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史玉柱開發的“巨人漢卡”轟動一時,時至今日,人們依然津津樂道于他的造富傳奇,可是很少人能夠知道由高通科技研發的“高通漢卡”在當年同樣名噪一時,高通漢卡與巨人漢卡、聯想漢卡、金山漢卡一道成為當時漢卡領域“四大金剛”。
“由于漢卡的巨大成功,高通科技不僅僅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更是榮譽等身,曾被評為上海十大軟件公司之一,成為中國第一批民營科技企業、中國第一批半導體企業和上海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高通科技董事長程儒萍說。
高通漢卡的成功主要源于兩點,一是踩準了市場的痛點,“特殊時期造就了特殊市場。”早期計算機處理能力有限,為了提高計算機運行效率,節約內存、提高速度,專門為漢字輸入系統量身定制的漢卡運應而生。二是高通科技在中文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內近十年的前期積累,“厚積而薄發”。高通科技的創始人、總工程師崔巍先生是中國IT行業的拓荒者,早在上世紀70年代,崔巍就效力于上海郵電科學研究所,由他主持了上海重大科研項目“32路數字電話終端機”的研發,成為國內最早進入程控電話技術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之一。
1984年,崔巍創辦高通科技前身——先導科技,正式涉足中文信息處理領域,先導科技發明的“漢字非編碼輸入法”被列為上海市重大科研項目,隨后又被評為上海市十大發明,“由于軟件付費習慣尚待培育以及盜版的猖獗,該技術成果在商業上表現平平。”但是此后30多年,不管市場如何變幻,崔巍一直沒有離開中文信息處理領域,他為此付出了畢生心血。 就在“四大漢卡”如日中天之時,1995年,微軟公司推出了Win95操作系統,對于PC而言,漢卡一夜之間成了多余,四大漢卡商曇花一現,瞬時集體跌入低谷。
芯片字庫“最后守望者” 就在巨人、聯想、金山紛紛轉行之時,高通選擇了堅守陣地,2年后,高通公司研發的新型字庫被鐵道部相中,并運用于全國鐵路系統的售票機上,迄今為止全國每一張火車票都出自于采用高通曲線漢字庫芯片的售票機。 又兩年,高通公司利用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優勢,成功開發出了“視窗界面的嵌入式中文操作系統”,崔巍想打造價格低廉、操作簡便、實用性強、帶有PC主要功能的信息家電產品。
為此,高通公司與硬件商美國ESS公司合作,著手“斯坦福計劃”,在硅谷成立分公司,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完整解決方案。就在“斯坦福計劃”順利推進之際,財大氣粗的微軟“橫插一腳”,出臺“維納斯計劃”,并說服美國ESS將高通操作系統換成WinCE系統。可是當時上網費用高、速度慢的瓶頸始終無法解決,微軟耗資2億美元的“維納斯計劃”也被迫擱淺。 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并沒有干擾崔巍對漢字處理技術的摯愛。2002年,公司開始向附加值更高的字庫芯片領域延伸,啟動“大成計劃”。
3年后,大成計劃成功發布,填補了迄今尚無專業廠家提供全系列漢字庫芯片產品的市場空白。同年,高通科技受國家信標委委托,成功開發出了“中國漢字標準字庫”,高通為中國漢字文明在電子領域內的規范化傳承貢獻了力量。 2010年,高通公司再創佳績,成功研發出了標準點陣字庫芯片,含中外文187國語言。2014年,高通公司開發出了40納米超微字庫芯片,這款芯片已經在中國建設銀行的二代銀行U盾顯示上成功運用,而中國高通目前正在著手準備第三代銀行U盾——個人支付終端專屬字庫芯片的開發設計。
在IT行業,漢字輸入法與字庫芯片漸成一個冷門的行業,專業人才越來越稀缺,市場空間相對狹小。崔巍卻癡迷于此,他的老搭檔程儒萍對此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崔巍偏于技術,沒有充分考慮到市場因素。 崔巍的判斷卻是,不管IT行業如何發展,都離不開漢字,在后PC時代,非PC的消費類電子產品是PC的10倍,每年將產生幾十億的字庫芯片市場。此外,在崔巍看來,漢字輸入法與字庫芯片技術需要多年沉淀,自己在該領域探索了30多年,已經建立起了競爭壁壘。 兩條腿走路 開辟物聯網新領地 “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靠理想與激情活著,獲得商業利益是其基本功能。”高通科技與當年的漢卡同行們,已不可同日而語,雷軍、柳傳志、史玉柱早在各自新領域獨領風騷。處在一個遇冷的行業,年營業額不過億元,形勢在倒逼高通反思自己的發展模式,公司也在艱難轉型中。
基于數十年的IT經驗與半導體技術積累,自2012年開始,高通公司終于找到了一條戰略轉型的道路,成立了物聯網系統集成部,聚焦商超標簽與物流倉庫標簽智產品的研發,并成功產業化。 目前高通形成了字庫芯片與物聯網智能終端兩大事業部,雙主業模式,“兩條腿走路”,高通希望完成從字庫芯片領導者到智能應用公司的戰略升級。
據程儒萍透露,最近有1200萬元的風投進入,將助力高通物聯網轉型力度,時機一旦成熟,高通將物聯網板塊分離,獨立發展。另外張江某公司主動與高通科技合作,深度開發40NM字庫芯片,“與該公司合作,可借船出海,可享受到國家02專項資金扶持,這也意味著高通公司字庫芯片發展將搭上國家工程快車。” 高通科技作為一家與改革開放同步的民營科技企業,幾十年發展,風雨兼程,在技術創新的征途中,有過輝煌,也有過失落。
崔巍作為公司的技術靈魂人物,也愈來愈理性,他以自己30多年的科研經驗總結道,民營科技創新有“五不做”,“陌生領域不能做,市場生命周期短的不能做,易拷貝低利潤的不能做,太超前的不能做,市場冷行業熱的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