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將取代石油,成為未來制造業最大的能源。” 馬云一句話很形象的概括了數據即資源這一概念。這也表明大數據將從互聯網等前沿行業開始滲入近乎所有行業并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正式宣告互聯網時代正加速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向DT(Data Technology) 時代演進,大數據也成為了 DT 時代新的主旋律。
互金咖獲悉,作為引領DT時代的指導性文件,工信部今年內將發布《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目前,《規劃》已進入最后的論證和審批環節。
此前,《規劃》已征求了專家意見,并進行了集中討論和修改。《規劃》涉及的內容包括,推動大數據在工業研發、制造、產業鏈全流程各環節的應用;支持服務業利用大數據建立品牌、精準營銷和定制服務等。
早在2015 年 8 月,《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國發[2015]50號)發布,明確了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發展任務,標志著大數據已成為重要戰略資源,大數據發展將享政策紅利。
2016 年 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正式將大數據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明確要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要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的創新應用,探索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完善大數據產業鏈。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和應用的拓展,大數據技術開始創造與日俱增的社會財富并吸引更多關注和投資。
近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在北京發布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50強榜單表明,大數據類公司占比位居首席,共計14家企業上榜,分別包括天云大數據、百分點、同盾、 TalkingData、數聯銘品、冰鑒科技、金電聯行、微眾稅銀、天創信用等。上述公司無一例外均獲得了資本的親睞。在入圍企業中,絕大部分已經完成A輪和B輪融資。
我國大數據市場發展階段分析
產業變現鏈條已打通
對此,中銀國際研究員吳友文表示,2015 年是大數據應用啟動元年,雖然大數據產業鏈還沒有迎來預期的爆發,但是調研中發現大數據產業鏈依然在高速成長,未來一到兩年內實現大數據應用的全面爆發確定度較高。
據悉,大數據產業鏈主要包括“數據采集”、“數據管理”和“數據使用”三大環節。其中,數據管理一般包括“數據存儲”和“數據安全”兩個子環節;數據使用又分為“數據挖掘”和“數據應用”兩個子環節。而大數據變現“最后一公里”的數據應用環節已經快速突破,涌現出大量的垂直化應用和行業化應用優秀企業。
“目前,大數據底層軟件到數據分析技術發展已經趨于成熟,大數據生態逐漸形成,大數據產業變現鏈條已經打通。” 吳友文如是說。“我們認為,產業價值將加速向產業鏈兩端即數據源和數據應用躍遷,大數據底層到數據分析將向著工具化、管道化發展,存在較大拓寬空間。未來隨著大數據應用效果的逐步顯現,一些成功案例將產生示范效應,預計 2016 至 2018 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還將維持 40%左右的高增長。”
吳友文稱,經過對整個大數據產業鏈的調研發現,大數據底層軟件、數據強化產業以及相應的數據分析產業已經逐漸成型并加速走向成熟。海量數據經過有效的分析處理從而可以支撐大數據應用,并完成“數據信息知識決策”的一整套數據到應用變現鏈條。
在大數據的淘金潮前期,大數據底層設施包括大數據軟硬件以及數據分析等作為淘金工具必將領先產業鏈受益。不過,正如淘金潮最終的價值在于黃金而不是在于鐵鍬的販賣上,工具的進化只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整個產業的革命。
畢馬威報告亦稱,在金融科技領域,數據技術是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之一,因此大數據類公司在領先數據技術的應用和研發方面較為突出。
比如在中小企業信貸領域,少數金融科技公司開始應用復雜的量化模型和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多維度大數據基礎上,對企業信貸風險進行量化評估,但更為普遍的是綜合電商平臺交易數據、核心企業ERP系統數據或物聯網數據給予授信的產業鏈融資模式。
而且,部分企業已經開始研發或試點應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溯源和反欺詐產品,以控制信貸風險。
可見,隨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大數據創新”從單純以大數據技術為即從的業務創新模式開始抬頭并迅速被各行業所接受,并快速依靠大數據技術開創嶄新的業務模式。
大數據成兵家必爭之地
互金咖注意到,互聯網廠商作為大數據時代的先鋒,同時也是 DT 時代最大的玩家,其大數據應用技術及需求同樣領先其他行業。大數據的發展最早由Google, Facebook 等互聯網廠商的大數據需求所驅動,中國大數據市場上雖然起步晚于美國,但是仍然受互聯網廠商主導,其中各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的毋庸置疑是 BAT 三家。
順應 DT 時代潮流,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在意識到所積累數據財富變現的巨大潛力之后紛紛搭建自家的大數據平臺,并提供開放的對外接口。無疑,大數據將成為互聯網廠商未來的又一新的主要業務,并將成為一塊兵家必爭之地。
在大數據應用上面, BAT 都紛紛開發了自家的大數據平臺,其中百度、騰訊在2015 年就完成了平臺的開發上線,阿里也于今年 1 月推出了自家大數據平臺“數加”。
可以預見,在與日俱增的數據量背景下以及更多個性化的數據分析需求的驅動下,大數據的處理、分析、應用能力將決定互聯網行業未來新的競爭版圖。
屆時,當整個產業鏈條逐漸打通拓寬,成熟的大數據生態形成之后,擁有數據源的企業將掌控數據鏈上游核心資源,并有望通過數據直接變現迎來歷史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大數據交易所、交易中心和資產評估機構的陸續成立,必將促進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
我國大數據交易所和交易平臺加快成立
2015 年 4 月, 全國首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掛牌運營,面向全國提供數據交易服務,包括數據交易、結算、交付、安全保障、數據資產管理和融資等綜合配套服務;2015 年 7 月,中關村(000931,股吧)成立首家大數據資產評估中心——中關村數海數據資產評估中心。
2016 年 1 月,貴陽市政府、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等共同成立了“ 數據資產評估實驗室”,為企業數據資產進行評估、定價,讓數據產生價值,促進大數據交易市場發展。
2016 年 3 月,浙報傳媒(600633,股吧)設立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的申請獲批,注冊資本 1 億元;2016 年 4 月,中國聯通(600050,股吧)作為股東之一的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 2 億元。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數據顯示,2015 年,我國的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已達 1106 億元,較 2014 年增長 44.15%,其中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軟件和大數據應用分別占比 64.53%、25.47%和 10%。其預計到 2018 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將達 4163 億元,其中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占比將降至 45%,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占比將提升至 27%。
此外,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今年5月在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提到,未來 5 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增速將超過 50%,2020 年中國的數據總量將占全球 20%,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和全球數據中心。
不過,盡管大數據變現通道已經初步形成,大數據生態在經過幾年飛速建設之后依然處于初級階段,產業發展依然存在許多痛點。
目前,市場上近乎所有大數據企業和客戶都面臨一個難題,由于外部數據質量、企業用戶數據敏感度、企業管理方式、商業數據人才等問題,數據解決方案同客戶業務結合的深度不夠,數據對業務整體推動效果不如預期。
因此,大數據企業如果想發展壯大并成為行業領先的企業,其必須放棄短期利益,深入到客戶的運營中去,了解客戶的數據、業務、商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