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了關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批發價格調整的指導意見
日前,工信部向三大電信運營商及全體虛擬運營試點企業發布了關于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批發價格調整的指導意見,意在通過調整移動業務轉售批發價格扶持虛擬運營商。業內認為,該指導意見對一直困擾虛擬運營商的批零倒掛會有一定改善,但無法徹底扭轉虛商的虧損局面,與三大運營商相比,虛商們在品牌影響力、用戶體量、服務質量等方面還差很多。
三大政策扶持虛商
根據指導意見,工信部的扶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關于批發價格水平的意見。工信部要求,三大運營商給虛擬運營商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批發價格應低于自身同類業務平均業務單價(或套餐價格)。目前移動轉售業務分為兩種模式,三大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企業可根據市場情況和商業合同來選擇根據哪種模式進行交易。在資源池轉售模式下,移動話音、短信、移動數據流量等業務的批發價格應低于三大運營商同類業務的平均業務單價,相關業務的平均業務單價按照三大運營商年度財報(收入/業務量)得出;而在套餐轉售模式下,套餐的批發價格應低于三大運營商面向公眾市場銷售的套餐價格,最終的具體折扣雙方可以協商決定。
其次是關于批發價格調整時間的意見。工信部建議,為了適應電信市場發展變化,三大運營商給虛擬運營商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批發價格至少每年調整一次,雙方也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商業合同協商,在一年內及時、多次對批發價格進行調整。資源池轉售模式下,三大運營商應在公布全年業績后一個月內,與虛擬運營商確定調整批發價格;而在套餐轉售模式下,市場推出新的主流套餐或原套餐降價后一個月內,三大運營商應與虛擬運營商協商確定新的套餐轉售批發價格。
此外,工信部還建議,三大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之間應該建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批發價格協商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意在解決批零倒掛
據了解,當初工信部頒發移動轉售業務試點牌照,就是因為三大運營商已經壟斷了整個國內的電信市場,扶持民營資本實質性進入基礎電信領域是為了增添電信市場競爭活力。然而,試點牌照頒發兩年后,多數虛商糾結在了批零倒掛的問題上,導致了42家獲得牌照的企業依舊虧損的局面。此次工信部出臺指導意見,顯然有解決批零倒掛這一問題的意思。
所謂“批零倒掛”,就是指基礎運營商給虛商和用戶的價格不同,批發價比零售價還要高。例如,基礎運營商通過流量優惠套餐給用戶的價格是1M流量5分錢,而給虛擬運營商的價格是按照單位流量1M的價格1毛5分錢來算的,虛擬運營商為了吸引用戶購買自己的服務,可能1M流量只賣4分錢。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認為,這是導致頒發試點牌照兩年來42家虛商還都處于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蝸牛移動相關負責人坦言,針對批發價問題,未來基礎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可以結合指導意見,按照互利共贏的原則進行友好協商,如果有問題出現,還可以由政府搭建平臺促成協商解決。
而工信部對虛擬運營商扶持的同時,表面看來也會對三大基礎運營商造成打壓。針對該問題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表示,此前中國移動給虛擬運營商的價格已經在單位零售價的基礎上打了7折,指導意見中的平均價與此前的價格相比并沒有多大變化;此外,虛擬運營商的體量非常有限,因此,批發價調整對基礎運營商的影響微乎其微。
虧損癥結待解
對于此次的批發價指導意見,電信分析師付亮指出,其實套餐轉售模式基本沒有批零倒掛爭議,爭議主要發生在資源池轉售模式下數據流量的批發價格。“此次價格調整,在資源池轉售模式上會產生一定作用,而套餐轉售方面幾乎沒有變化。”付亮指出。
通信專家項立剛也表示,意見中所說的平均價格很難定義,三大運營商各級公司的資費水平都不同,而且資費變化很頻繁,且三大運營商完全可以通過各種優惠活動繞過這個平均價格制度。
除了新政策還存在很多概念上的界定模糊之外,業內人士也指出,工信部想通過此舉扭轉虛擬運營商虧損的局面,在目前來看可能性很小。除了批零倒掛外,導致虛擬運營商虧損的重要原因是品牌影響力不夠。與三大運營商相比,虛擬運營商知名度太小,這也就影響到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虛擬運營商雖然目前有不到2000萬用戶,但真正的忠實用戶并不多。
在業內人士看來,要想真正在移動轉售這一業務板塊盈利,虛商目前最為關鍵的依然是探索差異化產品和盈利模式,在細分市場里贏得用戶,而這可能還需要近兩年時間。按國外經驗,持續投入3-5年才能實現穩定盈利。
“目前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進入加速發展階段,虛商應將經營重點更多放在業務的差異化創新上,批發價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協商解決總要有一個過程。但如果沒有創新型的商業模式,即便批零倒掛問題得到解決,也不等于虛商業務就能順利發展。”蝸牛移動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