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數據最近廣受社會各界關注,尤其是高考填報志愿階段和畢業季更是如此。目前從事教育大數據服務的相關機構眾多,如何科學看待教育大數據在個性化學習、選擇專業、理性就業等方面的作用?今天本報組織了部分專家和高校管理者分別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進行探討。——編者
最近,由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畢業生戴威創辦的ofo小黃車火了,這家創立于2014年的國內首家共享單車公司,首創無樁共享單車出行模式,致力于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和市民上下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已完成D輪融資,估值巨大。
共享單車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基于移動App和智能硬件開發,結合現今最先進的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技術,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校園交通代步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廣大市民提供便捷經濟、綠色低碳單車出行服務。
眼下正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季,也是今年剛參加高考的學生選擇專業的關鍵時間節點,教育大數據能夠給這些畢業生和準大學生們“算”出點什么人生的門道來嗎?
教育大數據能有啥用
每個人的人生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那么什么是大數據,教育大數據有啥用,能夠在關鍵時刻給我們提供選擇的科學依據嗎?
實際上,大數據是一個相對概念,是相對于小數據而言的,大數據并非等同于大量的數據,突出強調跨領域數據的交叉融合和數據的流動生長。在數據來源方面,不同于傳統的隨機抽樣,大數據采集的是全樣本的、即時的數據,能夠跟蹤記錄個體成長的所有過程數據,提供微觀層面分析的準確性。大數據的核心應用價值是分析和預測,谷歌工程師就曾經利用大數據技術預測了當年甲型流感的爆發。
與其他領域的大數據相比,教育大數據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采集過程更加復雜、應用模式更具挑戰性、更加注重因果關系。
教育大數據到底能夠解決啥樣的教育難題?江蘇師范大學智慧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楊現民認為,從大的方面來說,教育大數據有助于破解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破解教育方式單調化的問題,解決教育決策粗放化的問題;從個體方面來說,可以破解教育擇校、選專業的難題,推進選擇的理性化,還可以破解教育就業盲目化的難題,幫助擇業更加合理化。
楊現民舉例道,比如說你是一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可以通過大數據按照專業情況查找一下自己可能從事的行業,然后比較一下平均的薪資水平。接下來再對意向中要去的城市生活成本進行比較,收入和成本相比壓力大不大,甚至還要考慮到以后在這個城市失業以后,失業保險能否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包括將來如果繼續深造所在的區域是否有合適的學校和專業,甚至在該地區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女友,這些功能教育大數據都能夠幫你的選擇提供科學參考。
教育大數據的科學性如何體現
教育大數據能有科學性嗎?如果科學性不能保證,那不跟街頭的算命先生一樣嗎,連自己的命都算不好,怎么給別人算呢?
對于記者的這個疑問,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余勝泉表示,教育大數據之“大”并非數量之大,而是強調“價值”之大。即能夠從冗雜的數據中發現相關聯系、診斷現存問題、預測發展趨勢,發揮教育大數據在提升質量、促進公平、實現個性化學習、優化資源配置和輔助教育決策等方面的作用,因而必須是科學的才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