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手機芯片領域昔日絕對的王者,高通最近可謂是麻煩不斷。財報的大幅下滑,以及裁員等事件,讓高通成為了媒體和業內人士唱衰的對象。資本的無情,在高通財報發布后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拋開未來不可預期的前景不談,僅就現狀來分析,高通正走在衰敗的大道之上。
讓人大跌眼鏡的財報,是高通衰敗的一個開始。財報顯示,高通公司截至6月28日的2015財年第三財季營收58億美元,同比下滑14%;凈利潤12億美元,去年同期為21億美元,同比下滑47%。近一半的利潤下滑,意味著高通的業績很糟糕。透過具體的業務數據會發現,通信設備保持了4%的增速;芯片銷量為2.25億片,與去年持平。
顯然,高通業績下滑并非來自競爭對手聯發科。財報顯示,聯發科今年第二季度營收94億元,同比下滑13.1%。顯然,聯發科并未蠶食高通的芯片市場份額。也就是說,高通的利潤大幅縮水,與競爭對手無關。
在手機芯片領域,高通目前的地位還是無人撼動的。盡管如此,高通已經在走下坡路。雖說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長已經放緩,但從高通的芯片銷量情況來看,高通并未受到實質性的影響。那么,究竟是什么讓高通利潤有47%的跌幅呢?這個答案,恐怕要從高通的發家史說起。
高通最初不過是一家小科技公司,如今的高通是一家市值超過英特爾的巨頭。高通的發跡,是因為CDMA專利。憑借CDMA的專利,充當專利流氓的角色大收專利費。尤其是3G普及后,CDMA技術讓高通可以收3G的專利費,這也是高通的搖錢樹。在4G時代,高通仍在收取CDMA的技術專利費。在手機行業,凡是兼容CDMA技術的手機,都要向高通交納專利費用。
正因于此,估值1040億美元的高通,每年三分之二的利潤來自手機的專利授權業務。單從高通的營收構成上來看,專利收費成為了經濟支柱。在歐盟和中國因壟斷對高通施以懲罰后,高通的專利收入因此縮水,利潤大幅下滑亦在情理之中。
隨著各國對高通的反壟斷訴訟和調查,靠收取CDMA技術專利費恐怕難以長久。在國家發改委對高通做出的處罰中,降低專利授權費用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不難看出,未來專利授權費用將會大幅縮水。高通未來的業務增長點,將是芯片和通信設備。
不可否認,高通在手機芯片和基帶領域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全球大部分智能手機包括蘋果都要使用高通的基帶。可是,這兩項業務對高通的利潤僅有三分之一。此外,三星和華為開始使用自己研發的手機處理器和基帶,對高通的芯片業務也有一定的影響。真正的危機,緣自高通盲目自信和狂妄的心態。
最初,高通在手機芯片技術領域是一個行業領導者的身份。在八核時代,高通的手機處理器已經被聯發科甩在背后。驍龍810散熱嚴重的尷尬,彰顯高通在多核時代的劣勢,這與當年英特爾與AMD的功耗之爭非常相似。
拿不到先進的制造工藝,研發上的嚴重滯后,已經成為高通前進道路上最大的危機。對于一家靠技術驅動,靠技術專利授權迅速崛起的公司而言,技術上的落后是致命的。利潤下滑,不過是高通衰敗的起點。
追根溯源,高通當下的困局,是狂妄和盲目自信心態,堅信無人能夠超越自己。一味沉浸在靠專利巧取豪奪暴利時代的高通,忽視了市場的變化,這給了聯發科和海思在技術上超越的機會。目前,海思處理器已經完成了基帶與處理器的整合,并不斷優化處理器性能,試圖超越高通驍龍。另一方面,三星在制造工藝方面已經向10nm發起了沖鋒。試問高通,除了早年在CDMA積累的技術優勢,還有什么?
從一個行業的絕對領導者,到一個追隨者,盲目自信和狂妄讓高通迷失了自己。10年前,盲目自信和狂妄的英特爾,無視高通,最終被高通超越,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大好機遇。當下的高通,與英特爾的境況非常類似。不同的是,高通手機芯片領域的技術積累,還有機會翻盤;而英特爾,就這樣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大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