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消息稱中國移動的通信融合用戶過億,參照其自身所擁有的用戶數量,通信融合用戶數量這么多也不足為怪。可盡管中國移動有這么用戶,其通信融合項目進展依然不太順利。探其原因,究竟是為何呢?
在目前的整個通信融合市場里,騰訊推出的微信和QQ是獨覽天下的。就微信而言,騰訊曾公布數據:微信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49億,25% 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微信公眾賬號已經超過了800萬個,移動應用對接的數量超過85000個,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戶達到4億人左右。而QQ的使用情況就有目共知,不用多說了。
由此來看,我國多數群體的微信使用粘度很高,運營商想要動搖微信的龐大樹干,占領一席之地也難上加難。此前,中國移動推出過飛信業務,現在這些業務的運行狀況卻令人堪憂;而中國電信也推出過易信,并通過送流量等方式進行推廣,可過一段時間之后,易信的用戶活躍程度依然很低。
根據過去的相關報道,我們知道中國移動在2014年初發布“三新”戰略后,其融合通信商用進程不斷延遲。最致命的是,目前融合通信業務已經錯過了發展的黃金期。為何要這樣說呢?企業在向市場投放產品之前,一般會對這種產品的市場容納量、同類產品的市場占有情況、對手的戰略對策等進行研究,以此來作為評估新產品市場投放效果的預測依據。顯然,運營商在推廣新品時也會對對市場進行評估,只是可能由于投放時間、推廣力度或者因素影響了新產品產生的效果。
因此,在推廣新產品或者新業務的時候,除了制定精準、完善的市場投放策略外還一定要把握時機。在市場還有足夠空間的情況下,加大力度集中精力去填補這份空缺。若市場上的同類產品所占市場份額較大,難以攻破,就沒有必要在原本就快飽和的是市場狀態下,絞盡腦計動用人力、物力、財力去執行了,結果只是徒增傷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