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與IT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越來越深入,全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時,各行各業會產生大量的用戶大數據。
大數據已經成國家戰略,事關中國經濟的轉型與升級,以及中國在全球經濟、政治、文化上的競爭力。
在2015年第四屆中關村大數據日的活動上,分享嘉賓來自各行各業。從個人出行到工業大數據,從能源到企業服務,大數據正快速與企業結合,擁有勃勃生機。圍繞著“共享共融 數創未來”這個主題,在第四屆中關村大數據日上,各位嘉賓發表了自身的精彩觀點。
從概念到應用落地
過去幾年,大數據還只是談論概念,現在已經有了諸多應用。比如,在打車行業,如何利用大數據進行司機與乘客路線更精準的匹配,而不同場景、不同時段,用戶出行的特點不同,司機也有不同的喜好與熟悉的區域,如何動態地將這兩者匹配,實際上是大數據的難題。
同樣,在工業領域,一整套數據的標準、主數據、數據倉庫,甚至BI,亦可以優化工業化生產,提升效率。這其中模型數據化、數據產品化,是工業大數據,兩個重要的探索方向。
而在民生領域,以龍信思源為代表的大數據公司,為政府、社會組織及研究團隊,提供了大量的數據產品支持,這也促進了整個民生行業大數據的發展。
中國的大數據產業,才1500米,而未來的路是萬米之長。這其中蘊含的機會也有很多。目前,大量的大數據創業公司,圍繞數據交換、數據建模、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數據集成、數據倉庫、數據行業應用等大數據產業鏈各個層面,開始創業。據了解,目前,大數據已經成為全球知名VC投資的重要方向,并且各個階段企業的融資步伐,也開始加快。
當大數據產業鏈、行業應用逐步發展完善之后,大數據將會形成質變,創新整個社會形態。
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認為,大數據不僅引起數據的量變,還會引起整個企業經營形態發生變化。過去,工業時代是以產品為中心,而大數據時代,需要的是圍繞客戶運營,依據客戶需求,給出合適的數據產品。并且,可以實時將客戶需求與產品進行較好匹配。“在客戶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這比什么都有效。”
大數據的3大挑戰
大數據是從信息技術的底層來捕捉信息化的共性基礎和未來發展趨勢。大數據技術是底層技術,基礎性、內蘊性、普適性可以給各個行業助力。但大數據的基礎性、底層性,也帶來了一些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數據專家徐宗本認為,大數據行業的真正挑戰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原來的分析基礎要變化,要融合統計學、計算理論基礎、邏輯基礎。二是,計算技術也需要重新革新,無論是存儲、計算語言、還是計算方法都需要重新來過。三是,大數據做出來的結論對不對,還無法大規模驗證,這是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三大挑戰中,應用層的挑戰當屬榜首。大數據,看上去很美,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更是霧里看花。如何將抽象的數據變成一個個可以在現實中實踐的產品,這些需要各行各業進行深入探索。
目前,大數據的浪潮才剛剛開始,許多傳統產業看到了這方面的價值,但是并沒有獲得收益。而如果大數據沒有相關的產業基礎,亦很難有更多的務實創新。行業人士一致認為,未來,大數據的機會與挑戰皆在與行業的結合上。
未來的路要怎么走?
大數據產業,既獨立于行業,有自身的產業鏈條;又依賴于各個行業,形成大數據應用的廣度與深度。
共享經濟這個詞近兩年很流星,除了實物類的共享外,還引領了數據層面的共享。Airbnb、滴滴打車、優步,這些都實現了物理資源的共享。而在IT界,云計算是將每個人需要的計算能力,匯聚到一起,形成一點對多點的需求。而在共享經濟時代,不必將資源和計算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大眾將自身擁有的資源共享,成為多點對多點的關系。在這一模式下,大數據也可以作為一種資源共享出來。
目前,國內進行的數據共享,主要圍繞數據互換、數據定價、數據反饋等層面來進行。舉個例子,一個利用大數據進行金融創新的企業,其獲得的數據源主要來自于幾個方面:用戶、合作的場景與客戶、第三方征信數據。與合作場景客戶往往通過數據互換、數據反饋來進行。而與第三方征信公司,數據往往通過數據定價來完成。
與會專家不少認為,由于數據定價模式還不完善,數據只處于交換階段,這使得大規模的數據交換無法進行。未來,還會是通過數據交換平臺來完成。
行業人士一致認為,未來,數據交易市場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未來,數據交易市場還從服務、IT應用、行業開發等各個方面,來形成數據產品,進行流通。并且,數據流通不是一個空話,這里也非常需要多行業多企業的數據聚合,將交易市場這個大平臺,實現最大化。
不少大數據創業公司,致力于大數據交易。但是,數據堂CEO齊紅威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他表示,數據交易平臺會遇到幾個核心問題。:一是直接的數據交易無法實現。不少數據涉及個人隱私,有一些處于灰色帶這些數據需要脫敏之后,形成相關的產品之后,才能使用。并且,不少數據是涉及國家安全的,這些數據,就不能使用,這是每一個大數據公司的底線。
二是,數據提供方和數據需求方的需求并不對等。目前,數據提供方想要的是對自身數據的不斷補充,以及對自身數據產品的調整與研發。而同時,數據需求方,則希望能夠整合多家數據,完善自身的數據體系。現在,每家公司都認識到自身的數據資產價值,對于數據的開放、合作上的積極性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是,數據的版權問題。原始的數據由于各種沒法使用,公司與產業需要的是脫敏感數據產品,那這些深度加工過的數據產品,版權究竟屬于誰,誰能夠使用。這些還需要進一步探討。
四是,數據的加工。原數據可以使用的場景、交易的范圍都被大大縮減了。而進行數據加工之后,可以使用的產品與場景,都驟然增多。
對于這4大問題,行業一致認為,除了通過市場化的企業力量,去創新方法,改裝這些問題之外,還需要政府的主導力量。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表示,中關村管委會將全力支持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從政策支持、人才引進、資源扶持等各個方面,全力支持大數據。
據了解,中關村管委會制訂了中關村大數據產業發展促進路線圖,面向2020年,中關村將著力引進100個大數據頂尖人才和100個創業團隊,超前布局,人機交互、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關鍵技術,落地5家一流的大數據究機構和5家交易評估機構,建設30個大數據共享應用平臺,建設20個企業創業的孵化平臺,建設3個大數據產業園并落地50個大數據的產業化項目。