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云計算經歷一個快速發展階段,經歷一個重要的挑戰和機遇,我們在發展中會遇到什么機遇,這是我們第一部分的內容。
第二部分,我們分享一下在云計算數據中心方面的分析。
第三,在云計算實踐巡展的平臺上,我們進行一個發布。
云計算作為一個新興的IT資源和交互方式,正在成為變革信息產業的重要力量,國家的各個部委對于云計算的關注度正在不斷的提高。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十二五綱要重要的重點文件當中都提出了對云計算的重點支持。國家在試點示范項目,在產業化的項目,像標準規范方面,都對云計算推出了一些推動的措施。我們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五個重點城市,15個重點示范項目,得到的10億元的資金的支持。國家各個部委在推動云計算產業發展的思路,通過應用示范實現以點帶面的作用,推動應用的發展和創新。
地方政府的層面來看,從2011年以來,超過30個城市的,像哈爾濱,北京,天津,等等的城市,推出了自己的云計算產業的發展規劃,賽迪顧問我參與了北京,重慶,鄂爾多斯,鎮江,新疆等等地區和城市的云計算產業發展的編制的工作,在參與的過程當中,地方政府在發展云計算產業方面,希望能夠有云計算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提升當地的經濟發展結構,這樣一個抓手來做扶持。
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云計算產業的承載主體,云計算的基地和園區正在不斷的加大建設。2011年首批云計算基地加入了云計算聯盟。地方政府對云計算的發展是抱有熱情的。
我們從五個示范城市云計算的投資方向可以看出,整個云計算投資是在向應用化的趨勢做發展。云計算投資的重點項目的范圍,涵蓋了互聯網服務,公共服務平臺和公共技術平臺的應用方向,我們中國云計算的產業發展,從原來以政策方式驅動,變成了應用驅動并重的方式。
云計算的行業需求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政府和社會機構加速變革社會管理方式。像我們的智慧城市的建設,我們用龐大的信息為城市提供幫助,像交通調度,如果通過云計算平臺來分享,實現信息的分析和決策功能,在上一周北京的暴雨造成的影響,可能會輕微很多。
第二,是來自于行業和企業縱深的推進兩化融合,無論在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通過搭建企業內部私有云,還是電信企業通過改造原有的數據中心,來實現云的搭建,為公眾提供服務,對效益的提升和業務的創新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第三,云計算的需求來自于個人和家庭。大家的智能手機是人手一部了,像音頻,照片,等等一些數據的分享,同步的操作當中,都會接觸到云計算的應用。像高清視頻,安防的監控器的內容,通過云計算也可以得到創新的應用。
在這樣的一個應用不斷深化的過程當中,云計算帶來了IT模式的變革,以往我們是面向某一個業務應用搭建相應的軟件平臺,來實現信息的輸入輸出。我們針對于某一項辦公應用,建立相應的軟件的平臺,這樣的模式不僅帶來了投資的重復建設,使得后期的建設和運維的復雜度。
在云計算的模式下,實現數據流的系統的搭建,在大量的數據之上,我們搭建應用系統,來實現業務協同。以醫療為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搭建一個云計算應用的平臺,來實現我們的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可以實現不同科室信息的流動,數據的交互。因為云計算的彈性擴展的特性,在以數據為中心的基礎上,可以實現業務的擴展和創新。
在整體云計算帶來的IT應用模式,在這個過程當中,整個對于數據挖掘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很多的企業,大型的IT企業,跨國企業,在把自己原有的海量數據的存儲,智能分析,商業分析,推向戰略前沿,像一些交互性的數據,以及從傳感器,像GPS,或者視頻監控的傳感的數據,構成的大量的數據的來源。這需要云計算來提供存儲能力,使IT中心變成價值中心。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我們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首先是云計算的概念泛化。云計算已經變成了無所不包的IT技術,任何一種產品,就變成了一種信息技術,和前沿的信息的產品。市場上互聯網的產品,包括郵件,存儲等等,我在以云計算的方式做包裝。但是這樣一個大范圍的泛化,對我們產業發展是不利的。
用戶是否要選擇云計算,選擇何種云計算會產生疑惑。我們應該對云計算的定義,來進一步做明晰,做一些推動。
第二是云計算的效益提升。在中國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的大浪潮當中,那么多的數據中心,高密度的數據中心建設下去如何應用,是否有合理的應用方向,或者應用的效率,我們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探討我們行業里面是否適用于云計算的需求,推進共有云的建設,提升云計算的使用效率。(來源:比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