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在發表的一份報告中預測,未來4年內,云計算將占到全球數據中心流量的76%。隨著更多企業更適應云計算技術,這些流量將包含公共云計算服務。軟件即服務將占到云服務流量的近6成。
思科還預測,數據中心總流量將增長2倍,由2013年的3.1澤字節(1澤字節等于10億TB)增長至2018年的8.6澤字節,年均增長速度至少為23%。
當然,全球云服務流量的增長速度快于全球數據中心流量。2013年,云服務占到全球數據中心流量的54%,2018年時這一占比上升至76%。思科報告中的數據中心流量包含數據中心-用戶、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內部的數據流量。
云計算業務已明顯向公共云服務傾斜。公共云服務流量年增長速度是33%。到2018年,公共云服務在云服務流量中的占比將由2013年的22%上升至31%;私有云服務流量每年將增長21%,到2018年,私有云服務在云服務流量中的份額將由2013年的78%下跌至69%。
有趣的是,思科在報告中還預測了軟件即服務流量將會增長。到2018年,軟件即服務在云服務流量中的占比將由2013年的41%上升至59%。報告還預測,到2018年,基礎架構即服務在云服務流量中的占比將由2013年的44%下跌至28%。另外,平臺即服務在云服務流量中的占比將由2013年的 15%下跌至2018年的13%。報告沒有解釋基礎架構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在云服務流量中占比下跌的原因。這兩種云服務模式的流量仍然在增長,只是增長速度沒有軟件即服務快而已。
思科在報告中還談到了物聯網對云服務的潛在影響。到2018年,物聯網設備生成的數據量將是由用戶設備傳輸到數據中心數據量的277倍,是數據中心總流量的4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