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進入心儀的大學,不僅要考得好,還要志愿報得好。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等新技術、新理念也被引入到高考志愿填報中。最近,市面上出現了不少志愿填報網站、APP或服務機構等,“高考志愿不用愁,高科技軟件來幫你”的宣傳在網上隨處可見。然而媒體調查發現,這些“高科技”“大數據”“專家”并不是都很靠譜。
《大數據時代》在定義概念時特別指出,不是只要有很多或很大數據就可以稱為“大數據”,它是關系某個現象的數據。縱觀這類關于填報志愿的“大數據”,雖然打著“新技術”旗號,但玩的都是些套路。如有考生下載輸入高考地區、預估分及目標地區,1秒鐘就能給出可沖刺、穩妥和保底三種學校推薦,并初步顯示推薦結果。但有人發現,不同APP的推薦結果并不一致,這大概能說明其數據來源并不可靠。倘若點進詳情了解,就會發現“新技術”的真面目其實是“收費”倆字,且不同項目收費具有梯度性,幾百元只能“沖刺”一下,上萬元就可以“保底推薦”,而無論何種推薦,最后大都會變成人工咨詢服務。這就不難明了,這些“大數據”服務機構,很可能是早年一些咨詢機構搖身所變,只是時代在變,營銷策略也變了,搭上互聯網這趟快車,雖然打扮得更時髦專業,但里子恐怕并沒有變。
“大數據之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曾說,數據提供的只是具有共性的參考答案,最后作出決策的還是人類自己。即使拋開數據不談,高考填報志愿也不見得有“共性理念”,最后都要落腳為考生個體化的選擇。不可否認,咨詢服務機構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比不少家長更了解“行情”,主要包括更詳細的招生政策、更具體的高校與專業信息,如學校特色、優勢及專業學科、學校環境等,但這些內容只能作為參考要素,無法代替考生作決定。再拿分數線和相應估算來說,歷年錄取情況確實有一定參考價值,然而這種參考價值并不穩定,會隨著不同情況的細微變化而被打破。最后,每個考生面臨的情況都不盡相同,特別是一些個性化的因素,不僅“高科技”看不出來,其父母也未必能知曉。根據上述情況,填志愿是一件具有風險性又極具個性化的事情,應該盡量由考生自己作選擇。
我們可以把那些求助咨詢服務的考生分為兩類,一種是有明確興趣愛好或者隱約有選擇傾向的考生,一種是沒有相關概念、對自己認知也較混沌的考生。對于前者,應該幫助考生評估好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特點,助力考生作出個性化的選擇。對于后者,考慮到其也有普遍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要給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筆者認同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城市,其次選擇學校,最后考慮專業。這并非說專業不重要,而是說如果專業暫不清楚,可以選擇那些資源優勢更為明顯的區位和學校,況且,專業知識既能通過換專業、輔修學位等方式獲得,也能靠課堂外的主動學習獲取,而城市和學校很難改變。相較于學校,大城市的資源優勢又更為明顯,值得慶幸的是好學校往往位于大城市,可以大大減緩考生的“選擇焦慮”。
如果說高考成績“成敗定人生”,那么高考志愿的填報也同樣關鍵。無論是專家的“一對一”咨詢,還是他們所推出的“大數據”服務,都不可過度依賴和相信。每個學生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判斷和認識,應該通過測評、溝通等方式把它提取出來,再聽取老師和家長的意見,綜合研判和分析,最后作出屬于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