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國移動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十六字方針: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其中搭建開放平臺,就是希望以移動應用商城、無線城市、云計算等平臺為核心,集中搭建聚合的內容型平臺、開放的能力型平臺,打造使用方便、反應靈敏的統一門戶,引導產業鏈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業務和應用服務。
如今這四方面中,最弱的就是“開放平臺”。當初規劃時談及的MM、無線城市等平臺,從很早開始就以相對獨立的方式開展運營,省公司和總部也比較配合。但如今,這幾個平臺都在困境中掙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天災、有人禍,既有先天的基因不足,也有后天的自作自受。
所謂“天災”,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太快,當初看著很美的故事,被殘酷的現實輕易擊碎。在移動互聯網行業,創新失敗很正常,不去嘗試就不可能成功,運氣不好或者出了問題,改了再試唄,萬一夢想實現了呢?想做一只等風的豬,結果風沒來,就掉下去啦。
所謂“人禍”,是企業內部機構改革對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單位產生的不利調整,對此產生影響的還有中國移動反腐的因素。在企業改革對整體布局進行調整的時候,必要時需要犧牲部分業務甚至組織。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單位沒被放在核心位置,從平臺的視角看,覺得是被人為的因素弱化。
所謂先天不足,是國企的機制與移動互聯網的不匹配,導致平臺在創新發展方面裹足不前。看到了商機,也有資源,但是決策機制和操作模式受限,錯失發展的最佳時機。有人總結是“醒得早,起得慢”,等拉開架勢,真能干活的時候,機會已經飄過了。這方面的分析太多,不再啰嗦。
所謂自作自受,指的是平臺運營單位自身的問題。運營商人羨慕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完成了“贏家通吃”的蛻變,但在自己做時,卻經常與互聯網精神反其道而行之。
首先,平臺的運營單位要有更強的服務意識,幫助別人成功,自己才能贏。平臺是一手托幾家,無論缺了買方還是少了賣方,平臺都玩不轉。所以做平臺運營,一方面服務意識要更強,另一方面,協調好各參與方的關系和利益。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讓對方滿意,溝通技巧很重要,傳統、保守、主觀的“甲方意識”肯定搞不定。
其次,平臺的運營單位要有更強的支撐能力,讓合作伙伴認同平臺帶來的價值。移動互聯網時代是扁平化的,買賣雙方做所以愿意通過平臺來合作,核心還是在于平臺增加了交易機會,降低了交易成本,給合作伙伴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所以從某處程度來說,平臺賺的是辛苦錢,如果有人想借助平臺形成壟斷繼而賺大錢,就等同于給新平臺顛覆的機會,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平臺,可能迅速由蟻穴之漏擴展為潰壩之勢。
合作伙伴對中國移動的平臺趨之若鶩,并不是因為這個平臺的連接價值,而是看重平臺擁有的海量客戶群體,以及帶來的商機。所以某些人錯誤地以為:卡位于最終客戶與供應商之間,是平臺的建設目標;平臺盈利才能體現平臺的價值。
夢網時代,中國移動曾經成功地搭建了平臺,幫助SP找到了他們所需要的客戶,也幫助客戶找到了他們所需要的增值業務,平臺就體現出了價值。而當縱容SP大賺其錢,忽視了最終客戶端的利益的時候,夢網也就出了問題。
一句話,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平臺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必須綜合考慮相關方的利益與關系,小心地呵護與調節,才能讓持續發揮平臺的效果。任性胡為者,小伙伴和客戶一定會伺機離開你;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機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