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技術本質源于比特幣的加密法,是透過復雜的公共鑰匙和私備鑰匙構成的一個體系。
比特幣和區塊鏈之間,存在著四個共同要素:共享賬目;智能合約(智能契約);能有效、徹底地保護隱私權;參與者彼此無需討論的共識。以上四要素中,有著強烈的依存關系。在上述的四個方面中,核心是所謂的智能契約。所以,可以將區塊鏈定義為一種智能契約形態,區塊鏈的技術需要保障智能契約永遠不被傷害。
不僅如此,在維系智能契約相互信任的同時,還能夠實現互相不侵犯彼此之間的隱私權利,每個參與方決定多少權利可以公開和分享。總之,區塊鏈的所有參與方并非是被動的,一切行為都處于可控的范圍。
在當今社會,人們面臨兩個問題:
其一,財產的貨幣化。在農工社會,財產也許是一塊土地或者是黃金、白銀、住房、工廠、機器。 但是,現在人們財富的基本形態是貨幣形態,不得不將貨幣存入商業銀行。可如何保證所選擇的是沒有風險的商業銀行?沒有可能,也就是說,人們的身家性命其實是掌握在不能控制的金融系統上。
其二,現在人們的身份需要政府機構或者商業機構背書,例如身份證、駕照、保險卡。上述兩個問題,從身家性命到身份證明,都需要和國家或者金融機構建立密不可分的關系。
于是,就會發生一系列問題。
首先是信用危機,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都存在破產的問題;其次是這些機構的效率問題;第三是成本問題,時間成本、金錢成本;第四是便利問題。
而區塊鏈的發明和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困擾。因為,區塊鏈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人們可以主動控制隱私權,可以通過智能契約實現對自己財富的監督,同時擺脫對自己身份確認的被動狀態,不再會發生如何證明“我是我”的情況。
當然,區塊鏈對政府、企業、銀行,也都具有正面意義。對于政府來講,它也可以用區塊鏈和民眾建立新的契約關系。對于企業和金融機構來講,可以通過區塊鏈與用戶維持更穩定的關系,克服用戶過去所存在的各種擔憂的問題。
現在“區塊鏈熱”背后的最大意義在哪里?
運用和使用區塊鏈還是需要技術投入和資本投入的。現在的“區塊鏈熱”,幾乎每天都有區塊鏈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新消息,各類區塊鏈技術體系層出不窮,涌現出很多新生代的區塊鏈技術體系。
這樣現象的意義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經濟意義。區塊鏈可以引發交易活動的成本,單位所投入的時間、金錢和人力下降。也就是說,區塊鏈首先帶來的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就是節約,估算可以省下一萬倍以上的成本。區塊鏈還造成小額貨幣交易比重上升。例如,阿里巴巴產生的支付寶和余額寶,本質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區塊鏈,構建了民眾和阿里巴巴之間的一種契約。 阿里巴巴不是銀行,卻有銀行的部分功能,代表金融體系的演變方向。
第二,社會意義。區塊鏈會重新組織市場、重新組織社會、重新組織和用戶的關系。區塊鏈還會推動社會成員的自組織。區塊鏈的參與者,一定是自由的,沒有強制性。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有那么一天,人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區塊鏈實現自己的需求,意味著形成一種新的社會運行體系。至少,理論上說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政治意義。區塊鏈已經顯現了對民主制度的改造價值,例如為直接民主提供了技術支持。
中國大陸區塊鏈技術為什么能在全球執牛耳?
首先,中國對區塊鏈的進取心,這種進取心來自于大國心態。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是典型的后發優勢模式,中國顯然希望在區塊鏈的開發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其次,中國的金融界對區塊鏈有著強烈的敏感性,在人民銀行倡導下,希望將區塊鏈技術作為新金融手段之一,故全力以赴推進。
中國擁有開發和應用區塊鏈的足夠人力資源。
在中國,已經有相當多的機構和企業,在并不知道區塊鏈原理和技術的情況下,已經做了具有區塊鏈特征的工作。當它們理解為區塊鏈之后,有效地改善這些產品,阿里巴巴就是一個典型。
數字貨幣的根本意義是什么?
當代經濟面對的問題很多,最重要的是國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法幣價值基礎的穩定問題。這種情況在“布爾頓森林貨幣體系”瓦解之后,越發嚴重。
以中國大陸為例,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1分錢是錢,1萬人民幣已經是富人的尺度。今天,是以元為單位,分錢已經喪失存在意義。1元是1分錢的100倍,所以,過去1萬元就是有錢人,現在至少要乘100倍,就是100萬。
其實,100萬的購買力也是有限的。在一線城市,100萬人民幣只能購買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屋。2008年爆發世界金融危機,主要國家都實行貨幣供給寬松政策,不僅本國貨幣貶值,且帶動了他國貨幣貶值,民眾不得不承擔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的后果。
總之,現代人類的最大悲哀,就是只有拼命工作,方有可能使得自己的收入跟上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所以,如何維系貨幣的價值,是人類的共同性大課題。從理論上說,貨幣的非國家化是一種選擇,數字貨幣提供了一種選擇、一種實驗。
在世界經濟歷史中,已經發生過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以后還會發生危機,如果世界發生不可預期的和完全失控的金融貨幣危機,數字貨幣很可能將是一個重大的解救方案,所以,千萬不要低估這類貨幣對人類的潛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