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區塊鏈應用研究院院長兼公鏈事業部總經理袁煜明在演講時判斷,區塊鏈行業未來有六大趨勢的邏輯:滲透、應用、并購、用戶、代際和性別。他將區塊鏈生態劃分為五個板塊:硬件和基礎設施、平臺、中間層、第三方服務和應用。而對于區塊鏈的發展,袁煜明在現場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解讀。
以下是袁煜明的演講實錄,由投中網編輯整理:
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交流,關于區塊鏈的生態、構建和落地。由我談談我的理解和想法,我分為三部分:
第一,梳理區塊鏈生態的五部分。
第二,對于未來的六大趨勢的預判。
第三,對于區塊鏈技術路徑的分析、前瞻和判斷。
梳理區塊鏈的生態,總體來說可以分為五個板塊:硬件和基礎設施、平臺、中間層、第三方服務和應用。不同的劃分略有差異,總體可以這樣區分。
關于硬件,現在硬件是整個市場最賺錢的一部分,現在要上市的幾家是做礦機的公司,他們的收入利潤比很多幣圈公司更大,這一塊有很多路線,包括ASIC和GPU挖礦,短期來看他們是共存的局面。未來挖礦會有一定的變化,體現在兩種:一是低能源挖礦,你不再消耗這么多資源和能源挖礦。二是把資源能源用在更有用的地方上,如科學計算等方面。把計算過程用于有用的東西上,如科學計算、基因測序等。
冷錢包,我們知道現在有很多專用的硬件錢包、冷錢包,有很多相對比較成熟。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探索能否把這個東西跟手機、消費電子產品結合起來,它的便捷性和普及性更高。人民群眾很簡單,希望最方便,最好截屏、復制粘貼。這種方式并不安全,最好不要截屏、復制,而是手抄,最好不要抄在一張紙上,應該多抄在幾張紙上。如何把安全性和便捷性結合起來,目前不太清晰,未來有待進一步開發。
公鏈平臺,2018年是公鏈的元年,一大批公司在做區塊鏈公鏈,剛開始很多人想如何有更高的TPS,大家慢慢發現TPS并不是唯一的標準,包括跨鏈互操作性、對開發者友好都是非常重要的剛需。
中間層和公鏈一樣都屬于基礎設施,公鏈吸引的注意力比較多,我們認為中間層也有巨大的合作機會,也是區塊鏈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只有完善這些基礎設施,才能讓更多的Dapps發展,像分布式存儲、交易、加密服務、安全服務等,這些屬于中間層,都很重要。
服務層,公鏈可能沒那么好做,挖金子也不容易,2018年以來很多公司選擇做服務,包括交易所、錢包、社區、行情資訊、研究機構在陸續的成立。大家的切入點不一樣,有些從資訊切入、社區切入或者錢包切入,主要想法是搶占用戶的入口。做資訊可能會做行情,做錢包希望做交易,都希望把這些東西融合在一起。
應用層,目前它還處在相對前期,相比于前面幾個來說屬于前期。一個行業只有它有落地的應用,才能帶來這個行業真正的發展。我們這里列了很多。目前來看比較快的,像游戲,它完全是線上的,用戶群體對新的東西接受度比較高,它很多時候有社區的屬性。網易最近給易雪寒做了區塊鏈的改造,很多公司在嘗試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等。
目前做應用的有兩種:一種是大公司,像微軟、IBM,國內的像騰訊、富士康等,他們在做區塊鏈的改造。他們有資源平臺的優勢,可能不會一下子有特別大的決心來做。另一種是創業公司自己搭平臺做。很難說哪種方式推得更好。
我們判斷區塊鏈行業未來有六大趨勢的邏輯:滲透、應用、并購、用戶、代際和性別。
滲透,加密金融向傳統金融滲透,很多時候大家比較喜歡說的一個詞是普惠金融,區塊鏈對于發展普惠金融很有價值,尤其在很多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中心化機構已經喪失原有的信用,導致難以開展金融服務,普通老百姓難以享受。區塊鏈可以做到去信任,讓更多的老百姓可以享受金融服務,這是一個很大的應用方向。
應用,最開始大家是基于區塊鏈+應用場景,先有鏈,在鏈上做開發應用。類似加密貓,它是基于以太坊的。另一種邏輯是應用場景+區塊鏈,先有應用場景,把部分重要的東西上鏈,這會更加普及,也是應用性更廣泛的模式。很多時候原生的區塊鏈應用難以一下子有很大的應用場景或者用戶群體,傳統的模式已經有很大的群體,“區塊鏈+”的改造是重要的方向。
并購,這個邏輯是我們今年5月份發的報告中提出的,由于在傳統金融市場中有很多IPO,也有很多人做數字資產的眾籌。傳統金融市場在并購、重組,市值大的公司并購市值小的,這是資本市場常見的打法。5月份時,我們判斷未來在數字資產市場也會出現很多市值大的資產收購有流量、有資源的公司。非常高興的看到當時的預言在幾個月后逐步變成現實,包括最近看到幾個比較大的實踐,比如波場收購BItT。
用戶邏輯,全球以太坊錢包地址數是3400萬,這個數據是幾個月之前的,現在可能不止。很多時候一個人不止一個錢包,可能有多個錢包,實際上可能是2000萬,中國大概只有百萬,有沒有一些人沒有錢包,只有交易所的地址?可能也有,但這個比例應該不會很多,大部分交易所用戶也會有自己的錢包。估摸下來,整體市場規模是千萬甚至是小幾千萬的量級,這只占世界人口的0.3%,互聯網用戶群的0.5%的比例。它基于已經有40億用戶這么大的基數下,千萬級的用戶非常常見。區塊鏈只有小幾千萬用戶,中國只有幾百萬,這種情況下想出現千萬級的應用是不容易的。首先,更多的人參與到數字資產中,大家不要覺得見人談談都知道區塊鏈。事實上真正了解的,真正擁有數字資產的很少。
代際,從年紀到普及,以往是24-35歲為主要群體,這個比例比之前降低了一些。我們的爸媽學會玩這個,這個行業的普及率就會變高。
性別,目前來看不到20%是女性,今天在場的比例比較高,說明在高凈值人群中率先對區塊鏈滲透。未來我們要更多的向女性滲透,像淘寶、打游戲,開始都是男生玩的,后來越來越多的女生參與其中,這個行業才能繁榮。
區塊鏈技術路線分析,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P2P網絡,當時還沒有區塊鏈。
第二階段,分布式賬本,通過一個群體去中心化的記賬,這是2.0。
第三階段,分布式經濟,通過Token的方式把大家連接起來,讓生產者、使用者連接在一起。
目前的技術瓶頸主要是三方面:
第一,可擴展性。
第二,隱私性。
第三,互操作性。
可擴展性,如何落實TPS,我們做了三種路徑,L0在網絡層提高網絡傳輸的效率,從而提高TPS.L1是在區塊鏈本身,用改進共識機制、改進交易驗證過程等提交。L1是該干嘛干嘛,一定要簡潔,保證其安全性。你在鏈下,TPS要多高有多高,重要的東西才上鏈。
隱私性,前兩天有一部電影《反貪風暴》是說用比特幣行賄,最后查出來了。只有古天樂躲過一結。雖然不知道比特幣背后的人是誰,但它的地址是所有人都可以查到的。這不太好,現在很多人也考慮用不同的方式達到隱私性。如何做到隱私性和可監管性是一個矛盾。
互操作性,未來很有可能不是單條鏈,如何實現鏈與鏈之間的互操作性,跨鏈流通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