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沈陽興隆大家庭在2002年8月開業,沈陽有了第一家城市商業綜合體,此后這種集購物、餐飲、娛樂、文化、商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商業模式,在沈陽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逐漸改變了以往傳統百貨商場單一業態的經營模式。那么,愛逛街的您知道咱沈陽有多少家商業綜合體嗎?哪個區最扎堆兒?面對電商的沖擊,它們的日子好過嗎?7月16日,沈陽市統計局發布沈陽市城市商業綜合體大數據,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城市商業綜合體17家,總營業面積110.6萬平方米,商戶從業人員達2.2萬人,全年客流量達1.8億人次。
經營業態以購物、餐飲為主導
從總體看,零售業是全市商業綜合體的主要經營業態,也是銷售的“巨頭”,尤其是大型生活超市、服裝鞋帽日用品的零售專賣店和專業店,成為拉動消費的主力軍。2016年末,城市商業綜合體中零售業的營業面積為68.8萬平方米,占全部營業面積的62.2%,全年實現銷售額78.9億元,較上年增長12%,占銷售額總量的73.4%。
而全市商業綜合體內餐飲業的營業面積為14.4萬平方米,占全部營業面積的13%。綜合體內舒適的就餐環境、新穎的餐飲品牌、優良的用餐體驗,給市民外出就餐更多的選擇。全年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6.5億元,較上年增長38.6%,占銷售額總量的15.3%。
此外,與傳統的百貨商場相比,城市商業綜合體以其豐富多樣的業態,尤其是屬于其他服務業類的影院、游樂游藝、KTV、教育培訓、健身養生等對客流量的帶動起到了重要補充作用。2016年末,全市商業綜合體中其他服務業營業面積為27.3萬平方米,占全部營業面積的24.7%,全年實現營業額12.1億元,較上年增長2.1%,占銷售額總量的11.3%。從其他服務業細分行業看,全年營業額從高到低依次為電影院6.1億元,比上年增長1.7%;游樂游藝3億元,比上年增長8.7%;健身養生1億元,較上年增長22.6%;教育培訓0.9億元,較上年下降4.6%;其他0.7億元,較上年下降24.6%;KTV 0.4億元,較上年增長2.2%。
沈河區、鐵西區最扎堆兒
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城市商業綜合體17家,較上年增加4家,占全省比重為31.5%;城市商業綜合體共有從業人員2.2萬人,其中,零售業從業人員1.1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50%;餐飲業從業人員0.7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31.8%;其他服務業從業人員0.4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18.2%。可見,城市商業綜合體在為商戶提供統一經營場所的同時,也發揮了帶動就業的作用。
實際營業面積110.6萬平方米,占全部可出租(使用)面積的83.9%,租金總額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實現銷售額107.6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全年總客流量1.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5.6%。
從區域分布看,沈河區、鐵西區分別以5家綜合體居首,和平區、大東區分別以2家綜合體并列第3,皇姑區、渾南區和于洪區分別以1家綜合體位于其后。可見,全市17家城市商業綜合體全部位于市區以內,縣(市)目前尚無城市商業綜合體。
總營業面積110.6萬平方米
2010年以前,沈陽市開業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僅有6家,2010年后,沈陽市的城市商業綜合體不斷涌現,2010-2016年沈陽市共有11家城市商業綜合體開業。
從營業面積看, 17家城市商業綜合體總營業面積110.6萬平方米,相當于155個標準足球場。營業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有1家,5-10萬平方米之間的商業綜合體有9家,5萬平方米以下的商業綜合體有7家。
從客流量看,17家城市商業綜合體全年客流量達1.8億人次。全年客流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商業綜合體有7家,客流量在100萬-1000萬人次之間的商業綜合體有8家,100萬人次以下的有2家。
從發展“數量”轉變到重視“質量”
雖然全市城市商業綜合體整體經營較好,為全市商貿流通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休閑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仍存在區域分布不均衡,同質化競爭嚴重,經營業態發展不平衡,商戶成熟度較低等問題。由于競爭激烈,現在毛利率比以往普遍下降。
目前,沈陽商業綜合體主要集中在沈河區和鐵西區,這兩個區的商業綜合體共10家,占總數的近六成,呈現較高的集中度。僅在沈陽著名的中街商圈,就集中了4家城市商業綜合體。在居民購買力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業態類似的各大商業綜合體之間競爭激烈。同時,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居民消費習慣和方式發生著巨大變化,消費結構也在轉型升級,綜合體中以傳統零售為主的商戶銷售業績不可避免受到沖擊。一業獨大的零售業尚不能支撐城市商業綜合體未來全面穩定健康發展。
統計人士認為,今后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建設,可以考慮在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框架內,建立由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大型商業網點項目會商制度,合理安排項目規劃。可以根據人口分布、環境交通和資源配置進行充分論證,減少項目重復建設,從發展“數量”轉變到重視“質量”上來。經營中的商業綜合體要根據所處的地域特點,結合居民的消費習慣,因地制宜調整經營模式。比如在居民區集中的綜合體,要以滿足大眾消費需求為本;在新區的綜合體,則要增加品牌凝聚力,吸引高端名品入駐,提升商業層次,吸引周邊消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