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前往臺灣,與臺灣封測廠力成共同宣布參與力成私募。紫光集團將出資194億元新臺幣(約6億美元),獲得力成約25%的股份,成為力成最大股東。此舉創下了臺灣半導體產業引進陸資的首例。
趙偉國昨日在離開臺灣前,接受臺灣媒體采訪時更是語出驚人:“如果臺灣政府開放陸資投資IC設計業,紫光愿意讓旗下兩家IC設計公司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并,攜手超越高通。”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迅速隔空回應稱,紫光倡導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與聯發科的立場不謀而合。蔡明介強調,正要政策許可,聯發科愿采取開放態度,攜手兩岸,共同提升華人企業在半導體產業的地位和競爭力。
蔡明介指出,聯發科不止一次向政府建言,期望在IC制造業陸資投資管理辦法類似的規范下,有條件開放陸資投資臺灣IC設計業,為臺灣IC設計業提供更多增長機會和彈性。
據C114了解,目前,臺灣地方政府已經允許大陸資本來臺投資封裝、測試等產業鏈,也允許臺灣12寸晶圓廠前往大陸投資建廠,芯片設計業則一直是大陸禁止投資項目。
趙偉國在前往臺灣前曾表態,國家要向臺灣地方政府施壓,開放芯片產業,否則應禁止既是臺灣品牌又是臺灣制造的芯片及其相關產品在大陸銷售。這番言論在臺灣引發了熱議。
趙偉國強調,臺灣半導體限制多,先前在北京提出的看法,主要是希望兩岸能夠在對等的前提下,攜手進軍半導體市場。全球化的經營趨勢,是企業所有決策追求獲利,無關所謂的紅色供應鏈和政治因素。但臺灣官方對兩岸合作設置路障,一味追求將臺灣企業留在臺灣,是“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做法,不利人也不利己。反觀美國,IC設計業全球最強,和臺灣的做法是背道而馳。
趙偉國強調,臺灣政府若只是為反對陸資而反對,對兩岸半導體產業發展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