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發展速度相比,誰將更勝一籌?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10-16 14:31:13 本文摘自:魔牛財經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不是簡單的重復,但我們總能從其中窺見每一次前進的痕跡!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上世紀末創立,但直到2008年才迎來“互聯網+”的爆發,那么區塊鏈從2008年中本聰發表比特幣白皮書開始已經走過了10年,我們距離“區塊鏈+”時代,還有多遠?

批判與贊美聲中成長的區塊鏈

2017年,一輪數字貨幣的大牛市,無數的造富神話,成功吸引了人們注意到數字貨幣領域,了解到其底層技術區塊鏈的價值和潛力,而區塊鏈也成為去年科技投資圈最火熱的名詞,大量的社會資本的競相進入這個領域。在麥肯錫的一份報告中,甚至將區塊鏈技術稱之為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科技之后,最有潛力觸發第四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有希望將我們目前的“信息互聯網”推動到價值互聯網時代。

那么一場轟轟烈烈的“區塊鏈運動”,引爆了大眾情緒,如浪潮般席卷而來,裹挾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而另一方面呢,隨著時間進入2018年,2017年的大牛市行情并沒有得到延續,反而是迎來了區塊鏈整個行業的寒冬,價格的大幅波動,大量新項目開盤跌破發行價,新發行區塊鏈項目的大量負面新聞也為這個行業蒙上了陰影。比如大量項目沒有實質性進展,聯合市值管理團隊控盤割韭菜,甚至有些項目方團隊圈錢直接跑路 ,引起了整個的社會批判浪潮,市場情緒也由之前的火熱轉變成冷淡。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不禁思考:區塊鏈技術究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引領互聯網未來的技術;還是一個被夸大的、早晚戳破的郁金香泡沫?那么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和上世紀90年代誕生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做下比較,因為兩者的發展軌跡真的非常相似。

從互聯網泡沫中看區塊鏈泡沫

區塊鏈被看做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價值互聯網”,而且區塊鏈的發展速度比互聯網還要快,那么在將來其產生的價值也是難以估計的,所以我們今天就從互聯網進化發展的角度來冷靜地審視區塊鏈的發展機遇.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技術隨著網景公司的上市而引爆,被資本和創業者空前追捧。

1995年8月5硅谷一家創始資金只有4百萬美元的小公司網景公司,在華爾街上市的幾個小時后瞬間成了20億美元的巨人, 這意味著,頭天夜里工作到凌晨3點年僅24歲的公司創始人馬克·安德森,借助這一機會,在睡夢中便輕而易舉地完成從普通人到千萬富翁的人生轉變。 當天,見證過人類百年發展歷程的《華爾街日報》評論到:通用動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達到27億美元而網景只用了一分鐘,。

網景一夜崛起的神話,讓互聯網技術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出匯聚財富的驚人速度與龐大規模,吸引著無畏而敢于冒險的創業者和風投家們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90年代末的硅谷,無論是在校或剛畢業的學生,只要你有一個關于互聯網的創意就能輕松地憑借一份簡單的企劃書獲得可觀的投資。那時候以果敢與理性著稱的風投家們在這股前所未有的狂熱氣氛中變得盲目而瘋狂。從1996年開始硅谷每5天就有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會新增62位百萬富翁。據美國風投協會統計:1996年互聯網產業的投資額占當年風投總額的60%,在隨后幾年這個比例一直有增無減。

這就不難理解紅杉資本投資家莫里茲在后來的回憶里說:“在颶風中我們忙得人仰馬翻,腦子也沒法再理性思考了,很多人都失去了方向。”當時很多互聯網公司可能并沒業務,唯一能出售的產品就是它們的股票,但依然會花錢在《新聞周刊》購買整版廣告來做宣傳,來吸引關注。因為當時的投資人很瘋狂,他們只在乎眼球,在乎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家企業,這是多么瘋狂的邏輯啊,在那樣的氛圍中,當時的互聯網被吹出一個巨大泡沫。

那么了解早期互聯網的這一現狀,我們再回過頭看看2017年和2018年,發生在區塊鏈領域的瘋狂,你有沒有感覺到一種很熟悉的味道?

2017年,被稱為“國產三寶”的量子鏈、公信寶、小蟻股的幣價趁著牛市的春風,猶如坐上了火箭一般蹭蹭往上漲,刷足了存在感,在一年里百倍甚至千倍的回報, 造富了一大批早期投資人,市場上充滿著激動人心的美夢成真的造富神話,6萬炒到1000萬,15萬炒到2000萬……,吸引了大量新人進場,交易所的流量暴漲,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區塊鏈是什么,就匆匆忙忙進場,唯獨害怕沒趕上這趟車。

去年五、六月份的時候,市場上新項目還比較少,新項目的投資額度供不應求,只要能在ICO網站上搶到投資額度,閉著眼等開盤都能有3~5倍的收益。 看到這樣的暴利,所有的騙子仿佛都覺醒了,甚至連一些認真做事的團隊都熬不住啦。

沒有任何產品,甚至團隊都是臨時組建,僅僅憑借一份號稱顛覆傳統,改變世界的白皮書(甚至有些大師連白皮書都沒有準備),加上眾多幣圈大佬站臺,就能獲得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融資,市場也是陷入了一片瘋狂。 項目方頻繁的各地峰會路演,白皮書融資,發幣割韭菜,和之前的互聯網行業早期一樣,區塊鏈行業也是吹出了巨大泡沫。

泡沫是常態,同時也是價值所在

現在的區塊鏈就像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行業,對于新技術,人們往往都會短期高估它的影響,而大大低估長期影響。

所以對于一個行業或技術來說,在它快速發展擴張的早期,市場過熱之后,都需要有一個重新冷靜和擠泡沫的過程。

剛剛上面也談到了,當時互聯網行業也經歷了一輪爆發式的發展,滿大街的互聯網公司,都在討論萬物皆可聯網,就像現在萬物皆可鏈的熱潮一樣。

結果呢?當時互聯網的泡沫很快就破了,迎來了一個冷靜擠泡沫的過程。 從2000年3月開始,納斯達克指數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狂跌78%,七千五百億美元的資產和60萬個工作崗位蒸發,只有不到一半的網絡公司活過2004年,這個過程是十分慘烈的。 因為那個時候整個互聯網的技術還不成熟,光纖都還沒普及,大家上網還是56k貓撥號上網,開個網頁都得等半天,各種互聯網的愿景和場景都沒法實現。

但有泡沫聚集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誕生價值的地方。

這一次泡沫破裂后,大量互聯網企業的破產也許澆滅了風投的熱情,但人們并沒因此而停止收發郵件或網上購物,反而是在這一輪的互聯網熱潮中,大量的資金和人才進入到互聯網行業,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在之后幾年快速的發展:5年間埋下的一億多公里光纜及相關的配套設施,為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做好了準備。從1995到2003年世界范圍內上網人數從兩千萬增加到5億,在倒閉和破碎聲中互聯網在繼續成長和運行著,那些真正的創業者仍在耕耘著收編著隊伍積蓄著力量。

所以沒過幾年,泡沫過后的互聯網很快就迎來了新一輪更兇猛的發展浪潮,誕生了一批如:谷歌、臉書、騰訊、阿里巴巴……等改變人們生活的互聯網行業巨頭!

而現在的區塊鏈行業也是一樣的,目前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還不成熟,底層公鏈陷入性能、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技術三角難題,遲遲無法突破,底層基礎設施的不成熟,也導致了搭建在它上層的各種應用很多都難以良好地運行,比如截止9月30日搭建在以太坊上運營的DAPP數量現在雖然有950多個,但大多數日活量都極其稀少,甚至沒有。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發展速度相比,誰將更勝一籌?

目前熊市環境下,大量的區塊鏈創業公司在倒閉,項目在死亡,甚至有圈內大佬指出:目前市場上98.5%的區塊鏈項目代幣都會死亡,只有不到1.5%的優質項目能熬過這輪寒冬。

目前行業內真正談得上應用落地的項目還很少,所以大家都覺得有泡沫,這是很正常的。但正如關于如何正確看待泡沫這個事,我還是很認同美圖公司董事蔡文勝的觀點的:“區塊鏈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但不參與才是最大的風險”。

現在還處于區塊鏈技術的初級階段,全球幣圈鏈圈用戶加起來不過3000多萬,而且底層技術不成熟,沒有誕生千萬級別的殺手應用,目前來說,確實對百姓生活影響并不大,但隨著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巨頭在這一領域開始進場布局,將來區塊鏈技術將會是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

因為經過這一輪的發展,區塊鏈行業同樣也是吸引了大量的互聯網精英人才和社會資本進入了這個行業,就像當初互聯網吸引了大量的傳統行業人才一樣,不再是當初的那般狂野生長, 整個行業的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區塊鏈行業的產業鏈也已經初具規模,這條產業鏈從上游的礦機、錢包、交易所,到中游的投資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媒體社群、安全機構,再到下游的各行各業的應用嘗試,都有大量的創業者在探索和貢獻。目前區塊鏈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在全球范圍內也大幅的提升,等到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和基礎建設逐漸成熟的時候,區塊鏈行業也將很快引來下一輪的高速發展,迎來“區塊鏈+”的爆發,這將是區塊鏈的下半場的發展機遇,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這個機遇很有可能會在2020年左右到來。

從互聯網思維到區塊鏈思維,展望“區塊鏈+”時代

前面我花了大量的篇幅,講了如今的區塊鏈技術發展中與當年歷史上的互聯網的相似性類比, 但畢竟“歷史雖總是驚人的相似,卻不是簡單的重復”,尤其在思維層面上,我們不能直接挪用互聯網的那一套。

那么經過十幾年互聯網浪潮的熏陶,相信很多人對互聯網思維并不陌生:其中用戶思維是核心,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強調得“屌絲”者得天下、兜售參與感和用戶體驗至上; 簡約思維,簡約就是美;極致思維,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迭代思維等等,過去幾年,許多傳統行業運用“互聯網思維”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那么區塊鏈思維,或者簡單點說,區塊鏈的玩法又是怎樣的呢?現在貿然地給“區塊鏈思維”下定義還為時過早,后面我們可以慢慢總結出來。

因為我以前在互聯網行業創業,也在互聯網上市公司待過,所以就先談談我的想法。

給我的感覺就是:在互聯網行業創業與在區塊鏈行業創業,在思路和想法上是完全不一樣的。舉個栗子:互聯網公司創始人跑路是壞事,比如馬云跑路就不是好事,但是在區塊鏈里面,可能是相反的,我們認為中本聰跑路,創造了一個很大的價值,即“去中心化的價值”,在互聯網人看來,這絕對是個奇特的腦回路!

但是,這兩者有一個共同的起點,就是發現市場痛點,也就是市場需求。當發現需求之后,同樣也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在互聯網行業,我們會根據痛點做競品分析,開發新產品品,做推廣宣傳,來加強運營,慢慢積累用戶,掌握大量數據形成行業壁壘,達到壟斷控制產品等等,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談的“中心化”了。當產品設計出來之后,站在互聯網思維,我們會更加考慮它的性能、用戶體驗等,把產品做大做強,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影響力,然后進行融資乃至上市,這是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標準發展路線。最近的上市的拼多多、美團等等,就是這樣典型的路子。

而區塊鏈創業則是在發現用戶痛點與需求后,考慮如何將產品做出來。但做出來后并不是考慮如何更好的去中心化與控制產品,而是讓社區去驅動,待產品開發完成后進行推廣,從而讓更多的社區用戶使用,所以區塊鏈項目,社區的運營和維護,凝聚共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考慮的不是賺用戶的錢,經濟模式完全不一樣,區塊鏈內在的激勵機制是讓創業者、開發者、社區用戶擁有共同目標,把項目做好、推廣好,因為創業者擁有整個項目大部分的Token,項目做好了之后大家都會有更多的回報,實現多贏。所以這兩個經濟模型是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也是不一樣。

從互聯網的進化發展來看區塊鏈,我們可以預料: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我們終將會迎來一個“區塊鏈+”時代,這個時候區塊鏈必將成為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同時區塊鏈也會與其他新一代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為我們構建一個更加高效智能的社會,為人們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

關鍵字:發展互聯網

本文摘自:魔牛財經

x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發展速度相比,誰將更勝一籌?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區塊鏈行業動態 → 正文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發展速度相比,誰將更勝一籌?

責任編輯:zsheng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8-10-16 14:31:13 本文摘自:魔牛財經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不是簡單的重復,但我們總能從其中窺見每一次前進的痕跡!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上世紀末創立,但直到2008年才迎來“互聯網+”的爆發,那么區塊鏈從2008年中本聰發表比特幣白皮書開始已經走過了10年,我們距離“區塊鏈+”時代,還有多遠?

批判與贊美聲中成長的區塊鏈

2017年,一輪數字貨幣的大牛市,無數的造富神話,成功吸引了人們注意到數字貨幣領域,了解到其底層技術區塊鏈的價值和潛力,而區塊鏈也成為去年科技投資圈最火熱的名詞,大量的社會資本的競相進入這個領域。在麥肯錫的一份報告中,甚至將區塊鏈技術稱之為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科技之后,最有潛力觸發第四輪顛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有希望將我們目前的“信息互聯網”推動到價值互聯網時代。

那么一場轟轟烈烈的“區塊鏈運動”,引爆了大眾情緒,如浪潮般席卷而來,裹挾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而另一方面呢,隨著時間進入2018年,2017年的大牛市行情并沒有得到延續,反而是迎來了區塊鏈整個行業的寒冬,價格的大幅波動,大量新項目開盤跌破發行價,新發行區塊鏈項目的大量負面新聞也為這個行業蒙上了陰影。比如大量項目沒有實質性進展,聯合市值管理團隊控盤割韭菜,甚至有些項目方團隊圈錢直接跑路 ,引起了整個的社會批判浪潮,市場情緒也由之前的火熱轉變成冷淡。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不禁思考:區塊鏈技術究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引領互聯網未來的技術;還是一個被夸大的、早晚戳破的郁金香泡沫?那么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得不和上世紀90年代誕生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做下比較,因為兩者的發展軌跡真的非常相似。

從互聯網泡沫中看區塊鏈泡沫

區塊鏈被看做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價值互聯網”,而且區塊鏈的發展速度比互聯網還要快,那么在將來其產生的價值也是難以估計的,所以我們今天就從互聯網進化發展的角度來冷靜地審視區塊鏈的發展機遇.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互聯網技術隨著網景公司的上市而引爆,被資本和創業者空前追捧。

1995年8月5硅谷一家創始資金只有4百萬美元的小公司網景公司,在華爾街上市的幾個小時后瞬間成了20億美元的巨人, 這意味著,頭天夜里工作到凌晨3點年僅24歲的公司創始人馬克·安德森,借助這一機會,在睡夢中便輕而易舉地完成從普通人到千萬富翁的人生轉變。 當天,見證過人類百年發展歷程的《華爾街日報》評論到:通用動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達到27億美元而網景只用了一分鐘,。

網景一夜崛起的神話,讓互聯網技術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出匯聚財富的驚人速度與龐大規模,吸引著無畏而敢于冒險的創業者和風投家們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90年代末的硅谷,無論是在校或剛畢業的學生,只要你有一個關于互聯網的創意就能輕松地憑借一份簡單的企劃書獲得可觀的投資。那時候以果敢與理性著稱的風投家們在這股前所未有的狂熱氣氛中變得盲目而瘋狂。從1996年開始硅谷每5天就有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每天都會新增62位百萬富翁。據美國風投協會統計:1996年互聯網產業的投資額占當年風投總額的60%,在隨后幾年這個比例一直有增無減。

這就不難理解紅杉資本投資家莫里茲在后來的回憶里說:“在颶風中我們忙得人仰馬翻,腦子也沒法再理性思考了,很多人都失去了方向。”當時很多互聯網公司可能并沒業務,唯一能出售的產品就是它們的股票,但依然會花錢在《新聞周刊》購買整版廣告來做宣傳,來吸引關注。因為當時的投資人很瘋狂,他們只在乎眼球,在乎有多少人在關注這家企業,這是多么瘋狂的邏輯啊,在那樣的氛圍中,當時的互聯網被吹出一個巨大泡沫。

那么了解早期互聯網的這一現狀,我們再回過頭看看2017年和2018年,發生在區塊鏈領域的瘋狂,你有沒有感覺到一種很熟悉的味道?

2017年,被稱為“國產三寶”的量子鏈、公信寶、小蟻股的幣價趁著牛市的春風,猶如坐上了火箭一般蹭蹭往上漲,刷足了存在感,在一年里百倍甚至千倍的回報, 造富了一大批早期投資人,市場上充滿著激動人心的美夢成真的造富神話,6萬炒到1000萬,15萬炒到2000萬……,吸引了大量新人進場,交易所的流量暴漲,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區塊鏈是什么,就匆匆忙忙進場,唯獨害怕沒趕上這趟車。

去年五、六月份的時候,市場上新項目還比較少,新項目的投資額度供不應求,只要能在ICO網站上搶到投資額度,閉著眼等開盤都能有3~5倍的收益。 看到這樣的暴利,所有的騙子仿佛都覺醒了,甚至連一些認真做事的團隊都熬不住啦。

沒有任何產品,甚至團隊都是臨時組建,僅僅憑借一份號稱顛覆傳統,改變世界的白皮書(甚至有些大師連白皮書都沒有準備),加上眾多幣圈大佬站臺,就能獲得上千萬甚至上億的融資,市場也是陷入了一片瘋狂。 項目方頻繁的各地峰會路演,白皮書融資,發幣割韭菜,和之前的互聯網行業早期一樣,區塊鏈行業也是吹出了巨大泡沫。

泡沫是常態,同時也是價值所在

現在的區塊鏈就像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行業,對于新技術,人們往往都會短期高估它的影響,而大大低估長期影響。

所以對于一個行業或技術來說,在它快速發展擴張的早期,市場過熱之后,都需要有一個重新冷靜和擠泡沫的過程。

剛剛上面也談到了,當時互聯網行業也經歷了一輪爆發式的發展,滿大街的互聯網公司,都在討論萬物皆可聯網,就像現在萬物皆可鏈的熱潮一樣。

結果呢?當時互聯網的泡沫很快就破了,迎來了一個冷靜擠泡沫的過程。 從2000年3月開始,納斯達克指數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狂跌78%,七千五百億美元的資產和60萬個工作崗位蒸發,只有不到一半的網絡公司活過2004年,這個過程是十分慘烈的。 因為那個時候整個互聯網的技術還不成熟,光纖都還沒普及,大家上網還是56k貓撥號上網,開個網頁都得等半天,各種互聯網的愿景和場景都沒法實現。

但有泡沫聚集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誕生價值的地方。

這一次泡沫破裂后,大量互聯網企業的破產也許澆滅了風投的熱情,但人們并沒因此而停止收發郵件或網上購物,反而是在這一輪的互聯網熱潮中,大量的資金和人才進入到互聯網行業,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在之后幾年快速的發展:5年間埋下的一億多公里光纜及相關的配套設施,為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做好了準備。從1995到2003年世界范圍內上網人數從兩千萬增加到5億,在倒閉和破碎聲中互聯網在繼續成長和運行著,那些真正的創業者仍在耕耘著收編著隊伍積蓄著力量。

所以沒過幾年,泡沫過后的互聯網很快就迎來了新一輪更兇猛的發展浪潮,誕生了一批如:谷歌、臉書、騰訊、阿里巴巴……等改變人們生活的互聯網行業巨頭!

而現在的區塊鏈行業也是一樣的,目前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還不成熟,底層公鏈陷入性能、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技術三角難題,遲遲無法突破,底層基礎設施的不成熟,也導致了搭建在它上層的各種應用很多都難以良好地運行,比如截止9月30日搭建在以太坊上運營的DAPP數量現在雖然有950多個,但大多數日活量都極其稀少,甚至沒有。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發展速度相比,誰將更勝一籌?

目前熊市環境下,大量的區塊鏈創業公司在倒閉,項目在死亡,甚至有圈內大佬指出:目前市場上98.5%的區塊鏈項目代幣都會死亡,只有不到1.5%的優質項目能熬過這輪寒冬。

目前行業內真正談得上應用落地的項目還很少,所以大家都覺得有泡沫,這是很正常的。但正如關于如何正確看待泡沫這個事,我還是很認同美圖公司董事蔡文勝的觀點的:“區塊鏈或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但不參與才是最大的風險”。

現在還處于區塊鏈技術的初級階段,全球幣圈鏈圈用戶加起來不過3000多萬,而且底層技術不成熟,沒有誕生千萬級別的殺手應用,目前來說,確實對百姓生活影響并不大,但隨著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巨頭在這一領域開始進場布局,將來區塊鏈技術將會是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

因為經過這一輪的發展,區塊鏈行業同樣也是吸引了大量的互聯網精英人才和社會資本進入了這個行業,就像當初互聯網吸引了大量的傳統行業人才一樣,不再是當初的那般狂野生長, 整個行業的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區塊鏈行業的產業鏈也已經初具規模,這條產業鏈從上游的礦機、錢包、交易所,到中游的投資機構、教育培訓機構、媒體社群、安全機構,再到下游的各行各業的應用嘗試,都有大量的創業者在探索和貢獻。目前區塊鏈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在全球范圍內也大幅的提升,等到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和基礎建設逐漸成熟的時候,區塊鏈行業也將很快引來下一輪的高速發展,迎來“區塊鏈+”的爆發,這將是區塊鏈的下半場的發展機遇,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這個機遇很有可能會在2020年左右到來。

從互聯網思維到區塊鏈思維,展望“區塊鏈+”時代

前面我花了大量的篇幅,講了如今的區塊鏈技術發展中與當年歷史上的互聯網的相似性類比, 但畢竟“歷史雖總是驚人的相似,卻不是簡單的重復”,尤其在思維層面上,我們不能直接挪用互聯網的那一套。

那么經過十幾年互聯網浪潮的熏陶,相信很多人對互聯網思維并不陌生:其中用戶思維是核心,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強調得“屌絲”者得天下、兜售參與感和用戶體驗至上; 簡約思維,簡約就是美;極致思維,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迭代思維等等,過去幾年,許多傳統行業運用“互聯網思維”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那么區塊鏈思維,或者簡單點說,區塊鏈的玩法又是怎樣的呢?現在貿然地給“區塊鏈思維”下定義還為時過早,后面我們可以慢慢總結出來。

因為我以前在互聯網行業創業,也在互聯網上市公司待過,所以就先談談我的想法。

給我的感覺就是:在互聯網行業創業與在區塊鏈行業創業,在思路和想法上是完全不一樣的。舉個栗子:互聯網公司創始人跑路是壞事,比如馬云跑路就不是好事,但是在區塊鏈里面,可能是相反的,我們認為中本聰跑路,創造了一個很大的價值,即“去中心化的價值”,在互聯網人看來,這絕對是個奇特的腦回路!

但是,這兩者有一個共同的起點,就是發現市場痛點,也就是市場需求。當發現需求之后,同樣也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在互聯網行業,我們會根據痛點做競品分析,開發新產品品,做推廣宣傳,來加強運營,慢慢積累用戶,掌握大量數據形成行業壁壘,達到壟斷控制產品等等,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談的“中心化”了。當產品設計出來之后,站在互聯網思維,我們會更加考慮它的性能、用戶體驗等,把產品做大做強,擴大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影響力,然后進行融資乃至上市,這是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標準發展路線。最近的上市的拼多多、美團等等,就是這樣典型的路子。

而區塊鏈創業則是在發現用戶痛點與需求后,考慮如何將產品做出來。但做出來后并不是考慮如何更好的去中心化與控制產品,而是讓社區去驅動,待產品開發完成后進行推廣,從而讓更多的社區用戶使用,所以區塊鏈項目,社區的運營和維護,凝聚共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考慮的不是賺用戶的錢,經濟模式完全不一樣,區塊鏈內在的激勵機制是讓創業者、開發者、社區用戶擁有共同目標,把項目做好、推廣好,因為創業者擁有整個項目大部分的Token,項目做好了之后大家都會有更多的回報,實現多贏。所以這兩個經濟模型是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也是不一樣。

從互聯網的進化發展來看區塊鏈,我們可以預料: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我們終將會迎來一個“區塊鏈+”時代,這個時候區塊鏈必將成為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同時區塊鏈也會與其他新一代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為我們構建一個更加高效智能的社會,為人們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

關鍵字:發展互聯網

本文摘自:魔牛財經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高邑县| 高阳县| 宝兴县| 竹北市| 固安县| 那曲县| 康定县| 聊城市| 定远县| 岳西县| 康保县| 驻马店市| 温州市| 阿拉善盟| 巫溪县| 江都市| 柘城县| 安国市| 惠东县| 乌兰县| 太保市| 元江| 新晃| 康马县| 苍溪县| 凤冈县| 韶关市| 抚远县| 蛟河市| 牡丹江市| 五河县| 吐鲁番市| 罗山县| 盘山县| 衡阳市| 绿春县| 泸西县| 白水县| 曲水县|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