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業務、IT之間的鴻溝
為了更好地分析企業架構落地困難的原因,此次便從企業架構落地執行角度出發,專門對戰略、業務、IT之間的鴻溝進行分析,以幫助理解。
所謂的鴻溝,是指企業的各領域間信息不能互通、工作不能協調,導致領域間邏輯聯系不緊密而出現脫節、脫鉤的現象。當然,企業中的鴻溝不只存在于戰略、業務和IT之間,這里為了簡單,僅討論比較重要的戰略、業務和IT三個領域之間的鴻溝。
當企業想改善運營,通過信息化提升企業效率時,會開展一系列工作,遭遇許多尷尬的問題。作者在工作中不止一次遇到以下的幾個場景,相信大家對這些場景也不會陌生。
1.有些企業想通過信息化手段來改善業務,直接邀請IT廠商實施項目。
廠商人員一駐場,就問企業:“你們的需求是什么?”
企業一聽“需求”就迷惑了,說:“我們想請你們幫忙改善管理。”
廠商說:“請告訴我們具體要做什么,比如流程怎么調整,我們才能在系統中做設置,才可以開始項目工作。”
企業:“你們是專業人員,應該知道流程該怎么調整,這也是請你們來的初衷。”
廠商:“好吧,我們來調整流程。”
……
廠商很難主動放棄到手的項目,也很難點醒客戶問題所在,而只是盡量嘗試去滿足客戶要求。這樣,IT廠商在超出預算和能力的情況下,被迫開展不擅長的工作,并盡量使解決方案往其產品功能上靠,結果可想而知。
從戰略到IT之間,有一個“業務”環節,想直接從戰略到IT,單靠IT廠商肯定很難做到。這是戰略與IT間的鴻溝。
2.有些企業比較聰明,知道不能讓IT廠商直接解決戰略和運營的問題。他們請咨詢公司做戰略咨詢、業務咨詢和流程咨詢等各種管理咨詢工作。經過顧問相關工作,發現差距、提出改進建議、計劃調整企業的業務流程,以及建議增強某些薄弱方面的能力,企業終于可以回答軟件廠商的“需求是什么”的提問了。于是,企業再找來IT廠商。
企業說:“請你們按照我們的業務流程調整要求來配置軟件!”
廠商說:“不好意思,我們真的很難做到。你們請管理咨詢團隊做工作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到IT的因素,這些需求落不了地。這個項目不是我們不想做,而確實是做不了。”
……
通常廠商不到沒有辦法不會這樣表態,于是企業又迷惑了。并不是梳理清楚業務,就一定可以進行信息化落地業務,其間將受到企業IT現狀、技術現狀、投入等多方面條件的約束。這是業務與IT之間的鴻溝。
同時,戰略與業務之間也存在鴻溝。這是因為環境、戰略、業務相關因素,不能在管理咨詢工作中融成一個整體。
3.這時候企業想,那么一開始做管理咨詢的時候就把各類專家(特別是IT領域專家)拉進來,同時要求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并在IT建設時團隊也不解散。但是,很快又發現各領域的人很難協同工作,溝通積極困難,項目進展緩慢。鴻溝依然在那兒。
以上問題是層層遞進的,是企業發現問題后作出思考,并付諸行動的結果。當企業面臨第3個問題的時候,其認識就上升到需要企業架構方法指導的層面了。
企業架構思想與實際工作之間的距離
這時候企業想借助企業架構,以增強戰略、業務、應用、數據、技術等領域之間的溝通與邏輯性,增強各領域的信息共享和協作,填補這些鴻溝。于是,企業、咨詢商、廠商開始去學習企業架構方法論,逐漸認可了企業架構的理念,也認識到企業架構的作用。但是,大部分企業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發現企業架構很難立即見成效,許多環節難以執行。這也不難理解,企業架構涉及范圍比較廣,若不依據企業現狀對企業架構方法做適當裁剪,相關配套工作將難以到位,方法難以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自然難以見到成效。畢竟鮮有企業能像華為那樣進行投入,也鮮有企業有那樣的決心。所以,不要期待只要引入了企業架構,馬上就能見到成效,企業架構從理念到落地還需要做一些細致入微的工作。
另外,從道家的角度來說,做事情需要有“勢”(即時機、氛圍、環境等),還需要“道法術器”四個層次皆備,才可以把事情辦好。
從企業架構的角度來看:“道”是指架構思想,表明規律性的東西;“法”是企業架構工作的戰略、方針、思路、方法論等;“術”是如何開展架構工作的戰術、手段、技巧等;“器”也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的“器”,是指進行企業架構落地具體的工具。四個層次各有各的用處,相互配合、協調一致,才能將企業架構落到實處,對于復雜的組織更是如此。
在企業了解企業架構理論和各種方法論的時候,覺得企業架構非常好,能夠將企業所有方面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化指導企業應對變化、思考未來發展等。但是,究竟該怎么落地到自己的企業中呢?這個問題讓許多人困擾。這是因為直接從抽象的企業架構思想(“道”)、參考的、為裁剪和細化的方法(“法”)出發,去執行具體的工作,就算有一些建模工具(“器”)的協助,是很不夠的。中間的戰術、手段、技巧等(“術”)層面,以及細化的、適合的方法(“法”),不可或缺。而這些恰恰在實際工作中,被性急的執行者給忽略了。
“好事多磨、急事宜緩辦”。要用好企業架構,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也不一定需要等到萬事俱備。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從現實角度出發,找出適當的切入點,對企業架構做適當裁剪,并落實好相關配套工作。不管表面上如何執行企業架構方法,只要能體現企業架構的理念、適合目前的需要,并著眼于長遠,逐步把企業架構思想在工作得以體現,就已經把企業架構用得很好了。“羅馬非一日建成”,不畏懼于新鮮事物和當前的困難,能以實事求是的的態度堅持下去,將有巨大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