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隴南市,緊跟“大數據時代”步伐,搶抓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契機,已經不單單是句口號,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之下,“互聯網+”、“大數據”建設,已經成為了這個城市十分搶眼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該市將“互聯網+”與扶貧攻堅深度融合,打破部門信息孤島,建設集數據采集、分析、共享、應用為一體的“互聯網+”產業綜合運營項目,以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助推產業發展,實現精準脫貧。
在項目建設方面,目前已完成了“21+”工程。“2”即云計算中心和大數據政務中心,可為全市提供數據存儲、計算資源共享、應用支撐、系統托管等服務,實現了全市大數據統籌規劃、數據匯集、分析挖掘、共享交換、專題應用、應急指揮、匯報展示、公共服務八大功能。“1”為大數據共享平臺,建成地理信息、經濟社會、人口法人、政務服務等多類數據資源、六大數據庫,為全市政務工作開展和業務協同提供數據共享與應用支撐。“+”則是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宏觀決策、防災減災、新媒體宣傳、公眾服務、文化旅游、應急指揮等多項應用。
自然災害預警系統創“零死亡”奇跡
隴南市將自然災害防御作為減少因災致貧的重要舉措,整合了全市1976個自然災害監測點和2.5萬應急人員資源,自主研發了“隴南市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應急指揮系統”,實現了將災后被動救援,轉變為災前主動防御。
以該市文縣碧口“8·7暴雨”為例。8月5日8時,指揮中心通過天氣雷達、衛星云圖、雨量水位監測站等發現碧口一帶未來幾天將出現強降雨,工作人員通過密切監視相關指標和視頻等各類信息,分析判斷后,向碧口應急人員發送暴雨藍色預警。
8月6日7時,指揮中心依據碧口鎮雨情報告,應用系統中的數值預報模塊、高精度三維地理信息數據,預測出碧口鎮周邊區域未來48小時降雨將持續加大、水位上升,發生泥石流的概率較大。當日23時,降雨仍然持續,部分地方已出現災情,且有加重態勢。指揮中心迅速組織國土、水務、氣象等部門會商,綜合分析得出應啟動防汛抗洪應急預案Ⅱ級,上報指揮長同意后,系統自動將應急預案發送給相關應急單位。同時,系統利用手機短彩信、微信、大喇叭、小區廣播等一鍵發布,快速將撤離指令發送給市、縣、鄉鎮、村負責人。利用系統將提前規劃的撤離路線圖以彩信、微信等方式發送給災害區域周邊鄉村責任人,以便及時準確組織群眾安全撤離。
8月7日凌晨,暴洪、泥石流侵襲整個碧口鎮。此次災害,造成財產損失共計18.7億多元。在各級工作人員的精心努力下,應用本系統全方位的監測預警、精準的模型推演、智能化的指揮調度,提前4小時安全撤離所有群眾,無人員死亡,防災效果十分顯著。
據介紹,隴南市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應急指揮系統邊應用邊升級,在2011年以來的121次暴雨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發送各類信息100多萬條,撤離群眾70多萬人次,在2013年以來的多次嚴重暴洪災害中創造了“零死亡”的奇跡。
大數據系統助力精準扶貧
隴南市大數據精準扶貧系統涵蓋所有農戶,當前主要以精準扶貧、脫貧工作為重點,最終將建成覆蓋三農全領域的“隴南三農大數據系統”。系統與省大數據平臺相兼容,并基于地理信息技術,深度挖掘三農大數據資源,跨界分析各類致貧、返貧因素,精準匹配扶貧措施、實時監測脫貧返貧狀況、動態反映相關責任單位、駐村工作隊工作進度,監督預警扶貧措施落實情況等。
該市將成縣雞峰特困片區做為試點片區,獲取到該片區所有農戶三農數據資料共計1861項指標,涵蓋了該區域的經濟人口、地理氣候、基礎設施、農業生產、村容村貌等多項信息。系統主要功能包括扶貧目標、對象識別、扶貧措施、項目管理、雙聯幫扶、分析報告、互動交流七個模塊。
據介紹,利用系統可查詢到成縣宏觀資料,雞峰鎮的地形地貌、植被覆蓋、土壤性質,氣候條件、農作物布局以及草灘村的飲水、道路、通訊網絡、醫療、電商、鄉村舞臺、合作社、村民住房位置走向等諸多大數據信息。通過系統綜合定量識別,得出該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土壤貧瘠、產業發展薄弱等因素。同時系統也可以用圖片、視屏記錄雙聯幫扶的工作情況。
除了對貧困戶可進行一對一精準扶貧外,利用該系統的社會幫扶功能,將該村缺少公共設施的信息推送給慈善公眾平臺。安徽淮南企業家了解到信息后,捐款修建了文化廣場。
電子商務、新媒體矩陣、智慧旅游樣樣出彩
隴南市市委書記孫雪濤介紹,隴南市委、市政府將發展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助農增收的重要舉措,如今成效顯著,截止2016年5月底,全市開辦網店9104家,累計實現銷售39.16億元。土雞蛋、土蜂蜜、木耳等農產品賣出了好價錢,康縣兩河鎮貧困戶鞏兵州從2014年8月起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30多萬元,純利潤接近6萬元,實現了脫貧。以花椒、核桃、蘋果、中藥材等為代表的隴南特產在網絡上銷量持續上升。
該市掛牌成立了西部首家電子商務教學培訓全日制學校——隴南電子商務職業學院,累計培訓電商專業人員12.4萬人;西北地區首個淘寶網市級地方館——“特色中國·隴南館”運營良好。國務院扶貧辦將隴南列為全國唯一的“電商扶貧試點市”、商務部將隴南列為“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成縣、禮縣、宕昌入選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同時,該市整合傳媒資源,組建了全媒體中心,建設了“雙微一端一網”新媒體矩陣。截至2016年5月,全市共開通2690個政務微博、561個政務微信公眾平臺、6個新聞客戶端,17家新聞網站,183家政務網站和中國乞巧女兒節網等專業網站。
智慧旅游方面,目前武都城區和全市30個旅游景區實現了免費無線網絡覆蓋,2016年9月底,將拓展到全市所有城區。淘寶網隴南旅游館上線運營;開通了甘肅隴南·鄉村旅游網及手機客戶端,游客可方便快捷的實現景點導航、住宿、餐飲預訂等業務。運用三維信息技術,建成了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和武都萬象洞三維觀景系統,康縣景區實現了720度VR觀景。
該市將鄉村旅游作為精準脫貧的重要手段,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基礎先行、金融支撐、模式創新、新媒助力的發展思路。建成了1249個美麗鄉村,75個村被國家列入“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3個村被國家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為突出示范引領,在康縣長壩鎮花橋村建成了鄉村旅游示范培訓基地,探索出了依托旅游幫助貧困戶脫貧的模式,為全市提供了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