之火”燒得更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