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
中心化運營和分布式實現并不是矛盾的。這就是為什么銀行、金融這些極為中心化的行業會首先將區塊鏈技術納入他們的體系。一般來說,采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運營系統,其成本會降低到常規系統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
但缺失激勵層的所謂“無幣區塊鏈”只是相當于一輛比馬車設計精巧但沒有油而無法上路的汽車。良性的通證經濟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將會是區塊鏈系統必不可少的要素。
滴滴或Uber的實質都是車輛在移動通信平臺的租賃,區塊鏈版本的打車應用至少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現在主要的阻礙是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具體如何判斷一個項目是否靠譜,要看發幣目的。任何以割韭菜為目的的項目都是不靠譜的,如果是傳統營銷模式的區塊鏈創新,則是靠譜和值得鼓勵的。
無幣區塊鏈相當于“馬拉汽車” 良性通證經濟必不可少
金融界:您在文章中指出,區塊鏈終究只是一種底層技術,其技術價值并不一定能創造足夠大的社會價值,真正能讓區塊鏈實現價值轉換的,是具有改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通證與通證經濟體系。那您如何看待“無幣區塊鏈”?
王飛躍:我們提出的區塊鏈六層模型中把區塊鏈基礎架構自底向上分成了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其中,激勵層對應區塊鏈系統中的通證經濟。如果將區塊鏈系統視為一輛汽車的話,那么數據層相當于基礎硬件配件、網絡層相當于電路和油路等傳導系統、共識層相當于最核心的引擎和動力系統、激勵層相當于汽油和潤滑系統、合約層相當于高級自動化功能,而應用層則是具體的使用場景。
由此可見,缺失激勵層的所謂“無幣區塊鏈”只是相當于一輛比馬車設計更為精巧但沒有油、無法上路的汽車,不能應用于無信任的公有鏈環境,而只能在半信任環境的聯盟鏈甚至是全信任環境的私有鏈中使用。因此,如果做個比喻的話,無幣區塊鏈相當于“馬拉汽車”。要使汽車服務于千家萬戶,就必須有汽油和潤滑系統。
從這種意義上講,只有集成激勵層的通證經濟,才能使得區塊鏈真正應用于共有鏈環境,才能激發社會群體的積極性、形成所謂的DAO、才能涌現出社會智能。因此,良性的通證經濟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將會是區塊鏈系統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流通在未來區塊鏈和智聯網上的智能介質。
當然,存在就是合理,無幣區塊鏈作為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系統的折中,在中國也有存在的土壤和實現的價值。
畢竟,中心化運營和分布式實現并不是矛盾的。這就是為什么銀行、金融這些極為中心化的行業會首先將區塊鏈技術納入他們的體系。一般來說,采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運營系統,其成本會降低到常規系統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對于任何盈利性的組織,這都是非常有吸引性的。能源和電力行業也是一樣,聯盟鏈、私鏈等完全可掌控的區塊鏈,將會為經濟管理提供革命性的革命和效率。
“發幣目的”是判斷項目的標準 傳統營銷模式的區塊鏈創新值得鼓勵
金融界:有專家指出,區塊鏈是嚴肅小眾的領域,面向大眾的項目基本都有問題,您認同嗎?
王飛躍:這個問題非常關鍵。沒有必要糾結于大眾化,與大家的直覺正相反,非常意外地,區塊鏈賦能的是小眾經濟,這也是前段時間一位區塊鏈從業者的觀察和切身體驗。區塊鏈的靈活性與高效性,使得眾多小眾經濟圈迅速形成。且不同于移動網絡經濟時代,區塊鏈下的各個小眾經濟圈之間是共存共榮的關系,而不是大魚吃小魚的關系或者競爭關系。因為社會是多樣的,社會的需求也是多樣的,各行業單一性經濟無法支持這種多樣性需求,但是,區塊鏈可通過提高社會效率,賦能多樣性經濟,促使更多姿多彩的小眾經濟形態出現,這也是區塊鏈給予的意外收獲。
目前,國內區塊鏈領域還是產業領先、科研相對滯后,導致市面上的項目因為缺乏理論支持而有問題。與國外注重理論研究相比,國內產業領先、應用場景豐富,現階段完全由市場實踐驅動。而學術研究方面,與國際區塊鏈研究加速發展的態勢相比、特別是國際上不斷涌現的高質量工作論文和白皮書相比,國內區塊鏈研究雖然已從2015年學術論文的“不毛之地”發展為目前的“遼闊草原”,但仍缺乏高質量、引領性的學術研究和模式創新,距離“茂密森林”尚有不小的距離。
具體如何判斷一個項目是否靠譜,要看發幣目的。任何以割韭菜為目的的項目都是不靠譜的,如果是傳統營銷模式的區塊鏈創新,則是靠譜和值得鼓勵的。
打車鏈早已存在 但滴滴事件并非技術問題
金融界:滴滴乘客遇難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據說已經出現可以替代滴滴的區塊鏈打車應用,是真的嗎?這類技術未能普及的主要障礙是什么?
王飛躍:目前確實有區塊鏈版本的打車應用,而且至少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類似的應用包括Lazooz和Arcade City等(注:我們2016年Towards Blockchain Based ITS文章曾經專門作為一個案例介紹)。這些應用主要致力于搭建一個去中心化的交通共享經濟平臺,解決滴滴或Uber這類中心化系統可能存在的價格操縱等問題。
以Lazooz為例,任何用戶都可以在其手機或移動設備上安裝Lazooz這個DAPP,成為區塊鏈系統的礦工(Road Miner);所有的共享拼車數據都會被去中心化地驗證和存儲在Lazooz區塊鏈上,礦工們采用Proof-of-Movement共識算法、行車過程中使用Lazooz的里程越多,挖到的Token(稱為Zooz幣)越多,為系統貢獻的數據也越多;整個系統并不存在滴滴這樣的中心化平臺,而是由所有礦工和用戶通過投票來達成重大決策。這是一種比較新穎的區塊鏈應用,也是未來社會交通和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
至于為何沒能大規模推廣,現在主要的阻礙是區塊鏈技術尚需進一步成熟,系統開發也需進一步完善。當然,滴滴事件本質上是人的問題、而非技術問題。區塊鏈技術并非萬能。
金融界:您指出,區塊鏈可以將注意力和吸引力變成商品,能否具體給我們科普一下如何實現?這是個理論構想還是已經付諸實踐的案例?
王飛躍: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當一種ICO發行時,必定是依托于某種極其吸引人眼球的新的價值理念或愿景,這就是將注意力和吸引力轉換為商品。而發行ICO的機構或組織,如果技術、經濟或政治基礎越堅實,往往ICO價值就增長越快,這就是把信任轉化為商品。當前數以千萬計的ICO無一不是利用這種原理。
公司越大、ICO越可靠,做一個極端的假設,如果美國或中國國家發行ICO,會怎樣?
人們的認知尚局限于比特幣系統 技術進步已經極大地提高了區塊鏈效率
金融界:市場上很多人認為,區塊鏈是一種很笨的技術,需要多節點備份數據,所以它是效率低下的。為何您在文章中指出這是一種“高效”的技術呢?
王飛躍: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方面超出現在的中心化系統,則必然在某些方面做出讓步,主要體現在效率。區塊鏈業界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所謂的“不可能三角”,即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程度、安全和效率不可得兼。因此,與主流中心化系統相比,區塊鏈技術的效率的確不高。然而,區塊鏈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會極大地提高整個社會、組織和企業生態系統的運行效率,主要體現在提高數據安全性、降低信任成本、利用智能合約實現管理/法務/財務自動化。從這種意義上講,區塊鏈是“高效”的技術。
同時,關于區塊鏈性能低下的觀點,大多還是局限在對比特幣系統的認識不足,實際上現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非常快,各類新型共識算法使得區塊鏈系統不必依賴高耗能低效率的工作量證明過程,而各種新型數據結構(例如有向無環圖DAG和哈希圖HashGraph等)可以極大地提高區塊鏈的并行程度,這些都已經極大地改進了區塊鏈的效率。
未來,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仍然會存在,但我相信技術的進步會使得不可能三角的帕累托邊界Pareto Frontie極大地拓展。換句話說,與當下相比,未來的區塊鏈會同時更加安全、高效和去中心化。技術本身并無“聰明”和“笨”之分,能夠解決問題的技術就是好的技術。
金融界:您喜歡玩游戲嗎?您說的平行智能系統是否就是一種類似游戲的虛擬驗證系統嗎?現在市面上的區塊鏈項目(例如以太坊)都只能通過硬分叉實現升級,或者都只能采取真人進行產品試驗,您提出的平行智能試驗方法,何時才能普及?
王飛躍:平行智能就是游戲的科學化、常態化。平行區塊鏈就是平行智能在區塊鏈技術中的應用。未來每個實際上線的區塊鏈系統,都必須有三類人工的區塊鏈系統與之伴生,一類是實時采集和記錄區塊鏈系統大數據的“記錄型態”區塊鏈、一類是超前預測和分析區塊鏈系統演變趨勢的“預測型態”區塊鏈、一類是與實際區塊鏈系統平行共生、協同演化,隨時指導和優化實際區塊鏈系統的“引導型態”區塊鏈。有了這三類人工區塊鏈,就可以引導實際區塊鏈逼近人工區塊鏈,而非反之。
目前的區塊鏈系統,分叉只是處理異常狀態時不得不使用的手段,而實際上平行區塊鏈的一種可能方式就是分叉的常態化,不僅有硬分叉和軟分叉這類“實分叉”,而且還要有無中生有的“虛分叉”,要按照可能的計算實驗場景設置生成大量的虛分叉,從計算角度評估每個虛分叉的“適應性”、或者讓礦工根據實際收益在多個或實或虛的分叉中做出最優選擇,實現分叉的優勝劣汰和平行優化。這在未來應該成為常態。
我們的平行智能理論方法已經在智能交通、能源、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有實際成功案例,往后會爭取盡早應用到區塊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