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銀行這一概念在今年著實火了一把,不僅三大運營商中的電信,聯通推出了流量寶,流量銀行產品,多家虛商也推出了類似于流量銀行產品,如中麥通信等,京東也于近期宣布在2015年1月1日推出流量銀行產品。流量銀行大軍如雨后春筍一般紛紛破土而出。
為何要推流量銀行
虛商打造流量銀行是為了創新,為了通過差異化業務提升自身價值吸引用戶, 即采取激進的方式來獲得市場的認可。而傳統運營商也發布了流量銀行業務,這就不是簡簡單單的搶占市場所能概括的了。
隨著語音,短信業務收入不斷下滑,運營商急需找到全新的營收增長業務,而手中的流量正被全球運營商看做是自己救命的稻草。近幾年,凡是運營商必談流量經營,但OTT應用大行其道,則使得運營商想要在流量上大展拳腳而投巨資建成的移動寬帶網絡淪為他人嫁衣,并沒有為運營商贏得更多的收入。現實是,運營商流量增長了,收入并沒有與之相應的大幅增加,而優質的網絡體驗卻讓移動互聯網賺得盆滿缽滿。
但缺乏互聯網基因再加上體制限制等問題的困擾,讓運營商去做移動互聯網業務就顯得水土不服不倫不類,如飛信,易信等,因此,運營商只能是再回到流量上做文章。
賤賣流量以換取用戶規模,業務增長的方式肯定是運營商不愿去做的,那就只能是靠著流量經營方式的創新來換取全新的流量市場價值。從此前的定向流量包,到流量銀行,運營商正一步步地將流量加以細分,將不同流量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同時,通過不同種類的流量打造起不同的產業鏈與生態圈。
對基礎運營商來說,3G/4G產業鏈除了手機廠商、硬件廠商、渠道商之外,在流量“潤滑”作用下能夠囊括更多的應用、內容提供商。在競爭壓力下,運營商須加快業務創新步伐,確立自己的差異化流量經營特色,在吸引擴大用戶規模的同時,實現商業模式的新突破。
業內專家表示,要構建完善的生態系統,運營商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以流量經營作為主導,這是運營商搭建生態系統的前提,也是關鍵;二是發揮自身優勢,整合產業鏈資源,強化“流量聚寶,合作為王”的互聯網思維,發揮自身在流量資源、系統資源、用戶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與互聯網企業融合發展,整合產業鏈、維系合作伙伴、擴大用戶群、提升用戶體驗;三是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實現流量經營模式與商業模式的新突破,促進流量業務特色化、流量價值最大化。
虛商流量銀行 為了用戶拼了
基礎運營商由于擁有基礎網絡,擁有著自主定價權,其在推出新的流量經營模式時并不用擔心成本價格方面的問題,但虛商尤其是中國的移動轉售業務商本身沒有基礎網絡設施,沒有建設網絡的權利只能是租用運營商的網絡,也就是說其業務成本牢牢掌握在運營商手中,任何一種形式的降價均表示著其要為之買單。
但相對于三大運營商來說,過于弱小的虛商,若想獲得更多的用戶與市場就只能通過這種激進的方式。但隨之而來的除了成本壓力外,還有對其產品整合能力以及對合作伙伴把控能力的挑戰。
例如現在推出的流量銀行,電信、聯通的均可以通過自己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打破傳統的運營商界限,實現所有運營商的用戶均可在流量銀行中實現流量兌換,而非僅限自家用戶的封閉模式,正實現了無障礙的跨平臺運營。這些對于新生的虛商來說就顯得太過遙遠。
但這并不能阻礙虛商為了發展用戶不顧一切的激情,目前,虛商用戶已經突破150萬戶,而推出類似流量銀行的流量兌換平臺的虛商也有數家。這也意味著虛商正走在越來越燒錢的路上。
本月初,發改委投資司巡視員歐鴻對媒體表示,我國自去年年底啟動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工作,轉售企業全年投資預計超過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