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環境應急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年底完成
成都市民李元昊每天都會打開一款名為 “成都市空氣質量”的APP,查看成都每天AQI(空氣質量指數)的實時數值和明日預測趨勢。
“這些實時動態數據和預測分析,都是通過我們的環境應急信息化管理平臺搜集和發布的。”4月7日,成都環境保護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成都將在今年底基本完成環境應急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軟硬件建設。屆時,該平臺的功能還將進一步拓展,可為環保部門和市民提供包括環境預報、評估、監測、監察、應急等多方面的智力支持。
把環保大數據用活
走進環境應急信息化管理平臺指揮大廳,可以看到一塊巨大的LED電子顯示屏。屏幕上面實時滾動著海量的環境數據,包括大氣、水質等各種數據信息。
據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一旦出現重污染天氣,不同污染程度、歷史數據的分析圖表和預測曲線都將通過“環保私有云”的大數據系統顯示在大屏幕上,成為科學預測、決策的重要依據。“這個平臺的一大特點就是把各種環境數據用活。”
一方面,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整合和分析,環保數據專家可了解全市污染源的基本信息,還能通過繪制立體環保模型、拍攝全景照片和全景視頻,對全市重點污染源進行全周期管理。另外一方面,平臺上的大數據可以通過共享,實現各業務系統的數據共享和交換,為業務系統提供統一的數據服務和數據支持。例如,在出現重污染天氣時,環保部門可以將分析數據共享至城管、交管部門,快速地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再比如出現水污染時,環保部門可以和水務部門共享數據,研判各方監測數據,迅速展開事故處置。
把環境風險源盯死
除了數據統合,成都市環境應急指揮保障中心主任孫成斌對這個平臺還寄托了更大期望。
在孫成斌看來,在突發環境事件面前,環保部門的傳統應急流程存在缺陷:工作人員在接到通知后,集結趕往事發現場,相關領導和專家對現場進行勘察研判,制定處置方案,展開應急措施,“首先專家對事故研判的信息量不足;再者,會浪費大量處置時間。”
平臺的應用或將彌補這一不足。孫成斌介紹,平臺就是一個大型的數據庫,可以對相關企業、河流、大氣的各種環境信息進行整合與梳理,在前期實現對全市范圍內的環境風險點進行監測。
平臺還可遴選重點監控的環境風險點,并安裝視頻進行監控,一旦發現環境事故隱患,即可通過大數據分析為制定科學、詳細的應急方案提供智力支持,專家甚至無需去現場,在指揮大廳就能遠程指揮處置。
孫成斌介紹,從4月開始,成都環保部門將在全市21個區縣遴選二三十家環境風險較大的企業,通過航拍、繪制動態三維視圖,對企業風險源進行準確定位。“環境應急是環保的最后一道防線,通過平臺建設,我們可以把環境風險盯死,確保環境污染事件影響到最小,甚至不發生。”孫成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