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中國聯通宣布啟動LTE FDD三期工程無線主設備集中采購項目,計劃建設46.9萬基站,涉及全國334個城市,其中新建16.7萬,擴容30.2萬站,如果2015年王曉初聯通任職提出的50萬基站已經完成的話,那么這樣中國聯通的4G基站數量將達到100萬。只是如此大規模的基站建設,聯通如何籌資是個大問題!
中國聯通這個采購規模非常龐大,其提出的240億集采金額估計尚未包括各種配套成本和建設成本等。
此外,中國聯通原有的3G基站也需要改造升級。從沈海高速福建段、廣東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聯通大量的低矮基站,其基站僅有兩三條水泥桿組成,高5-7米,甚至部分基站建設在靠山位置,這樣的基站覆蓋范圍非常有限,聯通需要轉移基站位置到小山頭并建成高十幾米的基站才能擴大覆蓋范圍,這種改造需要花費不少資金。
相比之下,中國移動的基站普遍是幾十米的鐵塔并且建設在山頭上,升級改造成本低。中國電信的基站較簡陋,普遍是用鋼鐵搭建的三角形大型鐵架,一般也是建設在小山頭上。
另外在光纖網絡方面,中國聯通在3G時代將大量資金投入3G網絡建設忽視了光纖網絡建設,現在建設4G網絡需要大力建設光纖網絡以支撐4G無線網絡的傳輸這也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時間。
除了網絡建設需要花費資金外,中國聯通還提出了向終端提供450億元的補貼,對定制、非定制機都可以享受合約優惠購機政策,保持適度的存費送機補貼額度,以此拉動其實現1.5億臺的銷售目標。
聯通2014年的債務資本比已經高達79%,債務超過3000億,其凈利潤為120.6億,2015年前三季度聯通的凈利潤為81.8億同比大跌22.6%,如此巨額的債務和稀少的利潤,融資或籌資能力非常有限,其如何籌集這近千億的資金呢?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難以與中國移動競爭,除了資本實力差距外,兩家企業的營銷策略同樣有問題,在3G時代兩家企業擁有流量優勢、制式優勢,但是這兩家企業卻沉迷于與中國 移動進行語音價格戰,最終到2014年上半年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3G用戶平均流量只有216M、168M,將流量視為高大上的產品而不愿意降價優惠用戶導致用戶增長緩慢,整個3G時代的5年時間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凈增用戶數之和才與中國移動相當。
在本次春節營銷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再次重復類似的錯誤,中國移動早早 就開始對流量進行優惠,例如廣東移動對58元以上套餐用戶贈送2GB流量并連續12個月或13個月,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對流量的優惠遠遠不如中國移動。
2015年三家運營商的凈增用戶數情況,中國移動凈增1900萬手機用戶,中國電信凈增1190萬手機用戶,中國聯通凈減超過1200萬手機用戶。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凈利潤為854億同比增長3.4%,中國電信凈利潤163.61億同比增長1.19%。無論是用戶數凈增量還是凈利潤表現,中國聯通均是三家運營商中最差的!
中國通信產業在中國移動積極推動TD-LTE發展的情況下獲得了快速發展,形成從芯片到終端的強大產業鏈優勢,中國移動可謂居功至偉。眼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強行推全網通不利于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中國該思考的是到底該支持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重要還是三個運營商的平衡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