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寬帶,就要來了。
據悉,目前已有北京、天津、山東、江蘇、陜西等16省市的通信管理局,向超過50家民企正式頒發了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批文。根據工信部政策,上述試點民企將獲準在其申請地正式運營寬帶接入網業務。此外,還有多家民企也已向地方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正在等待試點資質獲批。據工信部相關人士介紹,預計到2016年年末,全國將有超過100家民獲批試點。
在剛剛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的情緒還是比較復雜的。一方面,民企寬帶運營商或許將會成為“寬帶中國”計劃中的有力抓手,也是國家鼓勵民資進入電信業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好事;另一方面,我也懷疑這會不會跟之前吵著要顛覆運營商的虛擬運營商一樣,又是尷尬收場。
2015年,一紙“提速降費”的總理令攪動著整個通信市場風云突變,“超級網友”李克強的重視,讓“寬帶中國”概念再次受到廣泛關注。
2015年5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部署確定加快建設高速寬帶網絡促進提速降費的措施,助力創業創新和民生改善,具體包括五大舉措:一是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二是促進提速降費(鼓勵電信企業發布提速降費方案,使城市平均寬帶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平);三是推進光纖到戶和寬帶鄉村工程;四是推進電信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五是年內寬帶接入業務開放試點企業增加到100家以上。
其中,第五條開放寬帶接入試點企業增加到100家以上。于是就在前不久,工信部確認將在2016年完成超過100家民企試點單位獲得寬帶接入網牌照。在我看來,這更像是某種“完成任務”似的行動目標,最終能否真的達到為“互聯網+”行動提供有力支撐,拉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目的,我心中是存有疑慮的。
我們不妨試著剖析一下這件事,看看民企寬帶究竟靠譜么?
一、民企寬帶的優勢何在?
1.物業協調
事實上,做過寬帶接入的都知道,這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業務,難度往往在于商務和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100米的接入。曾有運營商的人調侃,也只有換上“廣電”或者“電力”的工裝,才能順利“入戶施工”,由于在無線領域,人們對于“輻射”誤解較深,導致運營商的物業協調難度激增,竊以為這方面民企是具備一定優勢的。
2.資費設計
用過中國電信寬帶業務的用戶知道,家庭寬帶通常都有兩個“痛點”:一是資費高;二是硬捆綁。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基本上是無解的。由于在家寬市場,往往是一家獨大,消費者其實很難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民企可能會有更多的縫隙機會,通過更靈活的資費設計方案有效改善用戶痛點,從而達到占領市場的目的。
盡管從這個角度來講,民企貌似具有不錯的進入機會,但同時也還有更多的問題與困難。
二、民企寬帶可能面臨的問題
1.巨額的資金投入
通信運營商是一個典型的高投入、慢產出行業。而資本是逐利的,對于這種類型的項目恐怕并不感冒。由于寬帶建設前期涉及大量投資,民企能否承擔如此重擔,我是懷疑的。再加上高額的駐點機構運營支出與日趨飽和的市場,這個生意真的好做么?
2.難搞的市場運營
很多人都說運營商是個壟斷生意,實則不然。三大運營商在公眾市場打得不亦樂乎,競爭強度外人難以想象。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想要在市場運營商取得進展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就以居民小區為例,成熟的小區用戶量大,但大多已覆蓋寬帶網絡,很難策反;新建的小區接入難度小,但用戶量少,投入產出比低。用戶量大且接入難度低的地方早就被三大運營商盯死,價格戰在所難免,民企靠什么跟巨頭競爭?
3.挑戰的日常維護
除了市場運營,民企面臨的更大難題在于用戶的日常維護。三大運營商經過多年的經營,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高效、標準化的投訴處理流程,而對于新進入者的民營企業來說,無論是在流程設計還是在人員素質,很難達到現在用戶的期望值與要求,要跟運營商爭,只可能在服務上體現差異化的優勢,這優勢初期基本只能靠人去堆,試問民企哪來這么多直接可用的維護人員呢?
綜上所述,我以為民企進入寬帶市場盡管也會有一定的“鯰魚效應”,但對于撼動運營商的市場地位,真的取得較大成就來看,我并不十分看好。只是希望別再像難載重托的虛擬運營商一樣,真的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