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發展,金融科技成為全球金融創新的熱點。而民生銀行自誕生以來,一直是中國金融改革的試驗田。中國民生銀行總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牛新莊表示,成立22年來,科技一直助力民生銀行的發展。2018年,民生銀行制定了科技金融銀行戰略規劃,未來3-5年內,將構建面向未來的數字化智能銀行。
民生銀行科技建設歷程
1996年,民生銀行誕生。銀行科技部開啟了以網點為單位的單機作戰時代,逐步實現全行柜面業務通存通兌。
2003-2006年,民生科技部邁入數字化管理時代,構建管理會計系統、CRM、人力資源、風險管理、客戶服務八大系統。
2007-2013年,新核心系統全面上線。民生科技成為全行第二次騰飛的核動力,具有戰略意義的新核心系統全面上線成功。
2014-2017年,民生銀行啟動“鳳凰計劃”,互聯網科技交易節節攀升,分布式核心、金融云、大數據平臺、直銷銀行、手機銀行等能力全面投產。
2018年,民生銀行圍繞“民營企業的銀行,科技金融的銀行,綜合服務的銀行”三大核心戰略啟動改革轉型,成立了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核心金融云上線。
科技金融銀行是什么樣?
牛新莊認為,數字世界正在逐步趨近于真實世界,所有公司都有可能成為一家科技公司。隨著新客戶行為的快速改變,數字化訴求成為主流,科技金融勢在必行。科技對金融的改變由淺入深、由表及理,將提高傳統銀行的運作效率,并減少銀行的運營成本。
他指出,未來的科技金融銀行會是啞鈴式運營模式,中間是強大的智慧中臺,利用深度學習、NLP自然語言處理、OCR光學字符識別等智能技術來解決操作崗、審批崗、流程崗等銀行中一些重復性的人力操作。左右兩端的一端是銷售顧問和客戶經理,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另一邊是產品風控科技數據,IT系統研發、AI設計及運行維護人員來進行大量業務產品及流程設計。
牛新莊以自身為例,民生銀行每年處理的增值稅普通發票達到100萬多張,過去都需要人工掃描和處理。2018年推出了財務機器人,現在通過后臺自動處理,大大節省運營成本。同時,利用機器人和算法模型進行引流,把發卡量從300萬張提升到1300萬張,利用技術力量改變運營模式。
民生科技金融銀行體系建設
金融行業極為看中IT系統可用性、穩定性,這也使得金融IT架構轉型尤為困難。牛新莊表示,過去IT架構是煙筒狀、信息孤島,系統分散、項目碎片化,存在大量低效系統,民生銀行的目標是轉型成為功能完備、體系化,支持彈性伸縮,快速調配資源,構建分布式、輕型化的靈活架構,通過數據+技術雙輪驅動來支撐銀行的創新和變革。
據悉,民生銀行在兩年前成立大數據部門,目前團隊已從初期的40人擴展到近200人,利用數據來支撐營銷、風控和決策等等。
在技術創新方面,民生銀行正在重構整個IT架構,利用分布式、金融云、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人臉識別、VR/AR、物聯網等八大技術,打造組件豐富、性能健壯、彈性擴展、技術領先的新技術平臺,并且把前臺做薄、把中臺做厚、把后臺坐穩,實現一切的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
分布式金融云是基礎
在整個IT架構的重構過程中,分布式金融云的上線是民生科技金融銀行建設的關鍵。牛新莊指出,傳統核心架構不易擴展,成本高昂,無法應對第三方接入后的億級客戶指數增長。
為此,2018年民生銀行成功把核心系統切換到分布式系統,實現了分布式數據訪問、分布式事務、分布式服務框架與服務管控,分布式配置管理等,是國內第一家應用于賬戶體系分布式核心,第一家多活、全面云化的銀行,也是第一家全面應用微服務架構的銀行。
“分布式不只是一種技術,而是改變傳統銀行的知識體系結構,實現開發、運維、需求之間高效協同的割裂,并且大大降低成本。分布式系統上線后,一個賬戶的成本從2.8元降為0.2元。”
此外,民生銀行于18年5月成立民生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踐行科技金融戰略的先鋒隊和主力軍,新公司民生科技將致力于為民生銀行集團、金融聯盟成員、中小銀行、民營企業、互聯網用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共同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據悉,民生科技提供零售科技場景、公司客戶場景、智能運營、金融風險管理、企業內部管理、FINFECH工具等6大類解決方案。在金融產品方面,輸出銀行核心業務、客戶管理、財富管理以及大數據相關的服務能力。
“路總是有人闖的。”牛新莊說,“技術正在前所未有地影響各個業態,而民生銀行率先邁出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