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31日報道,在2017年4~6月,世界半導體市場的榜首時隔24年出現更替。7月27日,美國英特爾宣布,2017年4~6月合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低于增長47%的韓國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三星因服務器存儲介質用的半導體表現強勁,2017全年也有可能保持首位優勢。
資料圖
英特爾的合并營業收入達到約148億美元(約1.66萬億日元)。而三星的半導體部門約為1.75萬億日元。按營業利潤計算,三星在1~3月已超過英特爾,但在營業收入上超越尚屬首次。
以“內置英特爾(Intel Inside)”而聞名的英特爾依賴CPU(中央處理器)的業務模式轉型遲緩。三星除了智能手機DRAM和閃存之外,因“大數據”需求,服務器半導體訂單也實現增長。為了進一步增產,三星1~6月實施了約1.25萬億日元、達到上年同期約3倍的設備投資。
據美國調查公司高德納統計,2016年世界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3435億美元,預測到2021年將增長約30%,達到4317億美元。目前的份額前列企業除了2強之外,還有美國高通和韓國SK海力士,相對于日本企業優勢明顯的1990年代,早已今非昔比。1993年還在第7位的三星抓住了需求動向,一舉躍至首位。今后,稱霸自動駕駛等新領域的企業或將擴大市場份額。
從總市值來看,英特爾約為18萬億日元,三星為約35萬億日元,已存在近2倍的差距。此外,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臺灣積體電路制造(TSMC)也達到約20萬億日元,超過英特爾。將設計和制造分開的水平分工在半導體行業也在不斷推進,在此背景下,僅憑營業收入越來越難以看透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