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谷歌眼鏡推出以來,普通消費者對于可穿戴設備有了更多的期待。近兩年諸多國內外企業都開始進行可穿戴領域的研究,三星、華為、索尼等廠商所展出的可穿戴設備無疑吸引了眾多目光。而國內如漢王、盛大果殼、百度等也紛紛推出智能手表、手環、指環產品。而作為可穿戴設備的核心,可穿戴設備芯片比傳統移動芯片對體積、功耗、傳感器的要求更高,引來眾多國際巨頭紛紛出牌,而我國可穿戴芯片產業尚處起步探索階段,本土廠商又將迎來怎樣的機遇呢。
根據數據顯示,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驚人,全球可穿戴設備2013年實現14億美元市場規模,而根據瑞士信貸預測,未來兩到三年,整個可穿戴技術市場規模將由目前的30億至50億美元增長至300億至500億美元。
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國際巨頭均加緊布局作為產業核心部分的可穿戴芯片領域。如三星 Galaxy Gear智能手表就采用的是三星Exynos 4212 800MHz雙核處理器,但這款產品屬于智能手機芯片,而且由于該處理器面對非穿戴設備定制的,功耗和體積仍存在問題。
而作為芯片廠商,高通雖然并不具備消費電子產品經銷渠道。但其通過子公司發布搭載其Toq處理器的智能手表,一方面是為了驗證其芯片產品,另一方面是加速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創新,使其芯片能成為實施的標準。而Toq處理器為可穿戴設備專門定制產品,采用ARM?Cortex-M3架構,頻率200MHz,電池續航時間可達5天。
與此同時,在移動芯片市場份額較低的英特爾,一直希望借助可穿戴計算設備市場迂回開拓移動市場。推出了采用開放的X86架構的Quark處理器,該芯片針對穿戴電子產品定制。另外,英特爾還在2014年的CES展上發布了基于Quark的 Edision 硬件開發平臺。并展示了基于Edision的智能耳機Jarvis、智能嬰兒服Mimo。
博通也于近日宣布推出業界首款用于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單芯片解決方案(SoC),專門用于面向大眾市場的低功耗可穿戴設備,如健身跟蹤器和智能手表。
而在國外廠商紛紛搶灘可穿戴設備芯片市場的同時,我國可穿戴芯片業又處于怎樣的階段呢。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布的《2014年ICT深度觀察》(簡稱《觀察》)中認為,目前我國可穿戴芯片產業尚處起步探索階段,缺乏芯片廠商支持,目前僅有北京君正發布了可穿戴芯片。果殼智能手表正是使用的君正芯片JZ4775,主頻為1GHz左右,制造工藝是65nm,而目前國外可穿戴芯片一般采用的32nm工藝。
不過《觀察》認為,目前專用的可穿戴芯片全球都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可穿戴設備和芯片與國外處于同步的地位。而可穿戴芯片專用性強、細分程度高,需求引領特征明顯,以中國大國大市場的優勢,國內手機市場帶動移動芯片發展的經驗積累來看,將迎來很大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