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張北云計算產業基地合作建設工作推進會上,北京市經信委、河北省工信廳、張家口市政府等與會各方形成共識,將張北建成“中國數壩”,即中國數據高地。
張北已確定7個云計算合作項目
日前,張北舉辦了中國教育云基地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到2017年9月底建成運營。
實際上,像這樣的云計算數據項目,在張北已確定7個,張北縣委書記郝富國介紹,這些項目總投資約800億元,建設規模達150萬臺服務器。
其中,阿里北方云基地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據郝富國透露,未來3-5年內,阿里巴巴云計算業務北方區域將逐步向張北匯聚。
此外,郝富國稱,張北與富士康、中國銀聯、華為、歌華有線、人民網等企業也均取得良好對接效果,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推動北京企業云計算業務向張北遷移
“數代表數據,壩是高地概念,數和壩結合在一塊,其實是打造中國數據高地。”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向新京報記者解釋,他們希望張北云計算大數據產業能在全國成為亮點。
北京市經信委表示,他們正研究有序疏解北京三環以內的存量數據中心,并積極推動北京的新增、擴建數據中心企業,與張北云基地對接,引導和推動北京、河北的政務、企業的云計算業務向張北等云計算基地遷移。
而河北于今年5月出臺了《張北云計算產業基地規劃(2015-2020年)》,確定張北云基地“兩基地、兩中心、一樞紐”的發展定位,即京津冀云存儲主基地、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示范基地、全國數據災備中心、河北省主數據中心和全國數據交互重要樞紐。
為何要往張北疏解?
在張伯旭看來,雖然云計算和數據產業是未來發展的“基礎設施”,但又是高耗能產業。張伯旭說,張北具有發展數據中心的得天獨厚優勢,“年平均氣溫2.6攝氏度,到夏天基本不用空調制冷,自身環境就可循環。”
除氣溫偏低可節省數據中心降溫成本外,張北縣云計算辦公室主任賈軍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張北的另一大優勢是能源充足,新能源發電量達50億度,但全縣年平均用電量僅3.8億度,可滿足數據中心耗電量。
根據《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4年版)》等相關文件,北京目前已全部禁止新建和擴建PUE值(數據中心總設備能耗/IT設備能耗)1.5以上的數據中心,于是,就有企業計劃向張北疏解數據中心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