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計算機應用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近來,多地政府紛紛布局區塊鏈領域,意圖搶占區塊鏈產業的制高點。但作為一項大有可為的技術,區塊鏈技術也呈現出一種被過度吹捧的現象。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表示,我國的區塊鏈尚處于探索和研究階段,其廣泛的推廣應用仍需一段整合和發展的過程,需要產學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
地方政府擁抱區塊鏈
10月8日,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在海南生態軟件園正式設立,這也是國內首個正式授牌的區塊鏈產業試驗區。
同日,作為區塊鏈試驗區的重要支撐平臺,由海南生態軟件園和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共建的“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揭牌成立。同時,園區牽手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共建“區塊鏈制度創新中心”。
不只是海南,長沙也于10月10日召開專項會議,審核并原則通過了《長沙市關于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區塊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再添一把火。
隨著區塊鏈進入“大爆發”時期,各地政府開始紛紛布局這一新興技術領域,搶占發展制高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14個省市正在進行或準備進行“政務+區塊鏈”的相關嘗試,多個省份已經將區塊鏈列入“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
比如,雄安上線了區塊鏈管理平臺,嘗試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在傳統工程項目中易出現的資金挪用、工程質量等問題;佛山禪城區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IMI身份認證平臺,為市民建立信用身份;陜西省從全省一體化政務云平臺入手,打造區塊鏈平臺“陜數通”等。
緣何加速布局區塊鏈
地方政府紛紛加速布局區塊鏈原因何在?且看區塊鏈究竟能帶來什么。
其一、重塑公共服務。使用區塊鏈可以承載政府所有的檔案,無論是所有權還是知識產權都能夠登記、追蹤,有效地保障信息的不可篡改,以及追溯源頭;還能打通“數據孤島”,方便各部門之間的數據整合。以“長生疫苗”事件為例,通過對各個環節的數據和信息上鏈,就能保障產品信息的公開透明,及時發現和制止問題產生,同時能夠進行有效的事后追責。
其二、提升產業鏈協同效率。目前,不少產業的產業鏈協同效率不高,尤其是國際貿易領域。例如:在國際貿易中,商品的檢驗檢疫、通關等證明文件,各國標準不一,直接導致國際貿易商品流通速度慢,跨國協同難度高。而區塊鏈技術可以打通各國商品流通信息,實現對國際貿易商品流通全過程的溯源,甚至互信實現快速通關,提升效率。
其三、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從應用范圍看,區塊鏈技術幾乎在所有的產業場景都能落地應用。目前實體經濟成本高、利潤薄,尤其是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占比不低,而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幫助企業降低這兩部分的成本。
其四、解決行業頑疾。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纂改、可追溯等特點不容否認,該技術可以運用在醫療、金融、保險、供應鏈等眾多領域,解決很多行業的頑疾。
去偽存真發揮技術優勢
隨著地方政府全力推動,區塊鏈+產業應用正在全方位落地。有專家預測,到2025年,它將為企業新增1760億美元的價值,而到2030年,更將超過3.1萬億美元。
同時也需要看到,一方面,“區塊鏈+”浪潮來勢洶洶,試圖在各行業掀起顛覆性革命;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存在非理性繁榮。
首先,盈利模式缺失。從商業角度來說,主要問題在于產業模式不清晰、盈利模式不成熟。其次,隱私保護差。在公有鏈中,所有交易數據都是公開和透明的,這對一些應用方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就商業機構來說,很多帳戶和交易信息都是這些機構的重要資產和商業機密,不希望公開分享。最后,交易效率低。就商業應用而言,交易吞吐量和時延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但區塊鏈做不了高頻交易。單單數據寫入區塊鏈,最少要等待十分鐘,所有節點都同步數據,則需要更多的時間。
此前李笑來錄音門更暴露偽區塊鏈收割韭菜現象。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指出,“過去三年區塊鏈技術帶來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但是大量泡沫帶來‘非理性繁榮’,現在要逐步去偽存真。”
確實,我國的區塊鏈尚處于探索和研究階段,其后續的平臺建設、技術發展都還需要進行多方位的測試。政府既應重點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加快相關技術在復合應用層面上的研究,也要保持理性和冷靜,真正做到去偽存真,建立健全機制,加快產業標準建立,才能有效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產業場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