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2日,美國優步公司承認,該公司在2016年10月遭黑客攻擊,造成全球范圍內5700萬名客戶和司機的個人信息泄露。事發后,這家打車軟件服務運營商并沒有及時通知信息遭竊的用戶和司機,也沒有向監管部門報案,而是向黑客支付10萬美元讓其刪除竊取的數據,并隱瞞長達1年,直到媒體曝光。(11月24日 《人民日報》)
作為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優步通過創新科技為乘客和合作司機高效即時匹配,提供安全、高效、可靠、便利的出行選擇,自2014年2月進入中國以來,優步曾經是很多人的出行選擇。而隨著去年8月,優步中國被滴滴出行收購后,便淡出國人視線。如今,又重新成為了輿論的焦點,卻是因為數據外泄這樣的負面新聞。據報道,去年10月,該公司遭到黑客攻擊,全球范圍內5700萬名客戶和司機的個人信息泄露,且優步向黑客支付了10萬美元以換取刪除被竊取的信息。如今,此事被媒體曝光后,優步陷入了輿論漩渦。不過,作為深處信息洪流中的我們,也應該深受警醒。
很多人感慨,這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服務、大數據平臺、大數據分析等成為了熱門話題,而與大數據有關的行業,也被譽為是極為有前景的行業,基于對用戶數據的收集,而了解用戶衣食住行等等習慣,甚至掌握了各種隱私數據,在海量信息面前,還愁生意不好做么?所以很多人對大數據“摩拳擦掌”,想要一試身手,分一杯羹。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卻發現,這些所謂的大數據利用,卻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邊緣。信息濫用、信息販賣、違規竊取信息,已經讓公眾感到個人安全形勢越來越嚴重,自己仿佛成為了 “透明人”,而需要付出的,可能是個人財產損失,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之所以會出現這么多違規違法行為,就在于掌握大數據的行業、企業、單位,并不完全具備保護客戶個人信息隱私的能力。國際大公司優步尚且如此,我們習以為常的打車軟件、外賣平臺、網貸公司、購物平臺等等,真的準備好了么?是否已經能夠拍著胸脯向客戶保證,自己公司絕對沒有“內鬼”出賣信息?如果這都不敢保證,當面對那些無所不用其極的黑客攻擊時,又能期望其有多大作為呢?能夠做的比優步好么?
很多人迫切地想收集大數據,迫切地想利用大數據,但是,優步的數據泄露應該給這些人以警醒,自己真的準備好了么?我們的硬件設備、軟件設施真的已經足夠抵御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