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億邦國際2017年的市場份額按銷售收益達11.0%,按已售算力計為10.9%,躋身全球三大比特幣挖礦專用BPU(礦機)生產商之一。前兩家分別是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
嘉楠耘智于今年5月15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而傳聞比特大陸也在謀求資本市場的上市工作。一時間,全球前三大礦機廠商陸續擁抱資本市場。靠著2017年比特幣行情的一波牛市,三家企業從中賺得盆缽體滿,所以盈利能力完全不會構成對公司上市的威脅。
但是鏈得得App注意到,作為芯片行業的設計公司,以礦機打響名聲的企業主門,面對資本市場,“AI芯片”成為挑動資本神經的新概念。
境外IPO,劍指人工智能市場
嘉楠耘智在招股書中用較大篇幅來介紹人工智能場景下的芯片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而在去年年底,比特大陸在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了面向人工智能場景的專屬芯片,吳忌寒估計,未來5年內比特大陸40%的收入將來自AI芯片。
嘉楠耘智展望未來解釋道:迄今為止,在人工智能應用中采用ASIC芯片仍然有限,然而有多種類型的參與者試圖染指這市場。全球科技巨頭通常利用其雄厚的財務資源建立內部ASIC芯片開發團隊,或投資無晶圓IC設計公司,以在ASIC芯片開發中建立產能。然而,其戰略重點是發展和建立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而不是將內容資源僅投入到人工智能芯片設計上。另一方面,專注于ASIC芯片設計的參與者,包括加密貨幣挖礦硬件供應商,可利用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及在其他應用上開發ASIC芯片的往績,攫取人工智能市場的增長潛力。
無可置疑,在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領域獲得成功后,人工智能將成為這三大巨頭新的角斗場,但里面已有多只困獸在廝殺,而新的入場者會不會遭受群起而攻之。但從另一個層面講,陸續申報IPO,三大巨頭是否是在行業紅利的最佳窗口去爭取更大的估值空間?共識機制迭代創新、加密貨幣熊市盤踞,三大巨頭的礦機銷售業務是否已不可持續?
礦機壟斷,巨頭們的算力天下
嘉楠耘智去年營收13億,凈利為3.6億元,2015-201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445.4%,幾乎所有的收益均來自于阿瓦隆礦機的銷售。3500元左右的出廠價曾一度熱炒到兩三萬元一臺,礦機的供不應求導致市場價格的不斷攀升,才有了嘉楠耘智的“暴富”。根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嘉楠耘智的礦機算力總量占市場上所有比特幣挖礦產品合并算力的19.5%。
如果說嘉楠耘智是這個時代的墾荒者,那么比特大陸則是后來居上的領航者。根據ICWise,比特大陸2017年營收達到143億元,旗下的螞蟻礦機系列年銷量在數十萬臺。在銷售礦機外,比特大陸還擁有Antpool 和 BTC.com兩大礦池,占據了全球比特幣網絡算力的近30%。
無論是比特大陸的“螞蟻”,還是嘉楠耘智的“阿瓦隆”,亦或是億邦國際的“翼比特”,強大的算力資源讓他們在市場中占盡了主動。
(比特幣日k圖)
比特幣挖礦還賺錢嗎?
采挖比特幣的難度將基于比特幣網絡的總算力增加而增加,同時還在面臨著比特幣數量每四年減半的機制,由于找到區塊鏈區塊可獲得的比特幣數量減少,礦工繼續為比特幣網絡提供計算的主要誘因,將逐漸從獲得獎勵比特幣及比特幣網絡交易費用轉移至獲得交易費用。
而比特幣的下行也再度讓礦工思考“比特幣挖礦還能賺錢嗎”?6月24日,比特幣跌破6000美元。眾所周知,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導致每次“共識”都需要全網共同參與運算,性能效率低、資源消耗大,而目前挖出一個比特幣所需的電力成本平均為7295美元。此外,挖礦設備的生產和挖礦地址越來越集中化,所以任何對“去中心化”的質疑也足以導致礦機生產商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從目前挖礦的業務市場可以看到,比特幣礦機銷售的主要市場仍然是在國內。2017年,億邦科技僅有3.8%的收益來自于北美及歐洲等多個國家的海外用戶,嘉楠耘智也表示公司的銷售收入基本來自于國內,公司正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所以,國內政策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命運,更何況目前國內對于ICO的全面禁止以及對虛擬貨幣發展所持的不確定態度。
國內對于“金融科技”類企業的掛牌上市比較謹慎,嘉楠耘智在申報港股IPO之前曾選擇新三板掛牌,但是最后無疾而終;億邦國際也曾是新三板的掛牌企業,今年3月份摘牌,曾經的他只是一家電信企業。
短兵相接,欲與上市公司搶市場
IC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通用型IC及ASIC芯片。與通用型IC(如CPU、GPU及FPGA)不同,ASIC芯片專為特定用途而制定,因為其具體而言為旨在僅執行一項特定任務而設計,可以提升速度或效率。
礦機生產商所研發的ASIC礦機革掉了顯卡挖礦的命,但是如果他們從礦機芯片的研發轉型到AI芯片中去,直接面對的是華為、高通、AMD和NVIDIA等國際性頭部企業,上億元的開發成本、2年時間的設計成本和百億元的代工廠成本,是否是每一個公司可以承受起的。想從礦機轉型人工智能芯片,這口頭啖湯不會好喝。
蹭概念,高估值?
無論是比特大陸自己的宣傳還是嘉楠耘智在招股書中寫到的展望,他們把自己標榜于一家人工智能的企業。這不難讓人想到,同樣是港股IPO的小米集團,將自己定位于一家創新驅動的互聯網企業,盡管他的互聯網收入僅為8.6%。
此前,有投行人士表示,嘉楠耘智此次計劃募資20億美元,估值有望達到千億級。而就此前彭博社的報道,比特大陸已經完成了Pre-IPO的融資,由紅杉資本和新加坡政府基金以4億美元參與,此輪過后,比特大陸的估值達到120億美元。有傳聞稱,比特大陸也將于今年下半年申報IPO,屆時將是全球最大的區塊鏈IPO。
玫瑰好看卻總是帶刺的,有人把比特幣看作“郁金香泡沫”,而巴菲特更是直呼“比特幣是牛糞”。而對于這些業務單一且暴利的礦機廠商們來講,此刻IPO是否享受了估值的過度拔高,而國內芯片產業整體落后的局面,可以靠區塊鏈實現彎道超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