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雖然大數據作為一個熱門概念已經喊了很多年,中國號稱從事大數據產業的公司也是汗牛充棟。然而少人知道的是,對待數據這樣的重要資產,中國的處理能力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簡直天遙地遠。
首先是很多數據沒有存: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我國產生的數據量極為龐大,但真正存儲下來的數據僅僅是北美的7%、日本的60%,而且我國所存的數據應保護的有一半未保護。其次是存下來的數據也不用:據IDC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數據量利用率不到0.4%,大量的數據“沉睡”在各個角落,未能發揮應有的價值。
如果不從國家的角度闡述,具體對一個城市而言。數據,也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資產。未來的城市治理,就是通過數據來治理。這里邊首先是各種各樣的數據庫,包括人口庫、法人庫、地理庫、經濟庫等,然后再建立政務云、行業云、工業云,最后通過數據融合、挖掘數據、共享數據,進而支撐智慧城市。
拿一個與普通人衣食住行最相關的數據應用舉例吧,比如交通數據。我國與交通相關的部門有十多個,數據分散、開放互通程度有限,造成數據條塊化分割和信息碎片化。由于過往交通設施的建設缺乏系統性規劃和統一布局,數據的采集也面臨割裂,尤其交通還與政務、物聯網甚至醫療等多個領域息息相關,各部門數據各自獨立,同樣無法發揮數據的潛力。
此外,數據整合難度大,交通大數據不僅包括結構性數據,還包括非結構性數據,此外還有視頻、圖像等其他類型資源。如何將多類型數據進行統一、有效的整合,是個比較困難的工程。再加之由于智能交通系統的專業性、封閉性特征,以往硬件建設中的分散,不可避免形成協議不一的現象,更加阻止了業務的打通,增加整合難度。
因此,交通大數據的分析與處理具有海量性、復雜性和封閉性的特點,如何進行有效整合和利用,成為當前階段的關鍵課題。
實際上,互聯網公司的很多研究與應用方式值得借鑒。比如云計算公司會依據用戶訪問的規律,提前進行動態負載均衡,在用戶訪問高發期多投放計算能力保障運行,在高發期過去后下線能力節省資源。而對于一個城市的交通系統來說,同樣存在類似的“潮汐規律”,比如周五晚高峰,以及進出城主干道的單方向流動,都是可以預判的交通行為。那么城市交通系統是否也可以像互聯網公司的程序那樣,變得更加智能、靈活和有預測性呢?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一般城市每天產生數千萬的海量交通數據,這些數據過去往往被忽略,或不知道如何產生價值。而海信目前就通過深入挖掘,可以迅速分析出某個城市晚高峰都有哪些擁堵點,擁堵時長是多少,近幾個月的擁堵趨勢是什么樣的。進而輔助交管部門布置策略,同時自動下發指令,調度智能交通系統,提升城市的交通運行效率。
這種“喚醒沉睡數據”的能力,看似非常神奇,其實應用到具體場景中很好理解。比如司機們常常說,要能“一路綠燈”就好了。在海信自適應信號控制系統下,按推薦速度行駛,完全可以實現這個愿望。在南昌,15條綠波控制的路段,協調控制方向的行程時間平均減少30%以上,車速平均提高40%以上,交通流量提高15%以上。在青島,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完成讓高峰持續時間下降1.48小時,平均速度提高比例提高9.71%。
試想一下,僅這兩處試點就已經產生如此良效,如果將國內眾多城市或丟失或沉睡的大數據有效利用起來,將會產生多么驚人的化學反應?據2016年數據,北京市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車約3個小時。如此計算,相當于一年堵車30天,要知道,一年才有10天的法定節假日;按一生能有30年開車時間算,就相當于900天的時間都耗費在堵車上……難怪在今年兩會期間,有媒體追問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是否可以解決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擁堵問題”——人們苦于擁堵久矣。
自智慧城市的概念問世以來,從理論到實踐,智慧城市都炙手可熱。盡管業界對于智慧城市的的內涵、發展模式以及路徑并無統一標準,但如何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務中,讓數據幫助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建設能夠進行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智慧城市,將在中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發揮“突破口”的作用,甚至成為城市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新契機。
我們落后了太久,是時候追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