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運營商企業業務市場動態 → 正文

三大電信運營面臨:“大象”的苦衷

責任編輯:editor0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5-13 14:07:15 本文摘自: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三大電信運營商打架打了好幾年,到頭來卻發現,競爭對手竟然是微信。

語音通話和短信,這向來是三大運營商的傳統基本業務,而微信的橫空殺出直接把這兩項業務搶去了,這讓三大運營商的生意頓時蕭條了很多。后來居上的互聯網企業第一次把向來不差錢的三大運營商逼到了墻角里。有人說,窮則思變,無奈的大象要跳舞了。

“大象”的苦衷

如何應對來自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三大運營商并不是絲毫嘗試沒做過的,即使是甚囂塵上的微信,也不過和移動幾年前推出的飛信大同小異。但飛信從2007年推出至今,中國移動燒了30多個億,最終還是放棄了,原因絕不僅僅是用戶體驗不好這么簡單。

知名通信觀察家、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傳統運營商也是有自己苦衷的。雖然和互聯網比起來壓力略小,但他們承擔著繁重的基礎網絡建設工作,這是項投入大、回本慢的‘苦差事’。此外,他們還肩負著通信技術演進和研發的重要任務。這些雖然離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些遠,卻是國家交給運營商的主要任務。”

此外,三大運營商的錢大部分都是國資委投資的,而國資委可不是風投,它投給三大運營商的每一筆錢都必須看見實打實的成效,從某種角度上講,“這也限制了運營商向互聯網轉型的腳步。”楊驊說。

“在微信面前,盡管很多人都說傳統的語音業務將窮途末路,互聯網才是未來,但是,傳統業務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傳統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楊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失敗的嘗試

眼看著傳統業務的蛋糕被微信搶走,三大運營商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向互聯網跨界。但是,這個界該怎么跨?

起初,傳統運營商和業內專家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對微信的責備上,將近半年的時間,通信業內討論最熱的話題就是微信這類OTT應用(指越過運營商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并收取費用的應用軟件)是否應該向運營商交費。

運營商的大體思路是,這類應用雖然帶來了流量業務的增長,卻擠占了有限的信令資源,容易造成網絡堵車,因此,應該付錢給運營商以租用專屬的網絡資源。而OTT們的大體思路是,“我給你們帶來了巨量的流量業務,這無形中就是在增加你們的收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是大勢所趨,你應該感謝我才是。”

雙方各執一詞,口水仗過后,勝負難分,只得休戰。運營商們當然心知肚明,這只是敲山震虎之計,并不解決實際問題。想要不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必須另尋出路。這樣,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地將賭注下在了即時通信上。

2013年6月初,一款叫Jego的即時通信軟件在Appstore上登陸,幕后推手正是中國移動。Jego的官網描述其主要功能和Skype接近,可以進行免費的網絡通話,免費給手機打電話。當時,很多人叫好,“中國移動真的拼了。”然而,好景不長,Jego火了不到一個月就被火速下架,原因是網絡通話的功能不符合中國信息安全部門的相關規定。

Jego不成,中國移動瞅準了奄奄一息的飛信,重構飛信成了另一根救命稻草。然而,2013年7月10日,噩耗再次傳來,改頭換面的飛信(飛聊)剛上線沒多久也被叫停,至于原因,一位中國移動的內部人士當時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干不過微信,上頭看不到希望,不想再燒錢了。”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分別開發了沃友和翼聊,但始終不溫不火,對外也鮮有宣傳。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錯,三大運營商終于意識到跨界這件事,單靠自己不行,必須合作。這時,廣東聯通首先做了個表率。7月18日,廣東聯通聯手騰訊高調推出“微信沃卡”,該卡用戶可以享受使用微信流量優惠、游戲特權、微信群人數上限升級等微信特權功能。

擁抱虛擬運營商,一大波“170”正在逼近

廣東聯通開了個好頭,和微信的合作似乎點醒了三大運營商:既然你們需要流量,那我就賣打包的流量給你們。

介于移動互聯網企業和電信運營商之間的新鮮角色——虛擬運營商就這樣誕生了。

虛擬運營商這個概念,并不是中國運營商受刺激后憑空造出來的,其在海外已有諸多成功嘗試。作為民資進入電信運營業的一種形式,一些對網絡資源需求較大的民企,他們不能建立自己的移動網絡,而又想要更好地發展,在不影響運營商主營業務的情況下,就可以申請虛擬運營商牌照。

這次,合作的進程極快。2013年年初工信部就出臺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而到了年底的12月26日,工信部就已經發出了首批11張虛擬運營商牌照,包括蝸牛、京東、蘇寧、話機世界在內的11家民營企業有幸成為首批中標者。后來,中標的廠家陸陸續續增加到了19家。

作為虛擬運營商,他們可以發放自己的專屬電話卡,這讓他們有機會和傳統運營商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賽跑,而定制的服務和套餐則有利于虛擬運營商更好地提供用戶體驗。

至于具體的合作方式,由于涉及商業機密,幾位已經推出相關服務的虛擬運營商均向記者表示不便透露。一位中移動的內部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其實虛擬運營商們不愿意說的也只是價格而已。其實合作方式很簡單,今年4月的時候,有17家企業陸續和我們簽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合作協議》。合作方式就是:轉售企業從中國移動以一定的價格批發移動通信服務包括短信、彩信、流量等服務,自行將其包裝成自有品牌并銷售給最終客戶。此外,中國移動也可以向轉售企業提供衍生服務,包括營賬系統、SIM卡資源管理服務、話單采集之類的服務,若轉售企業需要這些服務,可以向中國移動另行提出。”

4月10日,蝸牛在北京召開了發布會,正式公布了自己旗下的虛擬運營商品牌——“免”,同時上線的還有應用商店“免商店”,此外亮相的還有國內首張170號段的虛擬運營商卡“999免卡”,這張卡的銷售渠道為蝸牛移動官網,首批售價為399元,包含了半年內全球移動語音免費,半年內贈送全球流量3個G等服務內容,并且余量兩年內不清零,無套餐,零月租。

隨后,蘇寧等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170號段的手機卡,5月份開售。

看好虛擬運營商的人認為,如果他們真將通信免費,或者是大幅度降低通信資費,必定會引發整個通信行業的新一輪價格戰。如果價格差異非常大,三大運營商的現有用戶必然會流失到虛擬運營商這邊來。

但也有專家認為,持這樣觀點的人或許太過樂觀。畢竟底層服務(基站、基礎服務等底層)還掌握在傳統運營商手中。根據中國國情,放開通信底層讓民營企業參與,似乎一時半會兒不太可能,所以傳統運營商只要抓住這個壟斷的期限,還是有機會翻身的。

關鍵字:AppstoreSkype電信運營商

本文摘自: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x 三大電信運營面臨:“大象”的苦衷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運營商企業業務市場動態 → 正文

三大電信運營面臨:“大象”的苦衷

責任編輯:editor004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4-05-13 14:07:15 本文摘自: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三大電信運營商打架打了好幾年,到頭來卻發現,競爭對手竟然是微信。

語音通話和短信,這向來是三大運營商的傳統基本業務,而微信的橫空殺出直接把這兩項業務搶去了,這讓三大運營商的生意頓時蕭條了很多。后來居上的互聯網企業第一次把向來不差錢的三大運營商逼到了墻角里。有人說,窮則思變,無奈的大象要跳舞了。

“大象”的苦衷

如何應對來自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沖擊?三大運營商并不是絲毫嘗試沒做過的,即使是甚囂塵上的微信,也不過和移動幾年前推出的飛信大同小異。但飛信從2007年推出至今,中國移動燒了30多個億,最終還是放棄了,原因絕不僅僅是用戶體驗不好這么簡單。

知名通信觀察家、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傳統運營商也是有自己苦衷的。雖然和互聯網比起來壓力略小,但他們承擔著繁重的基礎網絡建設工作,這是項投入大、回本慢的‘苦差事’。此外,他們還肩負著通信技術演進和研發的重要任務。這些雖然離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些遠,卻是國家交給運營商的主要任務。”

此外,三大運營商的錢大部分都是國資委投資的,而國資委可不是風投,它投給三大運營商的每一筆錢都必須看見實打實的成效,從某種角度上講,“這也限制了運營商向互聯網轉型的腳步。”楊驊說。

“在微信面前,盡管很多人都說傳統的語音業務將窮途末路,互聯網才是未來,但是,傳統業務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傳統運營商的主要收入來源。”楊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失敗的嘗試

眼看著傳統業務的蛋糕被微信搶走,三大運營商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向互聯網跨界。但是,這個界該怎么跨?

起初,傳統運營商和業內專家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對微信的責備上,將近半年的時間,通信業內討論最熱的話題就是微信這類OTT應用(指越過運營商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并收取費用的應用軟件)是否應該向運營商交費。

運營商的大體思路是,這類應用雖然帶來了流量業務的增長,卻擠占了有限的信令資源,容易造成網絡堵車,因此,應該付錢給運營商以租用專屬的網絡資源。而OTT們的大體思路是,“我給你們帶來了巨量的流量業務,這無形中就是在增加你們的收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是大勢所趨,你應該感謝我才是。”

雙方各執一詞,口水仗過后,勝負難分,只得休戰。運營商們當然心知肚明,這只是敲山震虎之計,并不解決實際問題。想要不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必須另尋出路。這樣,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地將賭注下在了即時通信上。

2013年6月初,一款叫Jego的即時通信軟件在Appstore上登陸,幕后推手正是中國移動。Jego的官網描述其主要功能和Skype接近,可以進行免費的網絡通話,免費給手機打電話。當時,很多人叫好,“中國移動真的拼了。”然而,好景不長,Jego火了不到一個月就被火速下架,原因是網絡通話的功能不符合中國信息安全部門的相關規定。

Jego不成,中國移動瞅準了奄奄一息的飛信,重構飛信成了另一根救命稻草。然而,2013年7月10日,噩耗再次傳來,改頭換面的飛信(飛聊)剛上線沒多久也被叫停,至于原因,一位中國移動的內部人士當時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干不過微信,上頭看不到希望,不想再燒錢了。”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分別開發了沃友和翼聊,但始終不溫不火,對外也鮮有宣傳。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錯,三大運營商終于意識到跨界這件事,單靠自己不行,必須合作。這時,廣東聯通首先做了個表率。7月18日,廣東聯通聯手騰訊高調推出“微信沃卡”,該卡用戶可以享受使用微信流量優惠、游戲特權、微信群人數上限升級等微信特權功能。

擁抱虛擬運營商,一大波“170”正在逼近

廣東聯通開了個好頭,和微信的合作似乎點醒了三大運營商:既然你們需要流量,那我就賣打包的流量給你們。

介于移動互聯網企業和電信運營商之間的新鮮角色——虛擬運營商就這樣誕生了。

虛擬運營商這個概念,并不是中國運營商受刺激后憑空造出來的,其在海外已有諸多成功嘗試。作為民資進入電信運營業的一種形式,一些對網絡資源需求較大的民企,他們不能建立自己的移動網絡,而又想要更好地發展,在不影響運營商主營業務的情況下,就可以申請虛擬運營商牌照。

這次,合作的進程極快。2013年年初工信部就出臺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而到了年底的12月26日,工信部就已經發出了首批11張虛擬運營商牌照,包括蝸牛、京東、蘇寧、話機世界在內的11家民營企業有幸成為首批中標者。后來,中標的廠家陸陸續續增加到了19家。

作為虛擬運營商,他們可以發放自己的專屬電話卡,這讓他們有機會和傳統運營商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賽跑,而定制的服務和套餐則有利于虛擬運營商更好地提供用戶體驗。

至于具體的合作方式,由于涉及商業機密,幾位已經推出相關服務的虛擬運營商均向記者表示不便透露。一位中移動的內部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其實虛擬運營商們不愿意說的也只是價格而已。其實合作方式很簡單,今年4月的時候,有17家企業陸續和我們簽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合作協議》。合作方式就是:轉售企業從中國移動以一定的價格批發移動通信服務包括短信、彩信、流量等服務,自行將其包裝成自有品牌并銷售給最終客戶。此外,中國移動也可以向轉售企業提供衍生服務,包括營賬系統、SIM卡資源管理服務、話單采集之類的服務,若轉售企業需要這些服務,可以向中國移動另行提出。”

4月10日,蝸牛在北京召開了發布會,正式公布了自己旗下的虛擬運營商品牌——“免”,同時上線的還有應用商店“免商店”,此外亮相的還有國內首張170號段的虛擬運營商卡“999免卡”,這張卡的銷售渠道為蝸牛移動官網,首批售價為399元,包含了半年內全球移動語音免費,半年內贈送全球流量3個G等服務內容,并且余量兩年內不清零,無套餐,零月租。

隨后,蘇寧等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170號段的手機卡,5月份開售。

看好虛擬運營商的人認為,如果他們真將通信免費,或者是大幅度降低通信資費,必定會引發整個通信行業的新一輪價格戰。如果價格差異非常大,三大運營商的現有用戶必然會流失到虛擬運營商這邊來。

但也有專家認為,持這樣觀點的人或許太過樂觀。畢竟底層服務(基站、基礎服務等底層)還掌握在傳統運營商手中。根據中國國情,放開通信底層讓民營企業參與,似乎一時半會兒不太可能,所以傳統運營商只要抓住這個壟斷的期限,還是有機會翻身的。

關鍵字:AppstoreSkype電信運營商

本文摘自: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永州市| 南康市| 分宜县| 威信县| 米泉市| 来宾市| 元朗区| 云林县| 镇远县| 宁陵县| 三河市| 清河县| 西华县| 任丘市| 偃师市| 永胜县| 哈密市| 常熟市| 临沭县| 台前县| 宜昌市| 淳化县| 东丽区| 都安| 淳化县| 万年县| 上虞市| 沁水县| 通渭县| 禹城市| 三都| 团风县| 东乡| 婺源县| 通山县| 安义县| 建湖县| 襄汾县| 宝鸡市|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