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改變芯片設計,去掉一些沒有必要的內核功能,或者改變其他特性,專為公有云服務商作一些計算和能耗上的優化,這對英特爾來說并非難事。只須給生產系統下達幾條指令,便可生產出定制芯片。
公有云廠商為了節省運營能耗,在處理常用工作負載時獲得更好的性能,都愿意為定制芯片買單。自2012年以來,英特爾就已經在內部啟動了一個“你說行就行(Just Say Yes)”的計劃,專門尋找需要定制化芯片的各種工作負載。
事實上,大多數公有云廠商已經與英特爾或其他芯片廠商簽訂了生產定制芯片的合同,主要是為了節約成本和工作負載優化。這么做雖然看不出有什么缺陷,但我對它能否持續存有疑慮。
缺陷其實還是有的:工作負載的特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因此底層支持公有云系統的軟件也需要隨之改變。假如芯片是為了某些特殊的系統需求而定制的,那么要想改變系統就意味著可能會與工作負載的改變不相匹配,同樣地也可能與定制芯片所提供的服務不相匹配。
但無論怎么說,通用芯片同樣無法提供優化和成本效率,因此當工作負載改變時,更換芯片(或者使用這些芯片的服務器)仍然可能是更為經濟的辦法。隨著公有云計算的擴張和利潤持續縮小到幾乎不存在,此類芯片規劃會議正在全世界各地的云廠商的辦公室內進行著,因為他們只有提高效率這一種辦法可取了。
為公有云而采用定制芯片看來是正確的,但它多少也有些奇特。因為軟件總是定制系統的一個部分,支持軟件的硬件也一樣。這段時間以來,軟件和硬件需要更緊密地協同工作才行,所以硬件必須要比以前具備更大的可塑性,而對云的規模化和快速擴張來說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