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監測統計,2015年全球的數據總量為8.6ZB,這相當于儲滿86億個1TB的移動硬盤。目前,全球數據總量的增長速度在每年40%左右,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40ZB。面對體量如此巨大的數據,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早在1980年就已經意識到大數據的價值,稱其是“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然而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元年卻是2012年。在這一年,美國推出《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啟動了美國國家大數據戰略;英國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在大數據和節能計算研究上投資1.89億英鎊,以帶動企業在該領域的投資;日本在新一輪IT振興計劃中將發展大數據作為國家戰略層面提出。除此以外,同樣在這一年,用戶日志管理公司Splunk上市,成為大數據第一股。
繼美英日之后,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德國、新加坡以及印度等國紛紛布局大數據領域。中國在2014年首次將大數據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2016年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2017年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281億美元,同比增長22%。預計到2027年,全球大數據產業規模將達到約970億美元。
另一方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168億元人民幣,大數據項目建設快速增長。此外,中國大數據領域投融資持續升溫,2012年至2016年,大數據領域投融資事件超1600起,其中2016年融資額同比增長率達189.7%。從技術方面來看,中國大數據創新動力顯著增強。2016年,大數據領域專利申請數量達到634件,為大數據行業創新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長城戰略咨詢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有機會引領全球大數據產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在海量的數據供給、活躍的創新生態和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三個方面擁有全球領先的優勢,有望成為全球大數據創新最活躍的地區,并有很大機會引領全球大數據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