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女士的表態是在約兩個月之前。格力電器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作為董事長兼總裁的董女士透露了新產業規劃,包括集成電路芯片在內的業務將成為未來發力重點。
董明珠女士曾稱:“我們(格力)一個空調要用幾個芯片,每年采購40多億元,接近50億元,目前為止大部分是進口的,自己已經研發芯片,我們爭取明年空調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董女士還曾表示,格力已在芯片領域研究了三年并小有成就。
在8月中旬,格力做芯片有了實質進展。當月14日,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根據北京商報的報道,格力電器副總裁兼董秘望靖東曾表示,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主業是芯片設計,主要圍繞空調里使用的相關芯片。
但對于空調業務增長已觸到天花板的格力而言,會不會是其為了保持業內老大地位、尋求新增長契機的一個噱頭呢?
先看格力做成芯片的可能性。IT互聯網觀察家、釘科技總編輯丁少將表示:“一方面,格力在空調整機市場有顯著優勢,對相關芯片技術的需求理解會更深,參考三星、華為(在浸淫手機行業多年后涉足手機芯片的案例)來看,進入方面不會面臨過大阻礙,也能明確產品方向;另一方面,格力的利潤和現金流都不錯,有較好的資金儲備,能自我造血,介入資金需求量大的芯片業相對更容易。”
不過,這也只能說格力拿到了做芯片的“入場券”。丁少將表示,格力做芯片同樣會面臨巨大挑戰:“畢竟,格力沒有芯片設計制造的經驗,經驗和歷史來看,芯片業后發劣勢很難彌補。另外,芯片更新換代快,投資回報慢,格力空調業務增長已觸碰到天花板,其他多元化業務還難以有效支撐營收和利潤的增長,單靠自己長期‘輸血’芯片業務不現實。”
丁少將認為,格力可以尋找一些收購的機會,“高通、華為、紫光、阿里等國內外巨頭都曾通過并購實現技術的升級掌控和市場的覆蓋”,他說。
在釘科技看來,對于格力而言,無論從智能制造轉型,還是外部芯片采購成本,抑或是全球化的發展格局來看,擺脫在關鍵技術上受制于人的局面都是必須的,但格力做芯片還需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無論是否能像董女士說的那樣“明年空調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都不要將芯片變成一個單純的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