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0月27日歐盟議會進行的一次投票表決后,期待已久的Connected Continent法案現在已經得到批準并準備生效。
這項法案包含了網絡中立原則,并確保逐步取消國際漫游附加費。然而,關于網絡中立性的規定仍然需要更詳細的定義,因為重要的細節還掌握在歐洲監管機構和各個國家的監管機構手中。
這些規定對市場造成的實際影響尚無法確定,因為它們對某些服務和應用的優惠待遇留有余地。
市場觀察者可能會對Connected Continent法案的通過感到驚奇,尤其是涉及到網絡中立性的規定。經過漫長的談判,歐盟議會做出了相較于歐盟最初的提案更加嚴格的規定,不過議會最終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歐盟委員會的立場。這使歐洲監管機構和各個國家的監管機構背負了批準和執行更多詳細規則的任務。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批準的法案未能以明確的方式規定哪些“專業服務”、基于哪些標準可以享受某種形式的優先。批評者認為,這種表達不清為雙層網絡——聯網“雙軌制”(一些內容進入寬帶快車道,另外一些則只能緩慢傳輸)留下了余地,監管者有責任確保這種情況在實際當中不會發生。
法案也未提及免流量費用服務(zero-rating)——允許用戶無需耗費套餐內數據流量便能使用某些服務,該服務促進了電信運營商和OTT企業之間的伙伴關系。
不過,在新規定中,關于免流量服務的國家禁令(例如發生在荷蘭和斯洛文尼亞的情況)是否無效仍然存疑。這可能會產生進一步的多元矛盾,并且會妨礙立法者尋求實現的靈活性。
Ovum監管政策類高級分析師Luca Schiavoni表示,更大的問題在于,是否有必要通過這樣在禁止(網絡)阻塞和歧視的同時又為特殊情況留有余地、并且讓監管機構來確定重要細節的法案規定。
經驗表明,擁有健康競爭水平的市場并不需要網絡中立性規則,因為對于運營商來說幾乎沒有或者而根本沒有動機來阻塞服務。同時。在免流量費用和其他關鍵環節方面擁有28套不同的法則,這仍然是一種重大的風險。這完全不應該是立法者們一直試圖尋求創造的“單一市場”所呈現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