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于2015年8月推出了新一代處理器架構產品,包括自主指令系統LoongISA,處理器微結構GS464E,龍芯3A2000、3B2000芯片等。在此背景下,本文采訪了院士、龍芯研發人及龍芯合作伙伴,結合當前的技術市場,探討了自主可控、國產化的重要性,以及龍芯產業化中的商業模式。
龍芯新一代處理器架構產品出爐
2015年8月,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在京發布了新一代處理器架構產品,包括正式推出了龍芯自主指令系統“LoongISA”,龍芯新一代高性能處理器微結構“GS464E”,新一代處理器“龍芯3A2000”“龍芯3B2000”以及龍芯基礎軟硬件標準及社區版操作系統“LOONGNIX”。“龍芯”作為國產CPU的代表,其最大特色是體現在了產品的自主研發。
靠買技術,安全不靠譜
2013年IBM組建了OpenPOWER基金會,推廣開放的POWER架構,在國內已經有一些產品落地,看起來國內也有自主、安全、可控的芯片了。龍芯如何理解安全芯片?
中國工程院院士、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杰認為,實際上,前幾年我國支持研發自己的CPU,不僅龍芯,還有威盛(兆芯)、申威、飛騰(ARM架構)、眾志等多家在國家的支持下做CPU,取得了一些成果。IBM把POWER系列開放給中國,原因之一是中國發展CPU已經有一定的實力了,開不開放中國已經能做了,因此開放了以后對IBM也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在過去,高端芯片連賣給中國都不行,更別說技術了。
另外,IBM開放POWER聯盟是為了自己更強,因為英特爾現在在服務器里占95%以上。所以IBM是想讓其他POWER芯片搶中低端服務器市場,但IBM并不希望中國做了一個芯片去搶其高端市場,但是中國人能不能搶得著?這就是我們的戰略了。我國現在有句話,講引進是可以的,但是引進的目的應該是我拿這項技術以后搶了一部分市場回來,這樣你就成功了。就像聯想買IBM的筆記本電腦業務,IBM經營筆記本不賺錢,聯想買下來就可以賺錢,這個市場戰略是可以的。
但是國內有些人喜歡什么都拿安全說事,例如為什么要引進參與POWER的芯片?因為我要自主可控,原來是在IBM的,現在我做了,是中國的POWER了,所以我是安全的,我就要打安全市場,“這就有點不太著調”。因為首先要解決你自己的定位,例如定位成自己是聯想賣IBM筆記本模式的,是這種定位,那你就要去市場上拼,拼完以后再消化。因為自主可控需要好幾步的戰略,第一步基本上是貼牌,第二步可能做點改進,這樣逐步地掌握,掌握了以后再講我來做安全服務。貼牌不叫安全服務,消化要有個過程。
另外據了解,IBM對中國引進這項技術并不是完全敞開的,比如其最有價值的浮點是不給的,另外我們希望把它做成集群,擴大,IBM也不同意。“IBM實際上就給你做一個像兩核、四核那種小的處理器,搶英特爾服務器市場,當然這也是很大一個市場,但并不能解決我們想做的所有東西都能做的問題。”
李國杰認為,所謂引進、消化、吸收可以做,但是首先做是為了在市場上能夠爭取更多的主動,等到你一邊做一邊逐步理解,把它的技術全掌握了,芯片全是自己設計了,那時候再講可以解決安全問題。
安全的關鍵是看它自己團隊是不是能力那么強?是否真的提高?我們一定要走引進、消化、再創新的道路。
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問題,信息技術和高鐵還是有差別的,信息技術有個摩爾定律,發展特別快,正常情況下一般五年就要增長十倍,十年就要一百倍,所以靠買技術來把自己提升起來,這種情況現在并不太多了,因為信息技術總是不斷創新的,所以關鍵還是個能力問題。
國產化的關鍵看知識產權
談到國產化,其實每家企業都在講自主可控、國產化,所以國家首先要確定國產化的采購清單,你可以看到幾乎外國的品牌全部都在里面,包括微軟操作系統都是國產的。原因是,以前的標準是微軟的光盤在中國大陸刻的,就屬于國產的,因為刻錄過程本身交了一道稅。后來財政部是按照成本,就是有一半以上的成本發生在中國,就認為是國產的,但是對于先進的技術來講這個定義是有問題的。
所以關鍵還是要看知識產權,主要的知識產權應當是由國內的人在國內做出來。我們現在有些企業,拿了國外一個授權,或是買了一個核,但一個關鍵的問題沒解決,即你要分析別人里面有沒有安全問題,這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一個指令系統里的源碼至少一兩千萬行。再一個關鍵是以后你想發展的時候,發展權不在你這兒,你想根據需要加點什么、干點什么,人家說“不行,你必須按照我的路線圖來走,我給你的你就不能改了,你只能做。”所以中國現在是幾條路都在嘗試,龍芯和申威是一條路,還有一種是采用ARM授權的方式,例如手機大家都這么做,但要想解決所有跟安全有關的領域可能就需要一個過程,關鍵是你得自己真正掌握才行,還有第三條是干脆跟英特爾、IBM合作。李院士對跟IBM合作也是支持的,但關鍵的一條,最終你要有能力掌握它。
所以最終你要有發言權,即在技術上你有技術的選擇權和發展權,在市場上有定價權,做到這兩點那就可以講基本上是國產了。
當然,有的企業說國產的東西一定比別人差,非要國家強硬地來進行保護,把別人的都趕掉去掉,這種做法也是不行的。
商業市場已占龍芯業務的1/3
在商業市場上,龍芯已逐漸成熟。龍芯總設計師、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胡偉武稱,龍芯產業2001年開始做研發,2010年開始做市場化的運營,主要是把中科院計算所當時的研究成果產品化,今天發布的是龍芯中科根據市場學定義的成果產品。
龍芯的產業鏈分三大塊,一是安全/安全應用,二是通用,即電腦,三是嵌入式,嵌入式就是行業應用,像防火墻、水表等。總體來看,龍芯下游已有兩三百家合作伙伴企業,下游里僅僅是圍繞龍芯做研發的技術人員已有上萬人(注:2014年底統計)。尤其這幾年出現了一種利好趨勢,過去是央企和科學院為主,現在逐漸擴展到體制外的用戶了,例如從2014年開始有大量的民企,像神州數碼、研華,唯一上市的水表企業——三川水表等。所以現在從結構上看,國家安全市場占2/3,純商業行為已經從原來的0升到約1/3。
發展思路:Tick-Tock
胡偉武認為,英特爾的Tick-Tock(鐘表聲:滴答)是非常好的戰略。龍芯2015年的這次發布是Tock,是微結構的提高,龍芯微結構已跟國外差不多。明年龍芯要走Tick,就是用更先進的工藝,水平提高一倍。Tick之后再用Tock,二者可以交替進行,二支設計隊伍都不忙,效率還挺高。
與龍芯合作的利潤點
1. 關系很重要
作為同屬于中科院的兄弟單位,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和龍芯合作15年了,“至今仍是一如既往、心無旁騖的支持龍芯”。曙光總裁邵宗有稱,首先是曙光跟龍芯的關系,“不要小看這個關系,這很重要”。曙光在龍芯處理器研發的時候就有介入的機會,樣機出來之后的驗證,曙光首先得到這個機會。曙光在研發過程當中,可能獲得更好的技術支持,等等。這在國產處理器的整機系統研發中是極其關鍵的。例如曙光也想做基于別的處理器的服務器,樣機做出來了,需要定700片。客戶說我抽屜有20多片你拿走,其他的得過一年,甚至不確定。
另外,龍芯未來的路線圖清晰可見,這是特別關鍵的。做計算機的從業人員就看三大系統(筆者理解:硬件、軟件、操作系統)全不全,未來的市場大還是小,未來的技術路線清晰不清晰。不能開發過兩天沒了、換了。那我過去生產的怎么辦?用戶怎么辦呢?
2. 所有利潤點應該是自己的
做龍芯將來有什么樣的利潤點?現在整個IT圈就是Wintel、AA(Android+ARM)這兩大體系。兩個體系里,除了老大之外,其他都是馬仔。例如,把CPU做出來就能掙錢嗎?好像也不盡然,例如我國有很多ARM手機和平板電腦,一年出貨量也很大。但是為什么90%以上的錢還是被蘋果一家公司掙走了[2]?原因很簡單,只有一個老大,其他都是馬仔。所以我們整個IT體系的利潤從哪兒來?利潤絕不是集成商多拿一點、整機廠商就少拿一點這么簡單,或者元首多掙一點、手下少掙一點。是我們需要重塑一個兩大體系之外的第三個體系,即寧為雞首,不為牛后,哪怕這個體系將來的市場較小,但是在這個體系里,我們可以把利潤控制在整條產業鏈里面。所以我們主要致力于這方面的建設,“我們希望這個產業體系建成之后,所有的點都是利潤點。”
研華:用龍芯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研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控板卡廠商,三年前也引入了龍芯。研華(中國)嵌入式事業群總監何建偉解釋道,研華看中幾個重點:第一是芯片本身的成熟度,當然這里包含固件等。第二是芯片跟操作系統的適配性,尤其是對于很多不同行業的應用。第三是芯片本身跟周邊所有I/O、擴展的橋片、外圍的擴展電路的配套。“這是我們目前做國產自主可控產品時遇到的很大挑戰。因為我們過去也參與了很多型號項目,具體的型號項目都是要求國產化率,有的要求85%、95%。這里面包括內存、應用芯片、橋片、I/O等,龍芯需要跟這些芯片整合。第四就是作為板級廠商,研華關注芯片廠商的技術支持和響應。
“三年來,總的來說,做國產自主可控不容易、很難,但是好像沒有想像得那么難。”因為過去的幾個型號項目研華幾乎做到了,有些是在一版,有些是在第二版就可以成功,就可以順利地開機。相比之下,研發做CPU開發板已有三十幾年歷史,一般從研發到產品的量產要做兩版到三版,是很難的。“因此用龍芯沒有想像得的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