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正在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移動互聯網,并積極參與到業務競爭之中。然而,江湖已不是原來的江湖。在這里,運營商面對的不是熟悉的同業競爭,而是來自互聯網系的混業競爭。互聯網系的王牌業務處于“贏者通吃”的地位,運營商系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更多地扮演市場挑戰者的角色。那么身為挑戰者,運營商怎樣才能勝出?專家認為,結盟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各自為營起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事實上,運營商發展互聯網業務的創新意識并不差,動手也不晚,然而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情況卻時有發生。
在即時通信領域,運營商先于微信推出了飛信、翼信等產品,但囿于通信思維,它們都是在各自的用戶基礎上進行推廣,彼此互不開放。這種畫地為牢的方式顯然無法與互聯網企業“一網打盡”的業務模式相比,因此,騰訊的微信一經推出,便攻城略地,運營商的即時通信產品漸漸成了雞肋,以致專家不約而同地指出,運營商推出的業務產品“缺乏互聯網基因”。
同樣,在移動支付領域,運營商早在2007年左右就開始發力,然而由于思路不統一,在最基本的標準問題上都談不攏,最后都倒向了銀聯系。隨著互聯網企業的加入,移動支付業務領域迅速擴展為第三方支付,甚至互聯網金融,迅速將這一業務推廣到全民。目前在整個第三方支付領域,互聯網系的產品占據了八成市場,運營商系的產品影響力有限。
跨界競爭 合作才能共贏
面對異質競爭、跨界競爭,單打獨斗無法奏效,結盟也許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運營商面對的不僅是同業的競爭,更是一個陣營對另一個陣營的競爭。以往以號碼體系為核心的競爭壁壘蕩然無存,所有參與者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運營商需要比以往更加團結,才能避免被各個擊破。
在這方面,國外運營商已先行一步。同樣是在移動支付領域,早在2010年11月,美國三家電信巨頭AT&T、T-Mobile和Verizon無線公司組建了一家名為Isis的合資公司,發展全國性的移動支付網絡,提供針對智能手機和近場通信的移動支付業務。2012年該合資公司在奧斯丁、得克薩斯州、鹽湖城以及猶他州試點成功,2013年Isis將移動支付業務推廣到美國全境。
不僅在美國,在歐洲、日韓,運營商之間的聯盟也并不鮮見,更有跨地區聯盟的出現。中國臺灣中華電信與日本KDDI合作,KDDI用戶持具有NFC功能的手機在臺灣可通過“NFC智慧標簽”下載消費優惠券;而中華電信用戶到日本后也可享受同樣的服務。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表示,移動支付是運營商的“街亭”,進退具有戰略意義,運營商應該考慮一些靈活的合作方式,例如建立合資公司,或采取松散聯盟的形式。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運營商結盟能夠將資源優勢最大化。渠道、計費、賬戶體系都是運營的核心優勢,如果能夠打破同業壁壘、攜手合作,必將成為互聯網市場上一個強大的競爭者。運營商不應當繼續以同業競爭的視角看待移動互聯網市場,要拿出勇氣大膽合作,以結盟來面對來自互聯網企業的挑戰。
剛剛起步 合作的步伐應更大些
無論是共建共享的成功,還是“鐵塔公司”的成立,我們都可以看到運營商合作能夠實現利益的共贏。可喜的是,在互聯網業務的拓展上,國內運營商已經意識到結盟的重要性,并開始行動起來。
今年5月份,三大運營商聯合發布融合計費SDK,打通三大運營商應用商店之間的最關鍵的話費支付,這意味著所有手機APP開發者可實現一次開發同步覆蓋運營商應用商店。融合計費SDK可全面支持三大運營商的話費支付,實現一次開發,全面覆蓋;一點接入,共同發布。這一舉措打破了不同運營商分發渠道的壁壘,降低了APP開發者運營成本。公告中稱“三大運營商十億用戶首次向你敞開了”。多么有誘惑力的話語,運營商結盟的威力可見一斑。
結盟剛剛開始,合作的步伐應該邁得更大一些。在移動支付、手機視頻、云計算等領域,運營商都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如何將各自的訴求融合,實現多方利益的共贏,還需要勇于結盟的決心和持續推進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